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非常閉塞,導致連玉米小夫都不清楚別墅內的實況。
他到底怎麼樣,身體狀況如何,還能挺多久?
目前除了最親信的貝利進出了兩次別墅區,其他人均沒有機會靠近。
不禁讓人懷疑,慈祥的父親到底還在不在,是不是貝利這個家伙假冒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掌握著情報組織的特務頭子,是現在毛熊最接近權力中心的人。
掌握不到實際情況,很難判斷下一步該怎麼做啊。
丁偉的建議很簡單,讓遠東這邊搞點事情,合並第一、第二方面軍的事情早就有了議程,不妨推動一下。
只有搞出大事情,才能判斷別墅里邊的實際情況。
當然了,這份建議肯定對丁偉有利。
要趁機對著遠東軍內部開刀,擴張自己在其中的權柄。
獨立軍與第一方面軍的矛盾重重。
劃分了駐扎的區域後,並沒有太明顯的界定線。
往常時候,雙方的巡邏士兵是各自怒目而視。
也偶爾出現互毆的局面。
人高馬大的洋鬼子自然比小鬼子佔據優勢,拳腳相加,往往是獲勝的一方。
揍得鼻青臉腫後,再揚長而去。
小摩擦當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沒開槍開火,一般不會往上匯報。
平時吃虧吃多了,積怨已久。
這次得到了一些暗示,巡邏的士兵中佩戴了子彈,一旦有洋鬼子鬧事,果斷反擊。
雙方巡邏士兵踫面後,一向喜歡欺負人的毛熊士兵,露出歡喜的神色。烏拉的喊著,招呼隊友過來。
已經兩天沒揍小鬼子了,拳頭都癢癢了。
按照以往的方式,雙方拳腳相加,頂多拿著槍托打一打。
但今天獨立軍這邊不一樣了,手拉動槍栓,立馬做出了射擊的姿態。
“不要靠近,子彈不長眼!”
毛熊士兵罵罵咧咧,卻不以為意。巡邏兵敢開槍,身後十幾萬部隊會迅速壓過來,攆平了這群卵泡。
無視警告,依然往獨立軍的方位靠近。
嘴里還罵著,“滾出去,小鬼子滾出我們的地方。”
砰的一聲悶響!
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威力大,後坐力強,子彈穿透士兵的心口,射出碗大的一塊傷疤。
人高馬大的家伙,臉上還擺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下一刻直勾勾的倒了下去。
“烏拉!”
一聲驚吼中,巡邏的毛子全都拿出武器,開始射擊起來。
子彈嗖嗖飛射,打在附近的樹干上。
近距離交火,雙方拿的都是半自動步槍,威力過剩了。加蘭德是全威力彈,毛熊的sks不是,選擇的是中間威力步槍彈。
不管是全威力子彈,還是中間威力子彈,十幾米的距離,踫一下就死。
子彈的威力已經沒啥差別了,就看誰先開火,先開火為王。
小鬼子率先開的槍,擊傷了挑釁的毛子士兵,隨後雙方互相開火。
毛熊一方傷2人,死亡8人。
獨立軍一方傷3人,死亡1人。
這可不得了,簡簡單單的沖突也就算了,鬧出了人命。
廖瞎子與遠東第一方面軍的命令一樣,率先增派了一個裝甲營的兵力,懟到了前線。
幾門火炮想回對射招呼。
大家已經打過好幾年了,輕車熟路,沒必要墨跡。
該方面軍直轄25\35集團軍,紅旗第一集團軍,空軍第九軍團,機械化第10軍。
以前還有一個第五集團軍,遠東戰役之後,便重新抽調回了西部。
所以這邊還有三個正兒八經的集團軍兵力,人數在1020萬不等。
一個機械化第10軍,再加上空軍第九軍團。
整體兵力56萬余人。
呈包圍的態勢,在南北架住獨立軍。
廖瞎子的獨立軍也是今非昔比的,有十余萬人,裝備了美械武器跟日械武器。
飛機、坦克、大炮都有,遠非當初游擊作戰的小股部隊了。
真打起來,都有軍艦助陣作戰,咬也能咬下一塊肉來。
丁偉則繼續向防川增兵,將兵力增加到了一個團,並增加20艘小型炮艇,將圖江艦隊的兵力提升至一千余人。
增設大口徑加榴炮12門,增強岸基火力。
防川跟現在不一樣,那是已經劃分好界限後的一小塊地方。
現在三方的界限比較模糊。
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就別講道理了,讓坦克跟炮艦來講就行了。
這是趁火打劫的行為,太卑鄙了。
但確實有效。
遠東第一方面軍可沒空搭理防川這邊,沒空管圖江出海口。
牽一發動全身,一旦毛熊的50萬兵力全部調動,丁偉可不是坐視不管的。
鷹醬相信也不會坐視不管的,扶持了的獨立軍,決不能輕易的防守啊。
第一天,交火的雙方很有克制力,投入的兵力各有幾百人。
以火炮對轟了一陣,沒有繼續擴大。
沿巡邏的方位,各自修建防御工事,劍拔弩張。
道路兩側,搭建重機槍火力點,封鎖出行的公路。
多山的邊疆區地帶,給了部隊足夠的緩沖環境。
真打起來,廖瞎子不怕。
既有城市建築供他們堅守,也有復雜的山區作為縱深。
大不了拿著武器裝備繼續往山上撤。
繼續去打游擊。
遠東爆發的戰事,迅速上報至了陸軍高層,在這個節骨眼上,滿洲的兵力也出現了大範圍的調動。
通過偵查飛機發現滿洲的邊界,有部隊換防的情況。
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戍邊部隊肯定要定期調整。
偏偏卡在這個節骨眼上,且有裝甲部隊出現。
到底是換防,還是別有所圖。
半島這邊在大舉反攻的時刻,後方不穩,毛熊的遠東地區不穩,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獨立軍的存在早就是一顆毒瘤。
定下的策略是等半島戰事結束,再一波清掃掉他們。
如今半島的局勢相對穩定,毛熊有心處理掉廖瞎子這股勢力了。
問題在于拍板的人,此刻正躺在別墅里。
需要將消息傳遞給他,由他牽頭做出決定。
涉及到十幾萬人部隊調動的事情,正值疑心最重的時候,誰敢下決定?
玉米小夫直呼丁偉是通天代,兩人溝通後的第三天,別墅內便召集了主要的幾個人商議遠東事宜。
此刻的掌權人,正躺在床上,出現了中風的癥狀。
貝利、馬科夫兩人一左一右,守在身邊。
貼著耳朵,听他的吩咐。
足以證明這兩位,是妥妥的左膀右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