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業內大牛,也發了類似的評語。
“如果這本著作誕生在一百年後,它或許是一份詳盡星圖的一部分。”
“如果它誕生在一千後,或許它會是一本優秀的旅游指南。”
“但很遺憾,它誕生在這個時代。”
“相比于著作中記錄的那一千個世界,書中記錄下來的一些計算方法和思維方式可能更有價值。”
“不過,這並不影響,這依舊是卓越乃至偉大的天文學作品,哪怕僅憑其中記錄的計算方法。”
“就是……可能它的銷量並不會太高。”
雖然記錄了一千個觀測到行星系的各類情況,
但整本著作,遠不止一千頁。
整本書上中下三冊,每冊都超過千頁。
名副其實的大部頭。
雖然這本著作的實際價值存在疑慮,
但業內大多數研究者都對這本著作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除了其中詳盡的數據,涉及到各類計算方法公認的,給了天文學領域中天體物理,宇宙學的研究極大的啟發。
不過,一些業內大牛對這本書銷量的悲觀判斷,倒是出現了一些偏差。
在這本著作發售後,差不多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醞釀過後,
在華國乃至更多國家的大學內,天文學領域的教授,自發的,熱情的對每屆天文學專業學生的推薦下,
每屆天文學專業的學生,幾乎都快人手一本了。
甚至因為網絡上的小範圍傳播,還讓一些對天文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員,也選擇購買了這本書。
一年下來,這本天文學著作,也算是賣出了數千本。
雖然購買它的人,有相當一部分,都理解不了其中的學術內容,
只是將這本天文學著作,記錄了一些沒看過世界的圖畫書看。
甚至,一些人買它干脆就是因為它夠重夠厚,買回家放在書架上吃灰。
差點沒被一些看星座的人,拿來當算命的參考書用。
但,作為一本比較晦澀的學術著作,這樣的銷量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
這本天文學著作的影響的持續積累,
帶來的最大改變,
就是讓莫道的職稱,調整到二級教授。
對于莫道人生中的其他部分,倒是沒有啥影響。
依舊是大多數時候都相對懶散而平淡的度過。
除了對著天文望遠鏡看星星,也就是陪著秦懷詩姑娘,在閑暇時,去更多地方走走看看。
這一世,
沒有莫道影響和干涉的情況下,
秦懷詩依舊是做著生物領域的研究工作,
追逐著她的人生目標。
而對于莫道這一世天文學的選擇,她也像是此前諸多世一樣,未曾反對過。
她尊重莫道和信任莫道的選擇。
……
35年。
莫道41歲。
這一世,似乎沒有做什麼,莫道就這麼慢悠悠走到了人生的中年。
這天,
這一世的研究生導師,
也是首都大學天文學專業的主任余教授,
將莫道叫去,進行了一次閑聊。
“……莫道,我是要準備退休了。”
似乎是終于要放下持續一輩子的工作,余教授相比往日,整個人像是一下放松了許多,
按住莫道,親自給莫道倒了杯茶水,
在莫道接過去過後,還伸手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抓了兩把瓜子出來,
就放在這辦公桌上,爺倆一起一邊吃,一邊閑聊。
看著這一幕,
倒是能和莫道腦海中許多畫面對上,
哲學系的羊教授,還洪教授等人,
只不過這一世,這些人倒是和莫道並不相識。
“學校還想讓我再返聘幾年,不過算了吧,我實在是干不動了。”
余教授比莫道大三十歲,今年七十出頭,
笑呵呵著,余教授再同莫道說著話,
不過說著說著,又停頓了一陣,望著莫道像是在想什麼,
“……莫道,我知道你在天文學領域,天體物理領域是很有天賦的。”
“當然,或許,你在其他領域,說不定能夠做出更加偉大的成就……”
“你以後要是在天文領域做出什麼優秀的成績,記得通知我一聲啊,要是我死了,記得燒給我看看。”
說著說著,余教授神情倒是在灑脫了許多,
笑了笑過後,神情再一正。
“莫道,我希望你在我之後,能夠接手天文學專業的工作。要是嫌什麼麻煩,你就分給他們去做,不過咱們首都大學的天文學專業還是需要一個領頭人的。”
莫道看著余教授,停頓了一陣過後,點了點頭。
然後,比較突兀的,提起了另一個話題。
“余教授,我準備修建一個更大規模的光學天文望遠鏡。你要不要來幫我?”
這對于莫道來說,也完全是臨時起意,
不過這一世本來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目標,自然是想做什麼做什麼。
听著莫道的話,余教授有些欲言又止,
對于莫道先前那個大型光學望遠鏡,他是知道的。
修建這個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資金來源,他也沒去問。
不過這時候,莫道提到修建一個更大規模的天文望遠鏡,余教授還是忍不住說道,
“……莫道,我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錢。不過你應該是很清楚的,投在天文研究上的錢,基本是得不到什麼實際利益上的回報的。”
可以說,莫道要是花費一筆巨額資金修建起這個超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
唯一能夠得到的金錢上的收益,可能就是把這台天文望遠鏡租借給其他天文研究機構的出租收益。
對比起修建需要的錢,顯然是不太對等的。
“我知道。”
莫道點了點頭。
余教授望著莫道,一時半會都再說不出話來,
老實講,他對于莫道這個提議,的確很心動。
一個天文學者,對于一個更加先進的天文觀測設備,實在是沒有什麼抵抗力。
而莫道還邀請他,加入這個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
這樣一個設備,從收益來說,是虧得。
但對于天文學研究來說,作用是巨大的。
余教授這個七十歲出頭的老教授,這時候都忍不住撓了撓頭。
“莫道……錢夠嗎?說起來我這些年也還是有點積蓄的,就是可能杯水車薪。”
余教授還是忍不住說道。
“簡單算了一下,應該是夠了。”
莫道笑著,應了聲。
余教授听著莫道的話,倒是沒笑,
有些認真的說道,
“……那我代表所有現在和未來搞天文研究的人,都謝謝你。”
……
最終,
這台超大型光學望遠鏡的投資,
被確定了在80億上下。
口徑被確定在36米。
選址經過多番討論,最終被確定在華國西北部的一座高山上。
有大量的天文學者以及技術工程人員,參與了這台超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設計論證工作。
這一世,
雖然莫道沒有刻意追求什麼目標,
但對于這個世界,依舊留下了一些東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