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學藝多年,除了正餐,也嘗過一些師傅留下的偏方。那時師傅閑暇時會做些小點心,比如糖炒栗子、桂花糕、棗泥卷,說是換換口味。何雨柱當年覺得這是雕蟲小技,沒往心里去,可現在想想,這正是飯館與食堂的區別所在。飯館要讓人吃完後意猶未盡,哪怕肚子撐了,也願意再點一份甜品收尾。
    他越想越覺得對勁,心里燃起一股新火︰我要做一套屬于自己的甜點系列!
    第二天,他借著采買的機會,在市場里轉悠。他挑了上好的紅棗,又順手摸了些桂花干,還買了白糖和糯米粉。小販見他挑得仔細,忍不住調笑︰“柱子師傅,你不會要開糖鋪吧?”
    何雨柱心里一緊,面上卻淡淡一笑︰“家里老姐嘴饞,想吃甜的。”
    拎著食材回到四合院,他關上門,開始試驗。他先做了桂花糕。糯米粉揉到手心發熱,紅棗搗成泥,蒸氣騰騰間,滿屋子都彌漫著桂花的香甜。
    鍋里熱氣氤氳,他拿出小刀,利落地切下一塊糕,端到嘴邊。輕輕咬下一口,入口軟糯,甜意在舌尖綻開,伴隨著桂花的清香。他眼楮微微眯起,心口一陣發熱。
    “就是它。”
    那一刻,他仿佛看見自己未來的飯館里,客人們吃完一桌熱菜,嘴里還嚷著撐得不行,卻忍不住點上一份桂花糕,吃完拍著桌子夸一句“妙!”那場景,讓他心里燥熱不已。
    可甜點不同于大菜,容不得半點馬虎。何雨柱吃完一塊,又皺眉盯著剩下的,覺得甜味還差火候。他把糕翻來覆去看,心里暗暗琢磨︰“甜得發膩不好,淡了又不成。得剛剛好,入口甜潤,咽下去卻不  人。”
    他一連試了三鍋,桌上擺滿了桂花糕,有的偏硬,有的太松,有的甜得嗆人。他嘗一口又一口,舌頭都快麻木了,心里卻愈發執著。
    這時,門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柱子,干啥呢?咋屋里這麼香?又不是燒肉,這甜香味兒,勾得人心癢。”
    是院子里的大媽。何雨柱心里猛地一緊,下意識想把桌上的糕藏起來,可手忙腳亂之下,只能把簾子往下一扯,硬生生把桌子遮住。他走過去,拉開門縫,擠出笑︰“沒啥,蒸點東西,試試味道。”
    大媽眼楮往里一瞟,笑眯眯道︰“還藏著呢?你弄得東西,怕是好吃得很吧?”
    “哪能啊,”何雨柱心里急得直冒汗,嘴上卻硬撐,“玩票,沒弄成,別嚷嚷出去。”
    大媽“嘿嘿”笑了兩聲,意味深長地轉身走了。
    門關上那一瞬間,何雨柱心里“咯 ”一下。他知道,院子里風聲最難管,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傳遍。若是別人知道他暗中鼓搗這些,說不定會添油加醋,傳得亂七八糟。
    可他並不後悔。看著桌上的糕,他眼里閃爍著光。心里默默道︰就算被人猜到點,也不怕。我何雨柱,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小點心,做成飯館里的鎮館之寶。
    夜深了,他仍沒睡下,索性點上燈,把筆墨攤開。他寫下幾個字︰“甜點系列。”又在下面列出幾樣︰桂花糕、棗泥卷、糖藕、冰糖銀耳……每寫一個,他腦海里就浮現出一道菜的模樣,熱氣騰騰,甜香撲鼻。
    寫到一半,他停下筆,盯著字發呆。心里忽然生出一種莫名的踏實感。這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具體的計劃。他要用這些甜點,撐起自己飯館的另一面。
    第二天,他偷偷帶了幾塊桂花糕去食堂。趁大家忙得沒注意,他把糕切成小塊,放在一只舊瓷碟里,悄悄遞給平時跟他交好的小工。
    “嘗嘗。”何雨柱壓低聲音。
    小工愣了愣,拿起一塊咬下去,眼楮立刻睜大︰“哎呀,這……這也太好吃了!甜香透心,不膩口,比市面上賣的強多了。”
    听到這話,何雨柱心里“咚”地一響,像被人推了一把。他表面還板著臉,淡淡說︰“胡說八道,哪有那麼夸張。”可心里,卻像被點燃了一團火焰,燒得他連呼吸都急促了。
    “就這東西,若是擺在館子里……”他心里暗暗念,眼神深處閃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篤定。
    就在這時,廚房里有個師傅走過來,好奇地盯了一眼︰“柱子,你手里那啥玩意兒?”
    何雨柱心里一緊,立刻把碟子往袖子後藏,面上卻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沒啥,剩下的點心,嚼著玩。”
    那師傅“哦”了一聲,走遠了。可這一瞬間,何雨柱心跳得厲害,掌心全是汗。他知道,甜點系列已經不只是他心里的構想,而是逐漸走向現實的東西。
    何雨柱當時沒表現出來,手里勺子一掄,照常把下一鍋湯盛了出來,面上帶笑,心里卻像被什麼狠狠戳了一下。那幾句點評沒帶惡意,可卻像刀子一樣割開了他心底那塊敏感的地方。
    “寡味?沒靈魂?”
    他反復咀嚼著這幾個字,越想越不是滋味。明明自己刀工好、火候準,就連咸淡把握也一向得體,可偏偏到了這碗湯上,卻成了笑話。他知道問題在哪兒——冬瓜湯的本質就是清淡,可是清淡並不該等于沒味。他若有自己的飯館,這碗湯絕不會是這樣被人敷衍點評的。
    他翻身坐起來,伸手摸到桌上的水壺,灌了幾口涼水,心頭那股子火才略壓下來。可隨即又燃得更旺。他心里清楚,那幾句評語反倒成了催命的鼓點,逼著他不得不往前邁。他若是還困在食堂里,終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就要和那碗沒靈魂的湯綁在一起,成為眾人口中的笑料。
    第二天,他故意遲了一步去食堂,心里還揣著事。剛進門,就听見幾個伙計在角落里壓低聲音聊著,話鋒里帶著昨日的那碗湯。
    “唉,說實話啊,那冬瓜湯真就圖個清口兒,可喝多了,也真是沒滋味。”
    “你別說,我還以為是我嘴刁了呢。柱子師傅手藝一向好,這次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