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風流

第1754章 洞穴探險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鵬鵬君愛我 本章︰第1754章 洞穴探險3

    杰克借助工具,小心翼翼地貼近壁畫,從背包中取出放大鏡和便攜式光譜儀。

    “這些顏料里檢測出孔雀石和藍銅礦的成分,是古埃及人常用的礦物顏料。

    混合的粘合劑里,有拉拉尼島特有的樹膠成分。”

    杰克興奮地說︰“說明這些壁畫是古埃及人與島上原住民合作完成的。

    也就是說,拉拉尼島歷史上有古埃及人生活過。”

    拉拉尼島本來就是非洲西海岸的一座海島,從地理上,距離埃及一千多公里,不近,但也不遠。

    古埃及人來到拉拉尼島,也完全有可能。

    李恨水用英語問杰克︰“這洞穴里會有華夏人的痕跡嗎?”

    杰克搖頭道︰“沒發現,至少現在沒發現,華夏距離這里太遠了!

    在當代,世界就是地球村,但在遙遠的古代,華夏人遠渡重洋,來到非洲西海岸,難于上青天。

    當然,在近代,你們鄭和下西洋來過非洲。”

    李恨水很希望洞穴里出現華夏人的遺跡。

    雖然杰克說不太可能,但他認為還是有可能的。

    在大航海時代,鄭和下西洋,來過非洲。

    在此之前,有沒有華夏人來過非洲?

    答案是有的。

    萬曉雅突然大叫︰“你們看,這里的壁畫,明顯是華夏唐朝時的仕女圖,還有唐三彩圖!”

    李恨水驚喜萬分。

    還真的是!

    果然,一幅描繪著唐代仕女的壁畫映入眼簾,畫中女子身著襦裙,廣袖飄飄,發髻間簪著金釵,身旁擺放著色彩絢麗的唐三彩駱駝俑與胡人俑。

    壁畫旁還刻著幾行模糊的文字,雖然部分已被歲月侵蝕,但依稀能辨認出“寶應”“杜環”等字跡。

    李恨水平日里也喜愛看一些歷史書,一下子就看出名堂︰“這是杜環在岩壁上作的畫!”

    萬曉雅問︰“杜環是誰?”

    李恨水介紹道︰“杜環是唐代著名旅行家。

    唐天寶十年,杜環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與大食阿拉伯帝國)軍作戰被俘。

    此後的十多年間,他在西亞、非洲旅行,寫了《經行記》一書,是有歷史記錄最早涉足非洲的中國人之一。

    想不到,杜環還來到拉拉尼島,並在這里作畫。

    這說明,這座洞穴,古代人並不難進去。也許那時沒有像現在這麼茂密的樹木。”

    李恨水接著說︰“《經行記》原書失傳。

    但杜佑在《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典》摘引數段,約一千五百字,讓後人能看到《經行記》的一部分。”

    萬曉雅突發奇想︰“我們會不會在這座山洞里找到《經行記》原本?”

    李恨水說︰“在《通典》的記載中,杜環詳述異邦風土人情,但缺失最為關鍵的歸途章節。

    如果能在洞穴內發現《經行記》原本,將能填補唐代中外交流的空白,讓我們得以發現這一失傳已久的旅行游記原本。”

    再往前走,洞口越來越小,小到只有洞穴入口那般大。

    有一個向上的陡坡。

    如果不上這個陡坡,那就只能原路返回。

    到目前為止,洞穴只有一個方向向前,里面沒有錯綜復雜的洞穴。

    但這只是剛剛進入洞口。

    陡坡非常陡峭,接近九十度。

    但陡坡有台階,人工開鑿的痕跡非常明顯。

    如果沒有發現壁畫,會覺得很詫異。

    在見過那麼多的壁畫後,反過頭來看看人工開鑿的陡坡台階,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杰克說︰“從壁畫和台階看,古人上去過。

    古人都能上去,精心準備的我們更能上去。”

    有粗糙的台階,但沒有扶手,坡度太大,向上去並不輕松。

    陡坡大概有五六十米。

    終于,所有人都安全爬上陡坡。

    人們見到的,是一個大廳。

    大廳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得多。

    這塊地域,相對平坦,地面有人工開鑿的痕跡。

    大廳地面上,有很多光潔如玉的穴珠。

    無數根純白石鐘乳如冰晶森林般亭亭玉立于其中。

    用強光手電筒向上照射,穹頂高達上百米,眾人的驚呼在大廳里久久回蕩。

    穹頂垂下的石鐘乳與地面生長的石筍遙相呼應,有的如利劍倒懸,有的似玉柱擎天,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眼前的鐘乳石石柱,幾個人合攏都抱不過來,高達幾十米,表面凝結著珍珠般的水珠,在燈光下發出奪目的光芒。

    漢斯興奮地手舞足蹈︰“這是我見過的最神奇的洞穴!全世界最罕見的!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美的鐘乳石!”

    大廳東南角的岩壁上綻放著大片石花,就像孔雀開屏。

    這些石花並非白色,而是呈現出瑰麗的孔雀藍與瑪瑙紅。

    杰克輕輕刮下微量樣本,用光譜儀檢測後,驚呼道︰“天吶!這些石花里含有罕見的螢石與藍銅礦混合結晶,在特定溫度下會產生熒光反應!”

    漢斯斷定︰“這個洞穴最早形成于4.8億年前的奧陶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令人稱奇的是生長在石筍頂端的石枝,宛如珊瑚礁般枝椏交錯,每根細枝上都綴滿了晶瑩的石葡萄。

    此外,石珊瑚、“鵝管”、雲朵石、紡綞石等隨處可見,讓人眼花繚亂。

    石珊瑚像是從海底世界挪移至洞穴中,形態各異,有的如鹿角,有的像蘑菇。

    在石鐘乳下方,一根根細長如吸管的“鵝管”垂掛著。

    “鵝管”管壁薄如蟬翼,最細處不過小指粗細,長度卻能達到半米甚至更長。

    靠近岩壁的位置,大片雲朵石堆疊在一起,約有半個籃球場大小。

    這些石頭表面凹凸不平,形狀就像天空中翻涌的雲層,顏色呈深綠色,就像綠色的玉石。

    大廳中央,十幾根巨大的紡綞石非常顯眼。

    這些紡錘石形似古代紡織用的紡錘,上粗下細,十幾米高,底部兩個人合抱都不一定抱得過來。

    石珊瑚旁生長著細長的石枝,石枝上點綴著石葡萄;鵝管下方是逐漸生長的石筍,石筍頂端又綻放出石花;雲朵石與紡綞石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地下世界。

    李恨水蹲下身,撿起一顆掉落的穴珠,冰涼的觸感從指尖傳來。

    他望著眼前壯觀而又神秘的景象,不禁感嘆︰“杜環當年來到這里時,看到的也是這樣的景象嗎?

    他又在這里寫下了怎樣的故事?感謝古人沒有破壞這些奇觀!”

    很多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這座洞穴里隱藏的秘密,或許才剛剛開始展露一角。

    本章後半部分洞穴景觀部分根據新聞改編︰貴州發現4.8億年“地下水晶宮”,可以搜索,照片非常震撼)

    喜歡職場風流請大家收藏︰()職場風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職場風流》,方便以後閱讀職場風流第1754章 洞穴探險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職場風流第1754章 洞穴探險3並對職場風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