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雲

第1067章 新制推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黑色的風 本章︰第1067章 新制推廣

    “大人,看來青州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

    “畢竟青州百姓對朝廷還有信心,至少州牧府的禁令還管用。”

    “州牧大人,鹽運以前都由鹽運衙門管轄,和州牧府沒有關系,百姓可能對鹽運衙門失望,州牧府還是有信譽的。”

    到元度點了點頭,然後二人去了城內另一家鹽鋪,和上一家差不多。

    隨後二人來到一間酒肆,進入要了一些小菜,一壺荊露酒。

    小菜味道也不錯,至少是放了鹽的。

    當初可是听齊王講,一些酒肆客棧等,加鹽是要加錢的,就是鹽價太高。

    二人隨後返回客棧,然後派一名僕從通知衛隊啟程,二人也向城外而去,準備正式赴任青州。

    當二人和衛隊匯合,然後派人先行入城,前往通知青州官員。

    州牧府,此時青州官員正在處理政務,一些小事,長史可以做主,大事就先壓下,畢竟如今青州沒有太多急需解決的事,這些等新任州牧到了之後再處理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多麼忙碌,都是一些常規政務。

    “啟稟長史大人,州牧大人即將抵達臨淄,已經派人前來。”

    “快,將來人叫來。”

    “諾。”

    “參見長史大人。”

    “不必多禮,州牧大人有什麼吩咐?”

    “啟稟大人,州牧大人讓卑職告知長史大人,不必出城迎接,各級官吏各司其職,他將直接來州牧府。”

    長史松了一口氣,就怕這位新任州牧太過跋扈,看來至少不是太過張揚。

    不過話雖如此,他還得去迎接,至少要在州牧府外迎接,這是禮數。

    很快,安排來人下去休息,然後派人給到元度報信並引導衛隊進入臨淄。

    第二日,到元度來到臨淄城,看到城外並沒有迎接隊伍很是滿意,至少新任長史並不是阿諛奉承之人。

    隨後進入城中,然後向州牧府前進。

    很快,長史帶領幾名官員看到到元度等人緩緩前來,此時青州都督柳光世首先出列,隨後是青州長史帶領的州牧府官員。

    “柳將軍,久聞大名。”

    “到州牧,可算把你盼來了。”

    柳光世是青州都督,而青州軍錢糧可都是由州牧府,這就是說,到元度可是攥著他的飯碗。

    隨後到元度和州牧府官員寒暄一陣,然後和柳光世並肩走進州牧府。

    畢竟宋國州牧和都督平級,一個管軍,一個管民。

    雖然青州軍錢糧由州牧府,但是青州軍並不歸州牧府統轄,而直接由大都督府統轄。

    但是,州牧府也不能無緣無故克扣錢糧,否則州都督直接一份奏章直接上告大都督府,等于直接告到御前,而州牧需要遞到尚書省,然後通過審批,遞交尚書令,然後才能呈遞皇帝。

    也就是雖然平級,但是武將可以快速向皇帝上書,這也是避免貽誤軍情。

    進入州牧府,眾人落座,然後到元度道:“本官初來乍到,還望諸位盡心盡力,此次青州鹽運可以說讓陛下震怒,一旦再出問題,本官只能以死謝罪了。”

    “州牧大人,齊王殿下已經暫時安排鹽運之事,各郡鹽商已經恢復正常價格,並由州牧府監管。”

    長史的意思是這樣的狀態要持續多久,要怎樣繼續。

    到元度直接道:“本官這次赴任青州牧就是要改革鹽制,這是陛下親自下旨,同時在朝廷設置鹽政司負責監管,這次監鹽使楚大人跟隨本官一同改革青州鹽制,並向皇帝直接匯報,其中一切敢于阻攔可先斬後奏。”

    聖旨在手,而且青州官場經過齊王劉義符的清洗,已經換了一批,這些都是真正辦事的官員,當然不會從中阻撓。

    同時,這也讓柳光世放下心來,當初他響應齊王,出兵可是頂著壓力的,如今皇帝並未責罰,也就是說他做的對,但是畢竟沒有大都督府調令,又是響應齊王,太過敏感。

    如今不賞不罰是最穩妥的,以免落人口實。

    不過現在不同,到元度拿出一份密旨,交給柳光世,柳光世看完道:“州牧大人,本將軍會全力配合大人。”

    柳光世徹底放心,皇帝給他的旨意就是讓他全力配合到元度。

    到元度點了點頭,然後道:“首先裁撤鹽運衙門,所屬官員由吏部統一安排,即日離開青州返回長安。”

    堂中官員有鹽運衙門的官員,但都是六品以下的小官,並沒有參與大案,所以幸免,如今也只能奉旨前往長安。

    其余官員則有些興奮,這就意味,以後鹽稅要由州牧府管轄,這樣,地方上就能夠多出一筆收入,一些事情就不會再捉襟見肘了。

    畢竟鹽稅可是不小的數目,哪怕大多要上交戶部,但是,以往這些可和他們沒有一點關系。

    隨後,到元度拿出一份聖旨,意思很明確,設立鹽曹,負責監管州內鹽商,運輸則由鹽政司派員監管,護衛則由青龍衛鹽政營負責,並在各地設立軍營,直屬大都督府青龍衛府。

    如此,青州率先準備施行最新的鹽制,至于提鹽憑證加上了青龍衛的標志,由青龍衛監督制造。

    到元度首先將各郡鹽商聚集臨淄,首先將撤銷鹽運衙門,然後鹽庫交由州牧府監管,以後提鹽都要到各郡郡治的鹽庫,同時必須出具由青龍衛監制的特殊鐵牌。

    然後以後鹽稅要直接交到州牧府,然後由州牧府上交國庫,其余部分則由州牧府負責發放到各郡負責維護鹽庫等用度。

    一切都按部就班,青州百姓則歡呼雀躍,鹽運衙門終于成為過去,並且鹽價穩定,供應充足。

    隨後,到元度將青州推行新鹽制的經驗通過奏章發往長安。

    很快,劉義隆下旨,各州陸續施行新的鹽制,

    然後,各地裁撤鹽運衙門所屬官員返京後經過嚴格調查,大部分沒問題官員留用,補充各地官員短缺。

    而那些利用職務之便謀取利益的官員則進行嚴厲處置,甚至有一些被劉義隆下旨斬首示眾。

    這樣,險些擾亂青州的鹽政終于恢復正軌,劉義隆再次將目光對準北方。

    喜歡劉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劉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劉宋風雲第1067章 新制推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宋風雲第1067章 新制推廣並對劉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