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海軍的威脅力大大提升。
三艘具備導彈打擊能力的軍艦下水服役,直接提升了整個海軍的戰斗力。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海軍嘛,以噸位稱雄。
就像以前的武器,一寸強,一寸強。
軍艦而言,看火力,看噸位,看綜合戰斗能力。一般的情況下是,噸位越大,裝載的武器越強。
二戰末期,大和戰艦的主炮最大射程是42海里。
沒有軍艦可以與他爭雄。
當前的西太平洋一線,除了鷹醬具備海上作戰能力外,其他的一些國家,拿不出足夠強力的軍艦。
櫻花的軍艦曾經是第三,已經被消滅的干干淨淨。
該沉海的沉海,該封存的封存。
唯一的對手就是毛熊的太平洋艦隊,僅有4艘驅逐艦,也不足為慮。
必須先搞定它,北部穩定且安定後,才有更多的精力搞南方復雜海域的問題。
同理,半島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
在這個節骨眼之前,丁偉的北方艦隊要掌握北方海域的主動權。
外部的報道一篇接著一篇,櫻花的海上警備隊還特意向鷹醬申請驅逐艦級別的艦艇。
被鷹醬直接否決了,他在這里駐扎了航母編隊,根本不需要小鬼子掌握大型軍艦。
咋了,你小子的蠢蠢野心又懵動了,老子二戰打你打的不夠狠是嗎?
要不要再敲打你一遍?還想要驅逐艦?
想屁吃。
無論如何,櫻花的海上警備隊不可能拿到驅逐艦的,避免他死灰復燃。
毛熊這邊的動作很大,正在積極調配新的軍艦向海港靠攏,增加潛艇、巡洋艦,增加海軍飛機。
問題在于執行的過程並不順利,高層認為與龍國的關系尚好,不存在導彈驅逐艦的威脅論。
雙方有大片的交錯地盤,如果丁偉的驅逐艦敢搞事情,他們的鋼鐵洪流完全可以從陸地解決紛爭。
當務之急是穩住局面,繼續向龍國提供工業援助,獲得他的支持,迅速結束半島戰事,之後迅速搞定獨立軍。
區區海軍艦隊,就別想著跟毛熊的戰略對抗了。
穩住龍國,拉攏龍國,工業援助屬于最高級別的戰略,第二批150項工業援助的計劃已經敲定下來。
開始安排鐵路運輸設備,運輸技術人員,輸出工業資料。
玉米小夫聯合馬科夫把貝利已經處理掉了,逐步掌權後的兩人,都需要借助龍國站位,來宣告自己的合法性。
對龍國表示了非常大的誠意,給予的援助也是敞開心扉的。
至少目前來看,對方是真心真意援助小弟的。
丁偉這個人很講道理,你給我好處,我就跟你當朋友。
你要是算計我,那我必干你。
150項援助的力度非常大,前邊91項的核心工業才剛剛消化掉,緊接著就來了更多的援助計劃。
人、設備、技術全部給你拉滿。
要什麼給什麼,相當于把整個工業體系搬了一套,送到了龍國這邊。
滿洲的鐵路完成了第一次提速後,已經連續運轉多日,給毛熊大哥開了綠燈,只要是對方運輸過來的火車,一律率先通行。
生產線跟生產設備輪番運輸過來。
這次實屬最大規模的援助,援助我們進行工業化改造。
一口吃個胖子,如何安頓援助的項目才是值得頭疼的。
滿洲這邊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原有的工業底子,以及40多項援助工業,該有的都有了。
且丁偉擅長的是軍工制造業,技術領先。
勘探、石油等項目,還是落到國內別的省份為好。
負責搞經濟的部門,被砸下來的大蛋糕給砸懵了。
沒見過好東西,屬實是美壞了。
農業國要轉變成工業國,至少需要兩個五年計劃,現在有了毛熊大哥的扶持,僅僅需要一個五年計劃,就足夠撐起我們所有的重工業底子。
輕工業不必多提,龍國有優越的人口資源,有廉價的勞動力,自然而然就能發展壯大。
重工業若是沒有援助,單靠我們自己搞,搞個二三十年也是可能的。
尤其是幾個鋼鐵廠、機械制造廠的援助,既讓我們鋼鐵生產能力提升,產量突破300萬噸,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高。
又具備了機械生產的能力,打造各種類型的零件,支撐了工業藍圖。
如果沒有丁偉的滿洲持續提供骨干,援助力度大到我們吃不完,沒有足夠的工人,沒有足夠的技術來接收,才給你你都玩不轉。
好消息是毛熊的骨干足夠,這幾年培養的基層干部,完全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壞消息則是丁偉手上輸送出來的人,對丁偉有股莫名的服從味道,這容易形成一言堂。
這時候先推動發展,哪里管什麼一言堂。
各地區行政大多一把抓,先把經濟搞上來,其他的自有辦法處理。
總部的威望擺在那,不信還能有人翻了天?
滿洲鐵路提速之後,丁偉手上已經有了差不多20萬人的鐵道兵,這些人擅長修路架橋搞後勤工程。
完全可以繼續向南推進,把現有的鐵路線貫穿、打通、提速。
鐵路建設不能停,基礎建設更不能停。
另外小山連成、穆晚秋的航運公司的底子還在,如今拿回了連旅港,沿海的港口都可以打通通行。
航運的運載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
之前近海還有風險,如今有了導彈快艇、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後,近海有了足夠的安全保證。
北方海域、東部海域完全可以暢通無阻。
空潛快的戰略策應下,近海防空、反艦能力增強,足夠庇護航運公司的日常運輸。
海運的能力往往是被人忽略的一環,成本低,運載能力強,非常符合路基條件比較差的龍國。
可以將滿洲的工業產品,迅速的通往中原腹地。
尤其是跟滬城所在的三角洲地帶,貫通大江航運,海運跟內河航運連成一片。
甚至可以在軍艦的掩護下,將物資運輸到丹東附近,直接從北棒子的沿途港口,補充必須的軍用物資。
鷹醬這邊人都麻了,這龍國是越打越強。
一邊對抗著幾十萬聯合軍,一邊發展工業,搞軍艦,搞導彈,搞蘑菇,還全都搞了出來。
咋回事?
問題出在了哪里,我們用了全力尚且不能取勝,對方僅僅用了三成的力道,就把我們攔在了三八線之外?
這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