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爺的世界

第117章 佛光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下第七的老人 本章︰第117章 佛光寺

    子慕知道佛光寺是通過一篇文章知道的,那篇文章叫《佛光寺,孤單又燦爛的神只》,內容至今他還記得,文章這樣寫到。

    史鐵生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東西可以帶人走到永遠。”

    但我覺得,建築可以,雖不一定能帶我們去到永遠,卻能回到遙遠的過去。

    很多中國人都想回到唐代,想看看那個關于詩的年代,朝氣蓬勃、自由奔放。

    于是有人便說,“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佛光寺!”

    因為“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唐朝的建築是凝固的詩篇!

    因為佛光寺,是中國存在“唐代木構建築”的證明。

    來到佛光寺,便能與“孤單又燦爛的大唐”相逢。

    孤獨,當然不是說大唐,而是在燦爛盛世中,那些未被發現的,或是失落在時間長河里的人和物,都很孤獨。

    佛光寺便是如此。

    他今年1165歲了,出生在五台山的南台腳下。

    如果把前世算上,他至少有1500多歲了。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但其實後面還沒完︰“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有貴人相助。”

    他遇上的第一位貴人是北魏皇帝拓跋宏。

    拓跋宏在巡幸五台山的那天,看見一團佛光。

    于是,下令新建寺院,取名為“佛光”。

    後來,北周武帝、唐武宗先後發動了滅法運動,殿宇、佛像……被嚴重毀壞,

    “三武滅佛”中,佛光寺就遭遇了兩次滅頂之災,第二次之後,他被燒的只剩下一座北魏時期的石塔。

    幸好他又迎來了幾個貴人。

    篤信佛法的唐宣宗,下令重建佛光寺。

    十年後,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繼續重建,留下許多彩塑、壁畫。

    自此,他開啟了漫長的等待,以百年為單位。

    金、元、明清、民國……每隔幾百年,偶有人來建配殿、補裝繪、增廂房。

    宋末詩人寫下《題佛光寺》。

    “孤鳥帶煙來遠樹,斷雲收雨下斜陽。人間未卜蝸牛舍,遠目橫秋益自傷。”

    佛光寺太孤獨了,還被當地人叫“台外寺”。

    因為過于偏僻,不在當年戰火紛飛的中心,所以主殿自唐代重建後,都不曾翻新。

    直到孤苦了一千多年,終于迎來了他的新貴人,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行人。

    1937年,他們來到佛光寺,也發現了他的寂寥。

    “左右蕭條,寂寞自如。唐代一時之盛,已渺不可追,亦不禁黯然矣。”

    也許,營造學社的一行人在遇見佛光寺之前,也是同樣的孤獨。

    因為日本學者曾斷言。

    “中國大地上已經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想去看唐代的木構建築只能去日本的京都、奈良。”

    而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一向所抱著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

    一次偶然,梁思成在《敦煌石窟圖錄》中找到一幅唐代壁畫,“五台山圖”,在遠離五台山寺廟群中心區的地方,發現了“大佛光寺”。

    于是他們翻山越嶺,汽車開不進,就騎騾子入山,不顧崎嶇危險。

    終于,他們到了。

    見到黃昏時分的佛光真容禪寺。

    佛光寺也迎來了信佛人之外,最虔誠的造訪者。

    山風緩緩,寺前的古松微微擺動。

    這是唐朝的臥龍松,它們和佛光寺一起,幾乎打算等到天荒地老。

    像是戴望舒在詩里寫的。

    “我夜坐听風,晝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梁思成拍攝,林徽因抄碑,莫宗江、紀玉堂測量繪圖。

    幾天後,林徽因發現了東大殿梁上的題記,確證了這是唐朝木構建築。

    從此,佛光寺和發現他的人都不再孤獨了,唯有欣喜和振奮。

    一進寺門,便感受到大唐的廣博、包容氣象。

    雖然寺院有3萬多平方米,但據說站在院內每個角落,幾乎可以一覽寺院全貌,果真“開門見山天地寬”。

    大門在西,主殿在東。

    文殊殿在南,毀于清代火災的普賢殿在北。

    若是把他們都連起來,便會發現中軸線和副軸線呈一個“十字”。

    這也是全國現存寺院中獨一無二的十字軸線布局,規整又不失大氣。

    穿過逼仄的窯洞,登上高高的台階,面前是壯觀的東大殿。

    梁思成一見便說。

    “瞻仰大殿,咨嗟驚喜。”

    讓他驚喜的,肯定首先是屋檐斗拱。

    “斗拱是東大殿的絕對主角”,屋檐昂揚,一邊向外伸展,一邊向下威壓。

    伸出牆體外4米遠,整座斗拱也有2米高,幾乎與柱子一般高。

    就像大鵬展翅、鷹擊長空。

    如此斗秢} 凶鰲捌咂套鞫懟保 竅執媸滴鎦卸酪環蕁br />
    就算是東大殿的姊妹殿,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金堂,也只有六鋪作斗吔�br />
    梁思成在筆記中寫下的“斗拱雄大、廣檐翼出”,便是最好的總結。

