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惑道惡善輪回 !
欠風者自以風來還。
莫說那大風起兮雲飛揚,單看那風高江一色,風起月多痕。
風之妙與景相融,與情共生。情過處,自有妙法相隨,簡易的御風術法于此相映而生,坐于其上,自可盡情遨游風之國度。
有風自有火,火生處,又有那火兔並生,有火蛇吞吐,火焰以魔術色彩于此展現,于水中灼燒之冷火,與火之異獸嬉戲之俏火.
有些五行元素單獨存在,有些共同並生,異獸,甚至法器亦以此為發散,樂園是游樂園,而非修者學習所,于此多是讓人充滿歡樂處。
昵秋和凝瑤現在在一個萬花筒之處,以此可觀星辰,可察生物之態。
只是與青寰陣法之身臨其境終是有極大之差距,然其樂趣則更多,你可以于此調整鏡面,看到一幅幅光彩構成的故事畫面,等等樂趣處又非青寰陣法之能比。
倆人騎著獨角獸,又看著異獸蛋之孵化,組合著色彩,演化著水火等變化,調配著彩虹,嬉鬧著翎天雀,一時好不快哉。
臨近著傍晚,娛樂項目亦沒玩到一半,燈火晚會將要展開,將有仙子曼舞,水火連天,風起雲卷,異獸巡天。
好景常在,明日將別,依依不舍間,倆人終是離了游樂園。
樂園有樂園之妙,寂靜有寂靜之境。此時人腦海之清明往勝平時,倆人邊走在曠野平路上,又走在玉水城繁華奇妙處,一路游覽,一路閑談。
閑談著生活微小處,喜樂玩鬧時。有烹飪,有抓魚,有修煉,也有第一次御劍時跌下的糗樣。
“哈哈哈。”
“哈哈哈。”
倆人聊著笑著。
此時,行至曠野,前方綠水環繞,好似又回到初識之靈溪河。漫天星光皆作伴,盈盈綠野可為朋。
“我們搭個帳篷吧。”凝瑤見此亦是想起相識場景言由心出道。
昵秋聞此亦是張開雙臂,擁抱滿天星辰道︰“好啊。”
凝瑤熟練的拿出那個金屬圓球,置于地上自然而然變成一個可供倆人居住的帳篷,帳篷中心處獨留窗口,周邊更是透明,以供星光撒下。
星落時,凝瑤恢復了自身小孩模樣,躺在帳篷里的人兒好似又回到了以往,那時昵秋還是小泥球。
寂靜時,總有些事會于腦海回響,凝瑤本就聰慧,雖未接觸錢財交際之事,此時亦已明了,是以看向昵秋道︰“小泥球,你可是損失了不少一筆錢財啊。”
“哈。”昵秋笑著亦是看向凝瑤︰“此事超出我預料,青寰是青寰,昵秋只是昵秋,再說我還未成年呢。”
昵秋說到最後一句哈哈笑著。
“你小子。”凝瑤先是點著昵秋腦瓜,又被昵秋最後一句逗笑了,哈哈笑著,道︰“照你這麼算,我還是小孩呢。”凝瑤說著亦是笑得更歡樂了些。
“嗯,十一歲的小屁孩。”昵秋亦是笑著道。然後毫不意外的挨了個腦瓜崩。
敲完昵秋腦瓜,凝瑤亦是倒是難得夸贊起昵秋︰“今日之失亦是來日之得,修者之途由其是你們青寰更重心性,你知道自己此時能力在哪,所求又在何方,由其還知道自己未成年,這倒是讓我更安心了。”
昵秋對此卻是搖著頭,看著凝瑤疑惑的小臉道︰“滿院春光,未及此時星光入懷美。”
“莫要十全十美。”凝瑤聞言亦是心靈際會道。
“嗯。”昵秋點頭,人無完人,缺之憾不足心之退而已。
暢談之後,倆人安然而睡。
晨起,凝瑤拉著昵秋做了個易容,自己變幻了樣貌,找了個攤販處,付下攤位費,倆個人擺著張桌子,在上面開始販賣靈丹。
只是裝裹靈丹的瓶子並未標明青寰,標明的價格更是遠超于同級丹藥。
青寰上品丹藥品質甚至超出玉水星極品丹藥品質,本地極品丹藥與上品丹藥相差至少十倍。
昵秋凝瑤不懂定價,又不願打亂本土市場,比對丹藥在兩方價格後,標明為上品丹藥卻定了個八倍于本地上品丹藥的價格。
然後一上午過去,只有寥寥之人好奇問價後便搖頭退去了,倆人遺憾收場。
好在下午時分賣出去一粒丹藥,讓倆人高興半天,是以收了攤販,拿著一粒丹藥售賣之財共享了一頓美餐。
多日後,那人又來尋此攤販,竟多日無果,只得搖頭退去留下遺憾。
此時,倆人飽餐完畢,昵秋將所買丹藥遞給凝瑤,讓凝瑤找其家祖商議,雖未見其人,但昵秋對凝瑤背後老祖亦是有種極為信任的感覺,或者說是一種修者的直覺。
傳送陣,昵秋與凝瑤道別後,正好有人邀請一起組團傳送至武陽省。
臨近春節,多有一二境修者回去,是以很快,幾人便組隊成功,一起傳送至武陽省。
出了武陽省傳送陣,很快便能看到那個鵲台樓,當年上小班時,村莊人曾一起于光幕看過,此時雖未布置完畢,仙女登台,可節氣的氣氛已能看出。
街上很多采購處,昵秋亦是買了些禮物,準備帶回去給諸位好友。
從武陽省至堯家村並無傳送陣可用,武陽省有傳送陣還是因為周邊有修者門派才會因此建立,一般靈月人城池周邊若無修者門派,則更難一見傳送陣。
出了城門,御起重劍,飛行于天,昵秋通過玉牌地圖指引,自動朝堯家村行去。
一路風聲呼嘯,元氣防護罩自動引導狂風氣流,縱情于雲海之間,與燕雀共舞好不快活。
帶著一絲近家的心切,幾百里路程數小時便已踏盡。
臨近傍晚時分,御劍接近之時,堯家村由螞蟻大小逐漸變成小羊大小,再變成海鯨一般大小。
最後臨近之時,那個熟悉的地方和你終于展現了它本來的面貌。
昵秋亦是于臨近之地收了重劍,不再御劍飛天,改為腳力行路。
此時,上學的孩童或是青年尚未放寒假,而莊里大部分人壯年或在地里勞動,或是于村鎮省城忙碌,村里的人兒反倒不多,只有少數的大人和還未上學的孩子。
與莊里熟知之長輩打過招呼,了解到父母現在皆在鎮子做些生意,還是回了趟家,再去鎮中去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