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杠得到一個回收的信息,到蜀都去收一個酒樓。
這個酒樓就是銀杏酒樓。
就是那個李家香經營的銀杏酒樓。
一杠和二杠開車來到酒樓大廳,見到了李家香和王一新。
這里的服務員和廚工已經被遣散。
“你好,李老板、王老板,我們先看看,轉轉!”二杠道。
說話間,一杠已經進了廚房。
“好,你們隨便看!”李家香道。
這對餐飲夫婦似乎老了許多,頭上的白發又多了些,一臉的疲態盡顯。
這幾年,銀杏酒樓究竟發生了什麼吶?
這還得從李天亮在李家香生日宴上唱歌說起。
那次生日宴後,銀杏酒樓的顧客就漸漸多了起來,都是從抖音上找過來的。
人氣漸旺,生意也比先前好多了。
銀杏酒樓就隨勢開了自己的抖音號,開始走網紅路線,線上拓客。
本來這酒樓是走平民路線的,王博覺得這單價低,也不太可能有高的利潤,就主打中高端菜品。
再則承辦酒席的人也不可能從抖音過來,畢竟辦席都喜歡就近安排。
有,但是少。
王博就在主店的二樓做了一個小餐廳,主打網紅小吃和精致的創新菜。
偶爾,李天亮也會來店里開一個小型演唱會,唱那麼幾首歌。
這視听盛宴的感覺就出來。
來打卡的人多, 流水也多,很多時候都人滿為患。
王博就起意把大廳都裝修改造了,吃這波網紅的紅利。
家香夫妻有些不太想,這宴席多,流水也是很多的。
可經不住兒子能說會道,畫餅。
他們不太懂這些,就由兒子去操刀。
再說現在的生意天天都很火爆,是肉眼可見的。
那年輕人玩的新東西說不定就是好!
他們甚至想到了這下可以退休去旅游,兒子可以接班了。
現在自己在這基本也幫不上忙,在這也礙事。
以前是早起習慣了的,現在完全不用。
就買那幾個特色菜,就買那幾種食材,根本不需要操心太多,不如以前辦宴席那會,要安排很多的菜式,很繁瑣。
為此,他們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推掉了很多來訂席的賓客。
能輕松享受,輕松賺錢,何必還做量大從優的大席生意啊?
再則,王博腦子也活,李天亮來開演唱會,他還出租廣告位,火的時候, 一個廣告位可以一晚上賣到3萬。
這錢就如長翅膀一樣飛來。
現在的銀杏酒樓不叫這名了,叫銀杏天亮餐廳。
這完全形成了網紅ip餐廳。
王博更高歌猛進開了第二家,第三家銀杏天亮火鍋。
這火鍋的單價比其他火鍋店的單價略貴,王博的理由是粉絲為愛豆買單,付的小費。
主店的成功卻沒有完美地復制到火鍋店上去。
很多人第一次打卡後就不來了, 畢竟價格超出了預期,味道也不算驚艷,中規中矩。
再則,在蜀都的網紅火鍋店很多,特別是古早一批的巴蜀笑星開的火鍋店早已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客戶。
這貪新鮮來吃了一次,上了當吃了虧,自然不會來第二次。
天亮的粉絲可是有一批喜歡黃家駒歌的中年人。
這不地道的推廣,讓人覺得有些上當受騙。
火鍋店沒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就只剩下主店還運營著,不過菜式也就那些,沒有新花樣,新鮮勁過了也就沒有多少來了。
畢竟腦殘的鐵粉是少的,那些明星的忠粉可能是請的托和水軍。
真實的是——
就算是粉絲依然會理智消費的。
一次打賞是可以的。
多次?誰都不是憨憨。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網紅店就生意清淡下來了。
哪怕天亮天天來唱歌,也是干不下去了。
很多人說,手機上听一樣的,自己買瓜子花生不一樣嗎?
李天亮後來忙于乘勝集團的事兒就沒來了。
這銀杏酒樓馬不停蹄地恢復如初的經營模式。
家香兩口子又忙活起來,可惜現在的堂廳卻不適合承辦宴席了,又開始拆牆重新裝修。
可惜結婚辦壽定宴席的不多。
那散客來得也不多,堂子也大,慢慢就出現了虧損狀態。
任怎麼扭轉,怎麼推廣降價就是客流不大。
李家香就決定忍痛關門了。
這早期賺得錢還能保住,再堅持那只能拼死找死。
雖然舍不得,但是也得割肉。
這才有了二哈兒回收店的生意。
兒子這創新折騰,讓兩口子好好的生意提前結束了。
不過,誰能看得透吶?
有些人通過抖音改變了命運,有些人卻並沒有,很不幸,家香兩口子就是。
其實餐飲做到後來還是得做家常菜,做人情味,做宴席。
新鮮感就是一陣風兒的事兒。
可惜,他們明白得太晚了。
一杠和二杠去廚房看了一圈,都是兩成新的廚具和餐櫃。
“都是老鄉,我五萬給你全收了,外面的餐桌一起。”一杠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五萬,太少了吧,這麼多東西。我買的時候可花了我大幾十萬吶!”李家香道。
“姐,我們報的價格你問問是行業最高的,如果不是最高的,你也不會找到我們吧。
你在我們來之前,肯定都問過其他的同行了。”一杠道。
“確實是!”李家香道。
自從第一桶金是通過漲價搶過來的,一杠和二杠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價格要略高于同行。薄利多收,生意才長久。
“那姐,怎麼樣?你覺得合適,我們就叫大貨車來拉了。”二杠道。
“買吧,買了省心。我們也好回宜城養老了。”李家香道。
“行!”一杠道。
曾經風光一時的銀杏酒樓在這天結束了經營,成為了蜀都人們茶余飯後的一談資和一個段子。
李家香和王一新看著銀杏酒樓的牌匾被摘下來的那一刻,她哭了。
“走吧!”王一新道。
李家香對這個酒樓有感情,如今關張,她能怨兒子嗎?
當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當一個新風口出現的時候,真的一只豬就能起飛嗎?
其實,並不是。
時代更迭下,能活下來的那是強者。
李家香兩口子不是強者嗎?其實在某一時代下,他們是優秀的老板,是強者。
不怕富二代敗家就怕富二代創業。
王博的折騰 ,讓兩口子的餐飲事業垮掉了。
也許並不是壞事,也是好事即將來臨。
“爸、媽,你們一定要回去嗎?”王博問道。
“這里房子出租,你住一套,我們還是想回去!你爺奶也老了,也需要照顧!”李家香道。
“蜀都離宜城也不遠,隨時都可以回去。”王博道。
“我們也隨時可以回來!”李家香道。
其實,家香是覺得累了,身累心累,這些年, 自己就如一台永動機一樣不停歇。
她想休息下!
李家香兩口子回了宜城李鎮。
在外面待了二十多年了,這回來有些不習慣,更有些不識。
李鎮這些年的變化大,他們兒時熟悉的地方都找不見了。
蜀都,他們有三套房,有兩輛車,生活了二十多年。不過,還是覺得自己是異鄉人。
回到宜城李鎮才有家的親切感。
這里是根。
李家的祖屋還在。
曾經李建行因怕受李家康贅婿身份的影響,受口舌之責,搬離了李鎮。
李家康改回了李姓後,他就徹底搬回了李鎮,還把祖屋重修了。
從平屋變成了小三樓的房子,他的規劃是一樓是他和老伴兒,二樓是兒子家,三樓是女兒家。
在李建行的執念中,不管兒女飄蕩到何地,何時,這里才是真正的家,葉落歸根的家。
如今,李家香兩口子真的回來了。
喜歡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