    以我們今天的審美來看,東大殿似乎有些“頭重腳輕”。但正因如此,反而美得自由爛漫、縱橫恣肆,正如大唐一樣。

    後世建築更追求穩重,斗拱比例縮小,出檐距離縮短。

    也難怪佛光寺東大殿,最能代表大唐氣韻。

    而且層層出挑的斗拱,還非常實用,不僅為柱根和土牆遮風擋雨,還能化解震力。

    在過去的一千多年里,就算經歷九個朝代變遷,八次五級以上的地震,他也依然巍峨莊嚴。

    當高大的殿門打開,梁林一行人便看見。

    “里面寬有七跨,在昏暗中顯得更加輝煌無比。在一個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薩的坐像,他的侍者們環他而立,猶如一座仙林。”

    這些唐代塑像竟然有35尊,在我國現存唐代彩塑80余尊中佔近一半!是獨一無二的唐代大型雕塑群。

    佛壇只有1米高,這些高大莊嚴的佛像仿佛近在咫尺、可觸可及。

    而在眾多塑像中,有一尊小像很不起眼,卻非常特別,她是寫實像。

    這位中年婦女大約 40 多歲,她就是重修東大殿之人,寧公遇夫人。

    寧公遇是誰?

    在最新研究中,她應該是一位太監的妻子,而太監很可能叫王元宥,詩人杜牧還寫文章贊揚過他。

    雖然在史書上幾乎沒有記載,但她用一尊等身塑像,讓自己陪伴著這座寺廟。

    還在大殿北邊一根房梁的題記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太女性化,卻有一絲玄機,仿佛注定會遇見些什麼。

    千年後,她的名字果然與另一個女性的目光,相遇了。

    在即將離開佛光寺的傍晚,夕陽把大殿內照得通亮,林徽因先生抬頭一看,倒吸一口氣,看見了隱約的墨跡“女弟子寧公遇”,多虧她的遠視眼。

    隨後眾人爬上架子,用沾濕的紗包涂刷梁底。

    土朱一遇水,被覆蓋的墨跡就顯出來了,水干之後,墨色又淡去,就這樣用了三天時間讀出四道梁下的全部題字。

    她想起“寧公遇”正是門口經幢上與唐“大中十一年建造”在一起的名字。這也是佛光寺東大殿是唐代木構建築的確證。

    梁思成又驚又喜,寫下。

    這所古老的佛殿是由唐代一位婦女捐獻的!

    千年之後,年輕的女建築學家,也是一位婦女。

    成為了第一個發現了這所中國古代最難得的珍貴唐代木構廟宇之人,這顯然並非只是巧合。

    梁思成拍下一張照片,記錄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一個偉大的女人發現了另一個偉大的女人。

    總有一些奇女子們,注定會相逢。

    林徽因也想“陪伴這位虔誠的唐代大德仕女,在這肅穆寂靜中盤腿坐上一千年。”

    這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後來林徽因提議,把帶來的罐頭拿到大殿前的空地,鋪上席子、毯子。

    他們用這頓“野餐”告別,一邊吃一邊欣賞寺前的夕陽。

    “斜陽將黃昏投射在大殿正立面上,為本就帶有土紅色的門板、柱子和巨大斗拱再添一層暖色,殿前千年古松的影子映在門板上,與大殿相互襯托雄偉……”

    這座神只,見證過孤獨,也迎來了屬于他、屬于我們的燦爛。

    在這里,唐朝的繪畫、唐朝的書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築……到處都彌漫著大唐氣息。

    很多人都想去佛光寺一睹唐風。

    有人在春雨時分去了,踫上了難得的開門時刻。因為殿內濕度過大,五對開間的木門需要打開通風。

    有人像劉文輝老師一樣,在冬天再返佛光寺。他是將古建築做成榫卯積木的匠人。

    “我很想立刻沖到大殿前,像戀愛中的青年沖向愛侶一般,但我又怕,怕她拒絕我,我甚至不敢再抬頭看她。”

    有人還在這里住過幾晚,不知有沒有體會到營造學社一行人在夏夜見過的景。

    “仰首靜觀檐底黑影,看涼月出沒雲底,星斗時隱時現,人工自然,悠然融合入夢,滋味深長……”

    那,什麼時候是去佛光寺最好的時間呢?

    很多人以為是梁林夫婦說的,夕陽西下時分。

    那時,坐東朝西的東大殿,不知是沐浴的夕陽還是綻放著佛光。

    其實最好的時候,就是你決定去的那一次,你踏進門的那一刻。

    清華大學的劉暢老師,是梁先生的再傳弟子,也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館長。

    在一次直播課上,他拿出一塊距今近4.6萬年的木頭。

    “如果能排除霉變、蟲害、潮濕等傷害性影響,一千多歲的佛光寺東大殿還是嬰兒。”

    如果有時間,就去看看他吧!這個柔嫩的“嬰兒”,對我們而言,已然是一位滄桑了千年的老者。

    因此,當那位項目負責人說出最後的那句話來時,子慕就想到了佛光寺。

    他想以此來紀念梁思成、林徽因先生。

    以此來告訴小日本他的根在哪兒,不要數典忘祖。

    以此來讓更多的中國人感受大唐氣息。

    喜歡七爺的世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爺的世界》,方便以後閱讀七爺的世界第117章 佛光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爺的世界第117章 佛光寺並對七爺的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