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錄

第65章 臥虎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仁者為鬼 本章︰第65章 臥虎台

    士死曰不祿,三日而殯,侯安都很快便下葬了。</br>那一日的午前,一輛推車,一口薄棺,送回了阿父。</br>侯安都靜靜地躺著,口唇耳鼻隱有血跡,雙目合攏,牙關緊咬,十指互扣按于腹間。</br>臉上帶著痛苦的表情,但是沒有軟弱、恐懼、沮喪,甚至也看不出有憤怒和不平。</br>將軍堂堂正正地赴死,即便毒酒入腹有如刀割,在最後的時刻也努力保持了尊嚴。</br>十步見方的墓地,四尺高的墳頭。</br>身為開國公的阿父,本該稱薨,有謚號,墓地百步見方,墳頭高二十尺的。</br>……</br>侯勝北沒有再流一滴淚,將祭奠之物一一擺上,頭也不回地道︰“安成王,我心意已決,你可以說要我去干什麼了。”</br>親身到來的陳頊,灑了一杯酒在侯安都的墳前。</br>他長長嘆息道︰“侯司空逝去,我朝少了一位能夠與北朝抗衡的名將。真要有北伐那天,卻讓我找誰統軍為帥呢。”</br>侯勝北漠然,北伐遙不可及,根本不是他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br>陳頊又道︰“蔡景歷遷散騎常侍,官升三品。新封縣子進為新封縣侯,爵位也連升兩級。是靠什麼立的功,你想必清楚。”</br>侯勝北心情沒有起什麼波瀾,一個毫無骨氣的跳梁小丑,不過是順應背後那個指使之人的心意而已。</br>他現在根本沒有向任何人報復的能力,只有低調隱忍,等待機會!</br>侯勝北再度平靜地說道︰“安成王,我既已答應,需要我干什麼,你可以講了。”</br>陳頊卻不著急,四處眺望了一下︰“此處幽靜,倒是個適合說話的地方,你且陪我隨意走走。”</br>漫步在黃土墳堆之間,陳頊像是在醞釀,考慮從何說起。</br>……</br>他終于開口道︰“有些人死後還能入土為安。有些人卻是死于溝渠,為野犬鴟所食,尸骨不得保全。”</br>從這句話開始,陳頊講起了九年前,江陵陷落時的慘狀。</br>宗室自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百官自尚書左僕射王褒以下,盡數為俘以歸長安。</br>其中有名者,如瑯邪王氏的王克、陳郡謝氏的謝貞、南陽庾氏的庾信、沛國劉氏的劉臻、劉兄弟、瑯琊顏氏的顏之推、顏之儀兄弟等等。</br>百姓男女更是被虜十余萬,小弱者皆殺之,驅入長安,沒為奴婢。</br>陳頊慢慢陷入對往事的回憶,神色悲愴,彷佛眼前再次有寒風卷起,雪花飄零。</br>破城之日為冬月,驅歸長安則是臘月,正值天寒地凍之時。</br>又遇大雪,俘虜為人馬所踐及凍死者,十之二三,尸骨填滿溝塹。</br>提起那段悲慘而屈辱的行程,陳頊再也不能用平時一副若無其事的態度來掩蓋情緒。</br>他森然道︰“南朝文武百官連同家屬,沿途坐檻車、戴連枷、系縲紲,如同豬狗一般被驅趕,毫無尊嚴可言。”</br>“有懷抱小兒者,被奪走擲于雪中,以刀杖毆打前行,只听小兒哭聲漸弱,終于斷絕。而父母步步回顧,號叫不舍。”(注1)</br>陳頊盯著侯勝北,眼神有如刀鋒︰“數百官員,十數萬人就這麼一路到了長安,在北朝為奴為婢,你覺得意下如何?”</br>侯勝北終于明白,阿父為什麼會選擇結交安成王了。</br>經歷過這麼一段人間慘事,只要不是沒心沒肺之人,一定會與北朝勢不兩立吧。</br>他緩緩道︰“這批人之中,和安成王一樣仇恨北朝,心念故國的一定為數不少。”</br>“是的,這些人一旦組織起來,就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然而我還需要一個人。”</br>陳頊看著侯勝北的目光變得火熱︰“這個人必須能文,和那些世家名士詩歌應酬。能武,擅長跑馬騎射田獵,打入北周關隴子弟的圈子。”</br>他在一個墳頭前停住,輕輕摩挲墓碑。</br>“此人需要通曉戎事,才能把握軍機情報;敢于相機決斷,才能應對突發局勢。此外還須聰明有謀略、能用計。最重要的,必須有報國之心、赴死之勇。”</br>陳頊深深地看著侯勝北︰“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直到你的出現。”</br>侯勝北對安成王的評價安之若素,什麼報國之心,他現在有的只是報仇之心吧。</br>陳頊彷佛知道他內心所想︰“現在你權且當作是為我做事,與大哥並無關聯。”</br>侯勝北淡淡道︰“一旦被北朝發現,自然就是謀逆死罪。”</br>陳頊點頭表示確實如此︰“是的,為了維護和北朝的友好關系,我朝絕不會承認此事,你只能默默無聞地死去。”</br>侯勝北笑了起來,只要陳一天在位,他在南朝的前途,就和死了沒有任何區別。</br>既然如此,為何不去北朝一搏?</br>他毫不猶豫地說道︰“只要安成王願意啟奏至尊,同意讓我家人返鄉,侯某便領了這件差事。”</br>“成交。”</br>見陳頊答應得爽快,侯勝北再無顧慮︰“敢問安成王,這個組織如何稱呼?”</br>陳頊再次露出他標志性的笑容,猶如猛虎欲噬人︰“臥虎台,臥于北朝心腹之虎。”</br>“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先回去吧。”