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實權的人物推動,蒸汽機有現成的,鋼鐵從奉天這邊直接拉過來。
艦炮在去年就投入研發試產,沒有用在巡洋艦上,可以用在驅逐艦上了。
建造速度堪稱恐怖。
不到一年時間,兩艘驅逐艦不惜代價的投入,提前進入下水試航階段。
先有巡洋艦下水巡邏。
軍艦磨合之後,開足馬力,站直了用腳蹬的情況下,突破36節,乃至36.5節問題不大。
新軍艦剛剛下水,海軍人員比較拘謹。
不敢大手大腳的操作,小心翼翼的,生怕玩壞了。
海上的鋼鐵巨獸,哪能輕易玩壞了。
還遺留了一些設計上的空位,主要用于後續改裝艦空武器,增強防空能力。
留有增加反潛火箭的空位,用于後續增加反潛能力。
現有反潛魚雷發射裝置,防空主要依賴高平兩用的副炮,以及其他搭載了火控雷達的小口徑防空炮。
命名上相對保守了一下,一艘命名為滬上號,一艘命名為海粵號。
大批的文件封存,加密保存起來。
這是我們自研dd驅逐艦的生產材料,拿出去,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復制驅逐艦。
除了連旅港外,滬城、粵海等地,均有造船廠可以整合,使其具備生產驅逐艦的能力。
當前階段,滬上號、海粵號還不成熟,還有優化的空間,並不能定型。
不適合大範圍的批量生產。
結合試水、培訓、演習的反饋,下半年繼續啟動另外2艘dd驅逐艦的建造工作。
最受震驚的莫過于毛熊,極度懷疑去年丁偉一行來造船廠參觀偷走了造船資料。
可他們自己也沒有dd驅逐艦啊。
你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我能偷嗎?
你考68分,我考98分,難不成還是我抄你的卷子了?
西方投入了大篇幅的報道,對于龍國兩艘驅逐艦進行了深度的剖析,想從中找到研發的技術路線。
滬上號、海粵號兩艘驅逐艦,參考更多的是弗萊徹級驅逐艦。
這艘老黃牛任勞任怨,也算是比較完美的二戰末期驅逐艦了。
防空、反潛、海戰、護航拉滿了,啥都能干。
龍國定型驅逐艦的定義也是這樣,啥都要有,而且都要做到全面跟完美。
毛熊這邊的專家最清楚,根本沒有抄襲毛熊的驅逐艦。
他們那1800噸排水的玩意兒,滿載2000噸也好意思賣給我們?
如今一口氣推出2艘滿載排水4000噸的dd驅逐艦,直接碾壓毛熊的太平洋艦隊。艦艦dd打擊距離幾十公里,遠超對方的主炮射擊空間。
兩者遭遇,一艘滬上號裝載8枚破艦者2號dd,足夠摧毀8艘老舊驅逐艦。
一個打八個,一點壓力都不帶有的。
另一個極其關注我們的是鷹醬,他們率先實現了dd巡洋艦的改裝,改裝驅逐艦沒啥技術問題。
問題在于很多艦艇都封存了。
鷹醬有個毛病,改造航母的時候一般先讓它退役,等改造完成了再讓他服役。
改造巡洋艦跟驅逐艦的時候反了過來,先讓艦艇服役,再投入改造。
除了航母編隊必須的護航驅逐艦外,其余的驅逐艦都封存起來了,根本沒有改造dd驅逐艦的想法。
畢竟,現階段,龍國dd驅逐艦服役之前,沒人可以給他們的航母編隊造成威脅。
現在嘛,有的新型驅逐艦,能不能扛住艦艦dd的打擊?鷹醬不敢賭。
賭贏了,沒啥可驚喜的。自己是航母編隊,處理小小的驅逐艦那是應該的,雙方噸位差幾十倍。
賭輸了,可就足夠驚喜了。
必須獲取到龍國驅逐艦的最新數據,由專業人員評估一下。
拿到評估報告,才好分析雙方海上遭遇後的勝率有多少。
毛熊這邊無暇顧及遠東,也沒精力顧及太平洋艦隊的申請。該艦隊申請2艘巡洋艦,或者一艘戰列艦加強實力。
否則要面臨三方壓力,甦港的近海艦隊,擁有四艘驅逐艦。
櫻花的海上警衛隊,雖沒有驅逐艦,只有海防艦。可他背後站著鷹醬,有鷹醬給他撐腰當爹,不可以忽略。
另外就是龍國的海軍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幾乎是一夜之間,攻守之勢逆轉。
局勢不一樣了。
曾經毛熊的太平洋艦隊可以說穩居第二位,除了鷹醬外,其他的地方橫著走。
短短兩年時間,變化太大了,連旅港成了他們的禁區。
不服不信不行啊。
若是不加強海軍實力,如何維護遠東地區漫長的海岸線?
除了兩個比較關注的毛熊跟鷹醬,櫻花跟果醬的心態是七零八落的。
完了,完了,龍國有驅逐艦了,那不是完蛋了?
新仇舊恨一起算,不會要迎來滅國吧?
龍國的海上實力越強,這兩個越心生戚戚然。
一個是手下敗將,一個是必須要收拾的仇人。
領海有關于12海里的由來,已經成為了國際海洋法的要求。
海洋法公約中,很多人是認可12海里海岸線的。最早的說法是以前大炮的射程最遠是12海里,並非憑空提出來,是靠著一次次實戰演變出來的。
以前大炮的射程不足3海里,大家默認3海里是海岸線的分界線。
很多人接受了這個默認的分界線。
但同理,也有很多人不認可。
堅持認為20海里、50海里為海岸線。甚至還有人提出370公里的海岸線。
反正各有各的說辭。
具體以多少為分界線,得看雙方的實力。
實力強,就是可以騎在對方的腦袋上拉屎,對方還得給你送手紙。
實力不夠強,任何意見都屬于天方夜譚,別人完全不c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