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第149章 補陽還五湯?補氣還五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子李大濕 本章︰第149章 補陽還五湯?補氣還五湯!

    看到1101novel.comg黃 ,老王就明白這是什麼方子了。

    方劑中能用那麼多黃 的不多,而剛好用于老爺子當下情況的,就只有一個。

    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

    在這之前曾經說過王清任這個人,晚清名家,中醫解剖學先驅,瘀血大師,很少有醫家像王清任這樣受爭議。

    《醫林改錯》越改越錯不假,但是偏偏不減其名,王清任在眾多醫家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後世醫家的評論是相對客觀的,王清任在解剖理論上有錯誤不足的地方,這是歷史的局限性。

    但是王清任在瘀血理論上的造詣,不說無雙無對,但也可稱一句獨步天下,他憑著一張血府逐瘀湯的方子,一招鮮吃遍天,到現在翻開教科書,中內里面隔幾頁就是一個血府逐瘀湯,肝心脾肺腎系病都有主治方。

    有人統計過,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可以治療八大類疾病,病種多達56個。

    有時候李介賓會想,假如王清任不著書立說,而是把這血府逐瘀湯當做秘方傳下來,那在外人眼里,他的子孫後代靠著這個方子可能也是一個祖傳中醫世家了吧。

    古之醫家胸襟,德行無礙,今人當敬仰。

    如果單純認為王清任就只會個活血化瘀,那你小看王清任了,活血化瘀誰不會呀?

    李介賓方子出完,交給了老王,老王看完之後,又給了那個主治醫師,主治醫師看到後,知道這是補陽還五湯,但是眉頭卻皺起來了。

    黃 、當歸、赤芍、地龍、僵蠶、川芎、紅花、桃仁……三副,水煎服,一日兩次分服。

    方子平平無奇,唯獨這黃 的用量。

    主治醫師有些猶豫,“老爺子血壓現在15090……用那麼大量黃 。”

    “生黃 ,無妨。”

    “怎麼才三副?”

    “先喝三副,沒事兒黃 加量,再喝三副,如果還是沒事兒,黃 繼續加量,再喝三副。”

    這就是很多時候思維的差別,在西醫眼里,你黃 不就是升血壓的藥嗎?

    這就是典型的西醫思維,貼標簽。

    大黃知道嗎?大黃在少量用的時候,會拉稀,但是當大黃用量上去的時候,反而會導致便秘。

    似乎很多中藥都會有雙向調節作用,這個東西還比較新鮮,目前研究的人不多。

    至于黃 ,少量的時候(30g)以下的時候,有升壓作用,但是當用量加上去的時候,反而會降血壓。

    (目前缺乏循證醫學證據,假設有專業人士想嘗試,可以辨證後緩緩加量,並密切觀察。

    本人治療腦梗死恢復患者,黃 用量最大用至140g,患者除晚夜間睡眠變差外,血壓並無明顯波動。)

    “請康復科會診了嗎?”

    “康復科主任已經看過了,說現在已經相對穩定,可以先進行幾樣康復訓練了。”

    “嗯嗯,那就好,康復訓練要跟上,只要病情穩定,盡早,盡快。”

    “好的好的。”

    老王跟李介賓出去了,主治醫師想了想,還是拿著方子去請示主任了。

    這可不比打仗,李雲龍打仗不請示上級是為了獨吞物資,醫院看病請示上級是為了讓上級幫忙背鍋。

    主任是正兒八經的西醫出身,看完方子後,就問了一句話“老爺子舌象怎麼樣?”

    主治想了想,“舌質不算紅,舌苔不算黃。”

    “脈象呢?”

    “脈象無力。”

    “那用吧。”主任說了三個字。

    主治松了口氣,隨後把方子敲上了,急煎,先煎兩副,並且囑托下級大夫,喝完藥後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情況。

    小天看到這情況,有些生氣,居然不信我請的大師,而是信一個小屁孩的。

    他拿出手機搜了一下,黃 。

    看到黃 有升血壓的作用,他就想再嚷嚷幾句,但是這會兒大家都散了,沒人搭理他。

    哼,我就在這兒待著,等到血壓升上來了!看我怎麼收拾他!

    李介賓臨走的時候跟老王說了一下自己今天逃課的事情,委婉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擔憂。

    自己這是事出有因,萬一有人心胸狹窄,抓住自己小辮子不放,非要給自己穿個小鞋兒咋辦?

    對此,老王拍著李介賓的肩膀告訴他,假如真有如此心胸狹窄之人,我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讓他放心。

    對此,旁邊的中年男子也是連連點頭,這都不算個事兒,回頭讓院辦的人給教學辦打個招呼,如此品學兼優的學生,理應嘉獎呀!

    看到有大佬背書,李介賓這才心滿意足的跟著王映驕回學校去了。

    “你給我外公開那麼大量黃 ,真的沒事兒嗎?”

    “王清任原方黃 四兩,這是生黃 ,清補之品,我看你外公舌象脈象,屬氣虛血瘀,該用就用。”

    “補陽還五湯?”

    “是呀,不過說是補陽還五湯,其實就是補氣還五湯。”

    “這倒也是,用了那麼多黃 。不過為什麼叫還五,還十不好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個呀……”

    人中風後,一般是半身不遂,這跟人有兩個大腦半球有關,左邊腦梗癱右邊,右邊腦梗癱左邊。

    古人發現了這種現象,所以描述為半身不遂、偏癱。

    王清任認為,人體陽氣有十分,那麼半身不遂,就是有半身無氣,半身無氣不能推動經絡氣血運行,造成半身萎廢不用,偏癱,半身不遂。

    所以通過這個方子,益氣活血,恢復半身元氣,那就是還了五分元氣,這就是還五。

    補陽還五湯,不過這里的陽氣,其實還是氣虛。

    而且還有更有意思的,當代名醫岳美中先生認為,這個方子,對于右半身的癱瘓效果更好,左邊就差一點。

    這里牽扯到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之前說過,腦卒中後,兩周內是急性進展期,這個過程中,哪怕一直積極治療,病情依舊有可能持續惡化。

    然後就是半年內,這叫中風恢復期,西醫叫腦梗死恢復期或者腦出血恢復期,都是一個意思。

    半年之後,是後遺癥期。

    注意!劃重點!

    恢復期有後遺癥,但與後遺癥期不是一個概念。

    半年內的恢復期,是中風病人最寶貴的時機,真的過了半年到了後遺癥期,縱然黃帝復生,仲景再世,除非能逆生三重,不然再好的藥,再好的治療,再好的康復,也沒什麼用處了。

    所以,最重要的一點,中風後病情穩定下來後,盡早用針藥,盡早康復訓練,能恢復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就多恢復一些。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家屬護理難度。

    喜歡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方便以後閱讀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49章 補陽還五湯?補氣還五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第149章 補陽還五湯?補氣還五湯!並對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