</br>陳頊拍了拍手︰“準備工作不是三言兩語,幾天就能搞妥當的,我也不想你去白白送死。接下來的事情,你去找諮議參軍毛喜細細商議。”</br>……</br>七月。</br>侯安都過世已有一個多月。</br>鎮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黃法氍改回了鎮南大將軍、江州刺史。</br>改由周寶安授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貞毅將軍、出任南徐州刺史。</br>正如事後推測的那樣,江州刺史的任命,不過是引誘阿父離開京口,來建康謝恩,自投羅網的陷阱罷了。</br>侯勝北沒心思再管這些,也不和昔日故交聯系。</br>這段時間,他十分的忙碌。</br>陳頊回朝後,毛喜任驃騎將軍府諮議參軍,領中記室,府朝文翰,皆出于其手。</br>他才是臥虎台的真正主持者。</br>諜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雖然侯勝北曾經學過孫子兵法的用間篇,但理論和實際完全是不同的兩碼事。</br>毛喜細心而耐心地指導侯勝北。</br>“只蟄伏,不輕用,待關鍵,見奇效。”(注2)</br>“你不必急于求成,刻意想著收集什麼情報。通過江陵人士結交北朝勛貴,打入他們的圈子,那時只需稍微留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獲得情報。”</br>“你就當作正常交際,吟詩作賦、觥籌交錯、跑馬射獵,結交一二好友,由他們再帶你結交更多人,人脈廣了,信息自然就多了。”</br>“北周武人執政,崇尚軍功,貴游子弟咸以相矜,皆競習弓馬,被服多為軍容,好馳射。和關隴貴族打交道,需得擁有一手騎射功夫,如此才能融入他們。”</br>毛喜自嘲一笑︰“不過這樣的人,從軍取功名便是,怎肯願意做此籍籍無名之事。”</br>他看著侯勝北,眼神流露出同情憐憫。</br>三年前在大江之上,提到戰事意氣風發,說起心愛之人略帶羞澀的少年,如今淪落成為前途盡喪,只有冒死去北朝一搏的過河卒子。</br>不過單從表情已經看不出內心悲喜,比當年沉穩了許多。</br>此人,可用。</br>“獲取情報涉及理解和影響他人行為和情感,當然也包括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感,這對于操縱他人和保護自己至關重要。”</br>侯勝北心想毛喜你就是此道好手,怪不得陳頊讓你負責此事。</br>毛喜繼續說明道︰“這些北朝貴族,武功之外又喜好南朝文明,江陵陷落後,宇文泰就喜道︰昔平吳之利,二陸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賢畢至,可謂過之矣。”</br>“宇文泰之母為太原王氏,當即又謂王褒及王克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並吾之舅氏。當以親戚為情,勿以去鄉介意。授王褒等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王褒等亦忘其羈旅。”</br>“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籠一代。其與宇文氏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貴游等翕然並學王褒之書。若是你作得一手好文章詩詞,也能讓他們青睞有加。”</br>“不過,通過這等人結交北周貴族則可,切記不可將正事透露一絲一毫于他們。”</br>毛喜嚴肅地告誡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批人感懷詠嘆故國慷慨激昂,真要提著腦袋做殺頭的事,那是萬萬不肯的。你若信賴他們,就別想活著回來了。”</br>臥虎台發展的目標對象,主要有三類︰</br>一是權貴身邊的僮僕婢女,堅忍吃苦,尤以家人于江陵淪喪者為佳。</br>他們可以傳遞日常消息,有時不經意探听到的一句話,很可能就是決定生死成敗的關鍵。</br>二是擔任軍府記室、錄事參軍的書吏。</br>北朝將領少文,多喜用江陵降人撰寫軍令軍報,這些人得以與聞軍機,若是能開發一個則價值極大,只是須得謹慎試探,小心拉攏。</br>三是府兵中的漢軍。</br>府兵創立之時,兵士只限于鮮卑與北方各族,逐漸大量的漢人也被募充府兵。漢人一旦入軍,須改為鮮卑姓,全家強制由民籍轉入軍籍。</br>軍戶雖然不用承擔賦稅,戰時卻要自備糧草和武器,出現死傷殘疾。</br>漢軍更會受到鮮卑軍士的欺壓,積累怨氣,容易拉攏,可通過他們收集軍中信息。</br>毛喜總結道︰“只是這些人只能獲得一鱗半爪的情報,高層次的決策信息和戰略機密,就無法可想了。結交北周權貴掩護身份,從他們口中套取高級情報,就是你的主要職責。”</br>“其他諸如隱語解讀、陰書復原、臨摹字跡、假刻印章、金寶賄賂、色誘勾引等,自有專門人才,無需你經手。”</br>“如有需要,你可通過特定人員下達指示,切莫親自為之。”</br>毛喜不厭其煩地提醒侯勝北不要親自下場,切忌直接參與情報活動。</br>“听起來似乎矛盾,但是潛伏一子的作用,要比獲得情報更為重要。”</br>“這也是對你的保護,和你單線聯系的人員乃是死士,即便出事也不用擔心會牽連到你。”