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

第339章 清俄密約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 魚頭 本章︰第339章 清俄密約

    第339章清俄密約

    甲午戰爭前,日本的年收入為8000萬元,和俄羅斯帝國相差甚遠。

    俄羅斯帝國每年酒稅就已經達到7億盧布。

    日元和盧布的含金量差不多,一個是0.75,一個是0.77。

    所以真要全力造艦的話,日本就算有英國輸血,也趕不上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最大的劣勢還是要同時維持三大艦隊,不可能把所有資源都傾斜到西伯利亞艦隊。

    同時俄羅斯帝國正在建造的戰列艦,都是針對波羅的海和黑海的環境設計,並不適合在太平洋地區使用。

    最後受船塢大小所限,俄羅斯帝國建造的戰列艦,最大排水量不超過1.3萬噸,且在火炮射程和威力上,和日本戰列艦均有一定差距。

    俄羅斯帝國在建的戰列艦,使用的是奧布霍夫鋼鐵廠生產的1886年式305毫米35倍徑主炮。

    日本戰列艦使用的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305毫米40倍徑主炮,射程和威力均有所提高。

    喬治送往海軍部測試的203毫米艦炮,采用的是45倍徑。

    但是海軍預算有限,所以阿列克謝就想白嫖。

    “這些戰列艦將來可是要前往遠東的!”

    按照海參崴鋼鐵廠的要求,如果奧布霍夫鋼鐵廠想生產新式裝甲,那麼除了技術轉讓費之外,每生產一噸新式裝甲,奧布霍夫鋼鐵廠還要另外支付費用。

    阿列克謝代表奧布霍夫鋼鐵廠向喬治提條件。

    阿列克謝肯定想用。

    現在帝國已經開始強化西伯利亞艦隊,數年之後,西伯利亞艦隊的實力將凌駕于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之上,成為帝國最強大的艦隊。

    阿列克謝黑臉,錢串子果然是死要錢。

    海參崴為什麼新技術層出不窮?

    因為只要研發出新技術,就可以得到相當于干一票就退休的獎勵,所以技術人員才有動力。

    測試結果表明,喬治送來的火炮,無論是射速還是射程,相比俄羅斯帝國現役的火炮均有大幅提高。

    不過新式裝甲的產量有限,成本更高,如果采用新式裝甲的話,那麼戰列艦的成本又將再一次提升,這對原本就不甚寬裕的帝國財政來說,又是一次考驗。

    這自然就不可能給了。

    “研發不要花錢啊?”

    喬治對西伯利亞艦隊還沒有死心。

    “歸我指揮嗎?”

    “技術轉讓費能不能便宜點?”

    阿列克謝死心。

    以前的西伯利亞艦隊,那給阿穆爾軍區也就給了,就那幾艘破船,給了也不心疼。

    新式裝甲的測試結果也令人驚喜,如果采用新式裝甲,戰列艦的防護力將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喬治不干涉海軍的決定,反正東西是有了,用不用隨便。

    三大明明基礎更好,為什麼半死不活?

    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一樣,都忙著勾心斗角爭奪利益去了,誰還有心思研發新技術呢。

    喬治絕不辜負技術人員的心血。

    喬治無所謂,不給就不給,反正阿穆爾還有內河艦隊。

    未來某一天,阿穆爾內河艦隊的旗艦可能會是戰列艦。

    想想都帶感。

    到時候喬治天天派戰列艦去攆日本漁船。

    進入3月份,參加尼古拉登基典禮的各國代表團陸續抵達聖彼得堡,代表清帝國出訪的是李章銅。

    俄羅斯帝國對李章銅的到來非常重視,尼古拉居然派道勝銀行董事長烏赫托姆斯基公爵前往甦伊士運河迎接,請李章銅乘坐“俄羅斯”號游艇直接前往敖德薩,不給李章銅接觸其他人的機會。

    在聖彼得堡等待李章銅的,是喬治和維特,以及外交大臣羅巴諾夫•羅斯托夫斯基公爵。

    喬治他們三人的任務,是和清帝國就借款、租界、中東鐵路,以及共同防御聯盟等方面簽署正式條約。

    去年三國干涉還遼後,俄羅斯帝國和清帝國已經就借款達成初步協議,但是並沒有簽署正式條約。

    尼古拉的性格太跳脫,想法一天三變,在此前約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共同防御聯盟。

    共同防御聯盟的目的並不是為清帝國提供保護,而是蠶食清帝國。

    李章銅抵達聖彼得堡後,主動來到財政部拜訪維特。

    維特問李章銅是否抽煙。

    李章銅喊了一聲,兩名僕役馬上進來伺候李章銅抽煙,維特終于認識到這位清帝國權臣的排場。

    僕役將水煙袋送到李章銅嘴邊,李章銅一動不動,維特大開眼界。

    由于大部分條款都已經提前議定完畢,談判進行的很順利,但為了能讓清帝國盡快簽字,維特還是為李章銅以及他的佷子李經方,準備了一些小禮物。

    喬治知道的部分,一共是50萬盧布。

    除此之外維特還通過道勝銀行給李章銅開出了一個200萬盧布的支票,作為中東鐵路的預付款。

    三國干涉還遼後,俄羅斯帝國和清帝國的關系急劇升溫,清帝國為了維護和俄羅斯帝國的關系,做出了巨大讓步,除了將中東鐵路沿線的土地經營權授予道勝銀行之外,還允許道勝銀行在中東鐵路沿線擁有開采礦山、開設工廠、並且代收稅款等權力。

