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雲

第829章 將作監一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紅黑色的風 本章︰第829章 將作監一日

    劉義隆來到將作監,這里掌握著大宋最高機密,里面的東西可是大宋發展的根本。

    尤其是紙幣,如今劉義隆正式下旨,發行了第二套紙幣,以長安城為背景的紙幣。

    制幣坊如今已經開始制版,至于能否成功不得而知,還有就是,如今宋國的印刷術又有了提升。

    當初劉義隆提出活字印刷,將作監的工匠用膠泥制作出了活字印,可惜,後來的運用過程中發現,泥活字使用的次數有限,由于宋國越發繁榮,書籍越來越普及,導致泥活字使用時間進一步縮短,甚至有些地方的泥活字只能用不足一月就要重新燒制,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

    這些將作少匠秦川一直在改良,雖然在膠泥中加入一些東西,依舊無法延長泥活字的使用時長。

    後來他還試過,打造了一套鐵活字,然而鐵活字不僅效果不好,還需要大量鐵礦,這個時代,鐵礦石戰略資源,不論農耕還是戰爭,鐵器算是必需品,尤其如今,兵器鎧甲需要大量鐵礦,宋國的開采量不小,但是宋國龐大的軍隊和頻繁的戰爭,鐵礦消耗很大,甚至很多郡兵都是用淘汰下來的兵器鎧甲,只有州軍和精銳才能優先補充兵器鎧甲。

    就這樣,秦川放棄了鐵活字,改用其他金屬,不過之前還試過木活字,然而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所以秦川放棄了。

    後來劉義隆提出,既然木、鐵不行,不如試一試銅活字。

    劉義隆記得,當初畢翝的活字印刷流傳到明朝出現了銅活字。

    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華燧首次用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文集》50冊,後又印行《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書。

    這也給了劉義隆靈感,所以將用銅制作活字的想法告訴了秦川,秦川之後開始研究,首先是制作模具,畢竟如果一個一個刻可不行。

    制作好模具,最後澆鑄而成,隨後經過拋光打磨,才能制作完成。

    這次,劉義隆就是要來看一看秦川新鑄造出的銅活字。

    將作監鑄造坊內,秦川令人將銅活字搬了出來,每一個字大約有五十個,這都是常用字,不常用的每個字有二十個。

    看著密密麻麻的銅活字,劉義隆很滿意,于是讓秦川試著印一套書。

    于是這些銅活字被送到印制坊。

    這些銅活字都是打磨好的直接就可以進行印刷。

    秦川信心滿滿,讓印制坊立刻開始用新的活字進行印刷。

    很快,排版完畢,這里的工匠都是熟手,雖然活字從泥活字換成了銅活字,對他們影響不大。

    很快,一本《宋律》開始印刷,印制一本比較費事,如果批量印刷活字就很快速了。

    一本宋律很快印完,劉義隆看了看印制完成的宋律,很清晰,不比泥活字印的差。

    于是,劉義隆很快下旨,將作監鑄造銅活字,各地的印制坊陸續換成銅活字。

    秦川道“陛下,一些印制坊的泥活字還能用,不如陸續換成銅活字,優先換那些泥活字不能繼續使用的印制坊。”

    劉義隆道“很好,秦卿這可是給朕省了一大筆錢啊!”

    是的,大宋的印制坊都是官營,不允許民間私自印刷書籍。

    同時,朝廷能控制市面上流通的書籍。

    銅活字的事情解決,劉義隆也將一些關于刑獄的書籍交給印制坊,讓他們盡快印制出來,下發各地三衙。

    里面刑部、大理寺等掌管刑獄的官員的一些經驗和案例,劉義隆打算用這樣的書籍培養更多的人才。

    而且劉義隆已經下旨,獨立開一科取士,增加三衙的人才。

    同時劉義隆還打算以後分科取士,這樣就能保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隨後,劉義隆來到將作監正堂,將作大匠秦泰不在,這里面的人都被劉義隆趕了出去,就留下秦川。

    劉義隆道“秦愛卿,朕有一個想法,想必愛卿知道有些地方的百姓,利用一種石頭和泥土造房子,十分堅固,如果可以研究出制作方法,進行改良,能不能用于築城、修建大壩,甚至鋪設道路。”

    秦川眼前一亮,道“陛下,臣早有此意,還試驗過,只不過並不如意,不知陛下可有建議?”

    秦川知道,劉義隆很多時候的建議很有道理,能夠讓人茅塞頓開。

    劉義隆想了想道“不知道愛卿用的是什麼?”

    秦川道“粘土和石頭,不過效果不好。”

    劉義隆道“愛卿不如找到一種石灰石,在輔以粘土燒制,然後打磨成粉,使用時在拌以一定的沙土。”

    秦川道“陛下,給臣一些時日,臣必定不負陛下重托。”

    劉義隆很滿意,將作監這些工匠很努力,他們也希望能夠得到重視,所以一旦劉義隆又交代,他們就會很快進入狀態,努力去完成。

    隨後,劉義隆又參觀了一些地方,然後返回了長安城。

    然而秦川卻閑不下來,立刻派人找來石灰石,然後混合黏土開始煆燒。

    接下來開始測試煆燒後效果怎麼樣,不過剛開始確實有些不行,煆燒後的石灰石加上黏土並不堅固,

    秦川開始改變配比,不斷試驗,期間還詢問過劉義隆,之後再次試驗,在燒制後,將成物磨成粉,混合沙土,最終終于研制出劉義隆想要的東西。

    劉義隆將此物稱為水泥,劉義隆下令率先在長安城內的道路使用水泥,同時修繕城牆也用上水泥。

    就這樣,第一條從皇城通向外城的水泥路修建成,水泥路平坦,很多商人感到了水泥路的便利,甚至有商人打起了水泥的主意。

    不過如今水泥掌握在朝廷手中,劉義隆也不想水泥這麼快泄露出去。

    有了第一條水泥路,劉義隆下令,修建從長安前往潼關的水泥路,勞教司調集苦力準備修建,同時將作監工坊單獨規劃出一個區域生產水泥。

    同時,劉義隆又下旨,建成潼關的路之後,繼續修建潼關至函谷關,進而連通洛陽。

    喜歡劉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劉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宋風雲》,方便以後閱讀劉宋風雲第829章 將作監一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宋風雲第829章 將作監一日並對劉宋風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