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上升起厚重的黑煙,震耳欲聾的機器聲甚至蓋過了波濤的聲音。
而聲音的發生之處,是一艘奇怪的船只,它的兩側裝著像是農用的圓形水車,以一種緩慢的姿態轉動,每動一下,水車上的葉片就會劃開水面,將船身向前推進。
不遠處的漁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伸著脖子,遠遠眺望著那奇怪造物。
換作以前,他們會驚慌,會害怕,但是,現在他們就跟欣賞風景一樣,就在自己的漁船上看著。
倒不是說漁民的膽子變大了,只是官府有人向漁民們通知過,這片海域會有海試,而海試的東西,和報紙上的火車有著一樣的構造。
至于火車長什麼樣,天津因為離北平近,火車的圖冊早就通過宣傳口,大肆宣傳過了。
避免民眾產生不必要的恐慌,這是官府維穩的必要條件之一。
船艙,或者說是動力室內,灰頭土臉的工匠不斷往燃燒室內鏟煤,一邊看著旁邊的一個轉盤,是和火車上一樣的壓力表。
一項技術的突破,在擁有強力組織的機構之中,很快就能平移到另外的地方。
火車的運行,期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天津造船廠也在時刻關注,畢竟和火車差不多,他們就是把火車的動力系統裝到船上,再通過適合的傳動系統和動力裝置,讓他們設計出來的鋼鐵戰艦能夠行動起來。
雖然現在的船速不快,比不上那些帆船,可是,只要能動起來,那麼就證明工匠們的想法是對的。
華夏的工匠只要給予合適的待遇,他們就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史書上無處不在記載著華夏人的聰明才智。
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無論是生物發現記載,還是利用自然,華夏並非完全只有記錄,只是在知道結果之後反推。
煉丹的道士不僅僅有那些重金屬,還有各種中醫調配,治療過無數的人,只不過,言語的簡略總會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而已。
在漁民眼中,他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輪子可以裝在船上,並且還能帶動船只前進。
官方並沒有告知他們這奇怪的艦船叫什麼,但是,樸實的漁民,已經在心中默默的將其稱之為輪船。
輪船的海試並不會離岸邊太遠,畢竟,這樣的試驗,本來應該選一個波瀾不驚的湖面,或者是水流緩慢的河道,但工匠們從接下這艘艦船的任務時就知道,能最先運用這樣的艦船的勢力,那也就只有朝廷的海軍了。
無法量產的工業品,在初期都是需要極大的人力和物力。
輪船就是如此,但大明自有國情在,誰讓皇帝不修園子,不造宮殿,富余的錢財流向了船塢,讓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為聖人實現心中所念。
光是這艘艦船的船身,雖說有鑄造工藝,可大多數還是工匠一錘子一鉚釘給砸出來的,就算是京城所有的商會都聯合起來,集合手里的所有工匠,也不一定能造的出來。
眾所周知,大明最為出色的匠人,本身就帶有匠籍,天然就能被朝廷給調動。
朱祁鈺所做的事情,可以說是朱元璋原本的設想,只不過,制度在經過時間的腐蝕之後,被朱祁鈺再次刷新,改頭換面,變成了另一種制度。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請登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