    和傳說中殘暴貪婪的尤里耶夫斯基超級公爵不同,喬治並沒有在談判中表現太活躍,這些條款都是事先議定好的,喬治發揮的空間不大。

    喬治倒是對清帝國是否重組北洋水師很有興趣。

    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定遠”被擊沉,“鎮遠”被日軍俘虜,繼續沿用“鎮遠”之名,加入日本海軍。

    清帝國戰前並沒有想到日本人的胃口是如此之大,2.3億兩的賠款也足以讓清帝國傷筋動骨,所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帝國國內就有人希望重組北洋水師,一雪前恥。

    于是喬治就在葉卡捷琳宮設宴招待李章銅和他的佷子李經方。

    由于喬治會漢語,所以李章銅也沒有帶翻譯,餐桌上只有喬治和李章銅、李經方三人。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李章銅並沒有重建北洋海軍的意思,甚至在喬治表示西伯利亞銀行可以提供貸款的情況下,李章銅還是無動于衷。

    難道是淮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損失太慘重,讓李章銅死心了?

    喬治不太相信。

    “待協議書上簽字後,我還要繼續前往歐美考察,一切事務,等我考察完畢之後再說。”

    李章銅並沒有把話說死。

    “日本人狼子野心,甲午戰爭只是開始,並不是終結,你們已經成功讓日本人嘗到了甜頭,他們不會就此罷休的。”

    喬治提醒李章銅,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公爵殿下,我認為現在更應該擔心的是你們——”

    李章銅人老成精,不像尼古拉那麼好忽悠。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難道你們就不做任何準備?”

    喬治知道日俄之間必有一戰,否則日本就不會組建六六艦隊了。

    日本從英國訂購的“富士”和“八島”,單價100萬英鎊,折合1000萬日元左右。

    日本正在和英國繼續就購買戰列艦進行談判,這一次日本人盯上的是威嚴級。

    “富士”和“八島”是君權級的改進型。

    “威嚴”級戰列艦是英國最新一級主力戰艦,排水量15000噸,單價120萬英鎊。

    兩艘“富士”加四艘“威嚴”,總價直逼7000萬日元。

    疊加六艘重型巡洋艦和輔助艦艇,以及其他開支,日本組建六六艦隊需要花費的總金額為2.13億日元,其中1.395億日元來自甲午戰爭賠款。

    俄羅斯帝國制訂的“大海軍計劃”持續10年,總規模達到4.5億盧布,一共要建17艘戰列艦。

    喬治不好評價哪個計劃更科學一些,反正這里面英國人居功至偉,德國法國也在起哄架秧子。

    日本需要的戰列艦是從英國訂購。

    重型巡洋艦,德國和法國都可能得到訂單。

    俄羅斯國內的船台有限,遲早也得從國外訂購軍艦。

    海參崴造船廠正在擴建船台,新建的兩�船台,最大可以建造1.5萬噸。

    “公爵殿下精通漢語,當知以和為貴的道理——”

    李章銅嘴里也是沒有一句實話。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

    1823年生人的李章銅已經七十多歲,時日無多,就算清帝國重建北洋海軍,也大概率和李章銅沒什麼關系了。

    李章銅在聖彼得堡一共待了2個月,4月26號,李章銅率李經方等人到外交部,與羅巴諾夫、維特、喬治互看雙方的全權諭旨,復校清、俄約文無訛,各自畫押蓋印,《清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約成。

    條約全文共六條,第一條規定日本如侵佔俄國遠東,或清國以及高麗土地,清俄兩國應以全部海、陸軍互相援助。

    同時規定為使俄國便于運輸部隊,清國同意俄羅斯帝國修建中東鐵路,該工程交由華俄道勝銀行承辦經理。

    條約簽字後,喬治又代表中東鐵路公司和道勝銀行簽訂工程承攬合同。

    合同簽訂當晚,喬治在葉卡捷琳宮宴請道勝銀行董事長烏赫托姆斯基公爵。

    烏赫托姆斯基公爵曾陪同尼古拉前往海參崴,和喬治的關系還算不錯。

    喬治希望道勝銀行能和西伯利亞銀行展開更緊密的合作。

    “喬治,恐怕不行——”

    烏赫托姆斯基公爵很抱歉,盯上道勝銀行的,不止喬治一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方便以後閱讀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第339章 清俄密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第339章 清俄密約並對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