比如,鹽來自于海邊鹽田,礦石源自于礦山,不同地域出產不同的物資。
如果購買者希望獲取這些商品,就得歷經長途旅行。
在這樣的需求推動下,流動的商販應運而生。
他們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將沿海生產的鹽運輸到國家各地,同時將金屬等商品也帶到各區域銷售給民眾。
或許有些人會質疑,商人低價買入高價售出是剝削民眾。
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此。
民眾完全可以自行遠赴產地采購物品而不通過商人。
商人在其中僅僅了便利選項,並不存在強迫交易。
並且,通過商品的流通,商人為國家經濟繁榮貢獻了一份力量……
也間接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
我們的大明王朝以農業為本,商業難以撼動百姓根基與農業地位……
葉軒一番娓娓道來解釋。
朱元璋听罷,表情略微溫和一些。
不過心中仍留有一層擔憂。
商人的確能帶動經濟發展。
可是商人不易管控。
一旦取消海洋限制,這些商人可能率先搶奪皇族海貿利益。
朱元璋含蓄言道
“此難題容易應對。”
提高商人群體稅賦,尤其是那些涉及外國貿易的商人,對于他們帶入國內的商品可以課征稅收。
此外,還需要對商人制定準則與界限。
有效管理商業秩序。
葉軒說道。
畢竟商人都是大明臣民,只要身處于此國度範圍內,自然受制于國家及朱元璋皇帝統治之下。
要是整治商人的話。
豈不是易如反掌?
朱元璋听後頓時醒悟。
心領神會。
朱元璋對葉軒給出的商人管理辦法感到相當滿意。
輕撫長須予以肯定。
“那些商人均為狡詐之人。”
“他們本身不從事生產勞動。”
整日琢磨著如何從平民、國庫中牟利。
應當提升他們的稅務負擔。
“愛卿,你方才提及的‘關稅’具體指何物?”
葉軒一時語塞。
他已經闡述過商人的作用與價值。
闡明了商人存在的重要性,非一味謀取平民或國家之財。
其實政權與商業之間是可達成共贏關系的。
但是顯然朱元璋根深蒂固的想法未改。
仍舊維持舊有觀念。
葉軒只能轉而向朱元璋解析關稅相關概念。
進出口關稅是許多國家財政收入的關鍵部分,但明朝由于還未涉及全球貨物交易,並沒有設立相關稅收機制。
最早出現的關稅制度出現在綠洲城市巴爾米拉,那時的稅率被鐫刻在海關牆面上,用于記錄邊境往來的各類商品如香油、染色羊毛、食品及其他物資的稅款。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依據不同商品類別制定差異化的關稅標準。
華夏地區曾受孟子“關市譏而不征”
的理念影響——即商人進出關口和市場只需接受檢查而不需繳納費用,因此關稅一直未能成為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一些類似關稅的形式。
例如,《春秋左傳注》中就提到過宋國商丘對貿易往來進行征稅的事跡,西周時代也出現了類似的征收形式。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以及與鄰近諸國的交往需要,西周專門設立了管理關稅的職位“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聯門市,司貨賄之出入者,掌其治禁與其征廛”
,這一制度後來被稱為“關市之征”
。
毋庸置疑,關稅是各國維持貿易秩序及促進經濟發展的核心手段之一。
葉軒引用古代典故試圖向朱元璋闡述解除海禁後實行進出口關稅的重大意義。
“陛下,關鍵在于關稅能夠轉化為大明的重要財源。”
他慎重提示。
一旦解除海禁,則意味著皇室不能再獨佔海上貿易帶來的利益,而這一部分收益無疑是一塊肥肉,朱元璋自然不舍得放手。
然而,若能清晰闡明關稅的好處,讓皇室明白即使不參與具體的海上經營活動也能獲得經濟效益,或許能讓朱元璋更容易松口。
听到這些分析,朱元璋若有所思地問道“關稅當真有你說的那麼好?”
“確鑿無疑,陛下。”
葉軒答道,“試想我們既無需組建船隊,也不用冒險航行于大海之上,只要設置關卡,就能從往來商船中收取關稅,這是一項極佳的投資選擇啊。
與此同時,航行中的風險完全由商人自己承擔。”
他繼續補充,“此外,倘若陛下想要限制某些貨物流入我國境內,也可以通過立法明確禁止,或者大幅度增加這類貨物的稅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更高,來實現有效遏制的目的。”
看出朱元璋有些意動,但對方仍遲疑地說“可是解除海禁仍然存在不少潛在危險……”
葉軒清楚朱元璋擔心的主要問題無外乎倭寇騷擾沿海百姓,以及張士誠、方國珍殘余勢力可能會勾結外敵等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針對倭寇的問題,葉軒覺得較為棘手。
實際上,所謂的倭寇十中有七八並非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本國沿海地區的人士作亂,所以嚴格來說,即使長期禁海也只能阻止外部人進入,卻無法徹底解決內部矛盾。
于是他委婉地提醒“陛下,那些倭寇頻繁擾亂海岸的行為背後另有隱情。
難道僅僅是為了劫掠財富才從遙遠之地來到我朝嗎?”
“話雖如此,但他們的航海能力著實平庸,恐怕是頂著極大的危險才抵達這里。
然而海岸附近倭寇卻如此泛濫,您難道不感到疑慮嗎?”
朱元璋默默思索著葉軒的這番話語。
他隱隱覺得,葉軒言辭之間另有深意。
隨著思考漸深,朱元璋逐漸領悟了其中的意味,立刻面沉似水。
真他娘的可惡!
原來葉軒是在委婉提醒他所謂的倭寇,很可能並不是真正的倭人,而是那些山匪和亂賊之類的在作亂。
當地的官員為了掩蓋過失、避免麻煩,便輕易將這一切都推給倭寇,以此逃脫治理不當的責罰。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朱元璋臉色越發凝重,像烏雲籠罩一般。
整個御書房的氣氛隨之驟然緊張起來。
“陛下,我之前便提到過,天下萬事皆有利弊。
解禁海貿固然能帶來益處,卻也不免會有隱憂,這些問題或許在所難免。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