</br>“南北相隔數千里,信息不通,一年不過來聘一次,最多二次。如果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最新情報,本朝制定出來的政戰之策就可能南轅北轍,偏離實際。”</br>毛喜最後強調了情報的重要性︰“臥虎台事關重大,安成王將此任托付于你,切莫讓他失望!”</br>……</br>九月。</br>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廣、交、越、成、定、明、新、高、合、羅、愛、建、德、宜、黃、利、安、石、雙十九州諸軍事、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歐陽薨,其子歐陽紇繼任。</br>陳寶應以兵資助周迪,留異也遣其子留忠臣相助,周迪越過東興嶺,東興、南城、永城三縣響應,再寇臨川。</br>陳詔都督郢、巴、武、沅四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章昭達率眾討之。</br>時間又過去了兩個月,侯勝北對周邊之事還是不聞不問。</br>自從阿父去世,部曲盡數被打散收編,軍營之事對他來說,已經變得如此遙不可及。</br>這段時間,毛喜悉心傳授他如何快速獲取他人信任,掩藏自身真實想法,旁敲側擊套取信息等種種技巧,並且予以反復訓練。</br>其他如酒桌禮儀、劃拳拇戰、藏鉤射覆、猜枚握槊、投壺行令等游戲,也須勤加練習。</br>侯勝北天資聰穎,埋頭鑽研,又有徐陵老師傳授的溝通話術基礎,觸類旁通學得極快。至于各種游藝技能,更是上手就會,會而能精,堪稱賭神。</br>毛喜也不禁感嘆,人才啊。</br>若不是侯司空遭遇這等事,此子走軍功路線也好、養望出仕也罷,都能有一番成就。</br>……</br>當毛喜覺得侯勝北已經具備了資格的時候,給到了他兩份名單。</br>一份是到達北周之後,有待結交的關隴勛貴,包括︰</br>太師、總領百官五府天官大冢宰、晉國公、雍州牧、都督中外諸軍事宇文護的六個兒子。</br>已故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大都督、三雍二華等二十三州諸軍事宇文導的五個兒子。</br>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太保、柱國、許國公宇文貴的三個兒子。(注3)</br>宇文護府長史,少傅、大將軍、南陽郡公兼營作副監叱羅協的五個兒子.</br>宇文護府司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高縣公馮遷的兒子馮恕。</br>八柱國之一、攻破江陵的主將,太傅、大宗伯、燕國公于謹的九個兒子。</br>已故八柱國之一,唐國公李虎的八個兒子。(注4)</br>已故八柱國之一,趙國公李弼的六個兒子。(注5)</br>已故八柱國之一,衛國公獨孤信的七個兒子。(注6)</br>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鄭國公達奚武的兩個兒子。</br>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涼國公賀蘭祥的七個兒子。</br>柱國、大司馬、秦州總管、秦渭等十四州諸軍事、隴右大總管尉遲迥的五個兒子。</br>柱國、總管七州十三防諸軍事、陝州刺史尉遲綱的四個兒子。</br>金州總管、七州諸軍事、金州刺史賀若敦的三個兒子。</br>宇文泰五子,齊國公宇文憲。</br>宇文泰六子,衛國公宇文直。</br>宇文泰七子,趙國公宇文招。</br>宇文泰八子,譙國公宇文儉。</br>宇文泰九子,陳國公宇文純。</br>宇文泰其余諸子尚不滿十歲,暫時可以不必理會。</br>以及</br>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隨國公楊忠的五個兒子。</br>遷往長安的南朝降人自不必說,也是他需要結交的對象。</br>毛喜開玩笑道︰“名單沒有羅列北朝貴女,若是能結交一二紅顏,也是你的本事。”(^_^)</br>侯勝北看完長長的一串名單,不禁感嘆北周將門人才之盛,關西出將、關東出相果然是名不虛傳。</br>那麼多的交際對象,看來自己到了北周之後,怕是要夜夜笙歌,日日觥籌了。</br>……</br>另一份名單就短了許多,是需要他小心注意的人,上面只寫了兩個名字︰</br>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之一、勛州刺史,韋孝寬。</br>天官府司會大夫,柳慶。</br>-----------------</br>《地名對照》</br>東興︰今黎川縣</br>南城︰今南城縣</br>永城︰今黎川縣北三里田東灣一帶(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朝不殆錄》,方便以後閱讀南朝不殆錄第65章 臥虎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朝不殆錄第65章 臥虎台並對南朝不殆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