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甦雲鵬恢復,他拿出一瓶珍稀靈液以及數顆修復元氣的丹藥,緩緩輸入到他的體內。
一旁的江曉月滿心好奇“修哥哥,這個人是誰呀?你為何要帶他回來?”
待一切安排妥當,讓甦雲鵬沉睡修養之後,林修拉著江曉月的小手走上了甲板欣賞風景。
“這是北域甦家之後,這個家族世代流淌著鳳凰血統,純血甦家子弟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壽命都遠勝常人。
而且我察覺到他的潛力非同一般,就隨手相救。”
“原來是這樣啊。”
江曉月點點頭,忽然又想起什麼,“對了,你有找到姐姐的同學嗎?”
“放心吧,都已經找到了,他們都平安無事。”
林修微微一笑回應道。
在這群人之中,許多人對他而言都是陌生面孔,大多只是一些跑龍套的角色。
然而這些人皆被神秘組織用尸蛾丹控制。
其中一位容貌秀美的女子乃是霍曉婉好友劉佳音。
拯救他們並非難事,不過林修不想親自出馬。
背後隱藏的勢力盤根錯節,民調局既然存在就應該展現其作用。
因此,他馬上聯系了自己的直屬上司匯報情況。
不多時,便收到回復,對方表示會派遣青海分局的力量協助行動,徹底摧毀這個違法實驗基地。
至于後續涉及的一些高層人員,民調局會自行處理,無需他過多操心。
畢竟自己只是一個編外人員,並沒有義務去管太多閑事。
林修索性將墨影舟降落于附近的一處小山坡上,不再掩飾自身氣息。
不久後,青海分局的人馬迅速找到此處,前來與他會合商議行動計劃。
然而林修認為根本不必詳盡謀劃策略,直搗黃龍即可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于是乎,事情便如此簡單解決。
不然的話,內外交困,蒙古部落在北,倭寇在東南,國內的反明勢力與國外相互串聯,這些內憂外患足以讓剛剛起步的大明覆滅。
朱元璋連連稱是。
他對朱標說道
“標兒,你要好好听一听。”
“這對你是大有裨益的。”
“是,父皇。”
朱標神色莊重。
朱元璋話音剛落,便轉向葉軒。
“葉愛卿,既然你知道禁海有著這樣多的好處,那為何還要主張解除禁海令呢?”
“陛下,微臣之前已經提及過。”
“世間諸事皆存雙面性。”
“這海禁之令猶如一柄雙刃劍。”
“倘若運用得當,則能為國為民謀福祉;反之,則可能引致諸多難以挽回的禍患。”
“剛才微臣所言不過是此令利處,尚有其害處未述及。”
葉軒接著闡述了禁海政策隱藏的弊端。
明初施行的海禁,初衷在于讓國民休養恢復,鞏固國力以及對抗外敵。
但此舉亦使明朝在文化、科技、航海、經貿等諸多方面遭遇束縛,並波及清廷後續對沿海貿易的態度。
歷史上清廷因延續這種封閉策略,最典型的便是閉關自守。
通史者無不明白海禁給後世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清朝沿襲明代這一做法,致使其失去借鑒國外先進技藝的機會,從而掉隊于世界潮流,進而遭受列強欺凌壓迫。
教訓是極其沉重的。
短時間內的海禁無可厚非。
然而不可忽略本末。
且商場之上企圖獨攬資源以求獨食,並試圖壟斷海上交易渠道,並不持久健康。
葉軒暗地里暗示著朱元璋這些隱患。
朱元璋神情漸漸變為鐵青色。
他確實懷揣著控制海外貿易之意念。
鑒于海上貿易蘊藏豐厚收益,
同時為了消除內外憂患,
可葉軒指出了問題所在,並警告可能會產生長遠影響時,朱元璋嘴上依舊強硬:
"別國僅是一眾蠻夷而已。
"
"如何能夠匹敵我大明?"
"無論何時,我大明各項實力都高于它們"
"即便是頒布海禁,我們的航海技藝依舊凌駕番邦之上!"
葉軒雖口頭上隨聲附和,
心里卻又感慨
當前大明確實在諸多領域超越其他國家,但隨著後來國際格局發生變化,外國憑借彎道超車技術發展起來,而大明及以後朝代繼續實施類似海禁法規,這才引發後來一系列不良事件發生。
凡事都需要從全局考慮長遠規劃。
實際上,經過葉軒的一席點醒,朱元璋心中已然清楚此令的缺陷所在,但他內心卻無法克服這一障礙
"那麼那些商人怎樣?”
"要是放開海禁讓他們去經營,豈不是任由他們肆意妄為?我們還怎麼管理?”
想到這些唯利是圖且剝削百姓之人,就滿腔憤懣情緒溢滿臉龐。
源于寒門經歷,他對商業階層格外排斥。
在他觀念里這類人為富卻缺乏仁心甚至敢于在國家危難時刻發災難財貨。
故長期以來推行重視農業打壓商業方針。
並且直接禁止商賈家庭後代參與科舉取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篤信如果不設置海禁約束,勢必導致這些奸商與官方搶奪外貿利益,皇族優勢將遭到削減分割。
看著朱元璋滿臉憎惡狀,
葉軒暗想:
到底他對商戶存在何種刻骨恨意?
隨即回言道:
"商人重利益沒錯,可同樣起到激活經濟發展推動作用,加速整體繁榮速度"
“何為經濟活力?”
朱元璋與其子初次接觸到如此新鮮術語。
依他們的理解經濟體系屬于靜態結構。
而在葉軒理念之中經濟卻是動態過程。
這般見解讓二人大開眼界如同傾听傳說中仙人講述飛升遁術那般玄妙。
"咱們首要任務應當正確認識商人群體實質含義,明確其真實身份定位。
"
“其實他們可以帶動商品流通價值最大化”
“強化市場資訊交互頻率。”
”
因為只有處在流轉環節里的物件才會體現真正價值意義。
“
要使貨物能夠順利交換,不可或缺的媒介正是商人。
他們把貨物從一處轉運至另一處,從而使商品得以流通。
如果沒有商人的參與,商品就無法抵達消費者手中。
也許有人覺得商人對國家無所建樹,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
有的人善于捕獵。
有的人擅長耕種。
獵人需要糧食與衣物。
農夫則需要肉食與獸皮。
這就形成了交易的需求。
以前,村鎮之間通過集市互通有無,主要是買方和賣方直接交流,尚無商人這一角色。
然而隨著社會進步,社會架構逐漸擴大,部落聯盟演進為國家制度。
在這種情形下,買賣雙方直接交易會面臨許多制約。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