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坐了幾天火車,終于晚上的時候到家了,親人見面自有一番熱鬧。
李母沒想到女兒這一走出去了這麼多天,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來了一個女孩子。
當李母知道這孩子家也是烈士,家里還被欺負的時候,李母說不出什麼話了。
李母知道他們路上吃不好,趕緊給他們做點飯吃。
李向南跟在後面,听李母絮絮叨叨的說這些日子發生的事。
李母說崔成剛在他們走之後,第七天這人就來了。
他收到二嫂韓桂梅的信就動身了。
這人來是要雇他干活的。
李母也知道,是打算讓他去飯店干活。
可是現在飯店還沒有開起來。
這人來了也不能把人攆出去。再說,崔成剛還和她兒子是戰友。
家里不能多一個人吃白飯,人家來了是要干活的,也要給人家工錢啊。
給人家工錢就要給人家事情做。
李母想著,崔成剛這樣的是家里的壯勞力。估計全家都等著他掙錢了。
讓人家待著也不是個事兒。
李母一時間左思右想的。
李母就問他會做什麼?
崔成剛說自己會做飯,還有一把力氣,也會一點木匠活。
向南已經讓人把店鋪收拾出來了,可這里面空蕩蕩的。
要是在這里賣貨的話,最起碼要在這里做飯吃飯。
李母就問崔成剛能不能做桌椅板凳什麼的。
崔成剛說沒問題。
李母就讓他先做著木匠活。
她知道李向南那時候是許諾,一個月40塊的工錢,給他提供住的地方。
可是向南不在家,李母給不起這麼高的工錢。
在向南沒回來之前,每天給他6毛錢的工錢,另外供他三頓飯。剩下的事情等向南回來再說。
要不然他一個人也沒有鍋碗瓢盆的,他怎麼吃飯!
因為李向南沒在家,崔成剛的心里是很惶恐的,因為他兜里沒錢了。
還真不知道,在李向南沒回來之前該怎麼辦。
其實只要供飯吃,沒有工錢他都願意。
李母搬家的時候,李向南讓她少帶東西。
她哪里舍得啊!
家里的東西她帶來了不少。
李向南的親爹在的時候還真會做點木匠活。
家里有刨子、鑿子、鋸子這樣的工具。李母全都帶著了。
李大伯帶著崔成剛去買了木料,就在鋪子里干起了木工活。
崔成剛先做的是四腿的木板凳。
很快做好幾個木板凳,擺在門口刷油漆。
路過的人看見板凳了,就問這板凳賣不賣?
這事崔成剛要問李母。
李母讓他做板凳,本來就是因為李向南沒回來,她給他找事做。
有人來問當然賣呀。
李母在集上賣腐乳,雖然見過賣這些木頭家什的,多少錢她也知道個大概。
就賣一樣的價格。
這木頭板凳看著做的很結實,又刷的油漆挺不錯的。
集市上的多數沒刷油漆。
所以崔成剛做的凳子就都賣出去了。
李母干脆就讓他先做小物件賣。
比如四腿凳子,四腿矮凳子,椅子,小椅子。剩下的下腳料還能做一些 面杖啊,耙子之類的東西。
木料、工具,還有房子都是李母的。
崔成剛是她雇的。賣凳子椅子的錢,自然是李母收著的。
“唉呀,當時我想著,一天6毛錢的工錢我還是給得起的。
誰能想到還能賣錢啊!
我就想著咱們那時候做假領子,你給大家伙算錢的方法。
做成一道工序要給多少錢。
所以除了給崔成剛工錢,賣出一個大凳子椅子的,我給他三毛錢,小凳子小椅子是兩毛錢。
面杖5分錢。
要是能買兩個凳子,我就讓他送人家一小袋子刨花子。
刨花子點火可好使了。
刨花子,就是 木頭削 ,把木頭削成一片一片的 就叫刨花子。)
現在基本上他做多少東西賣多少。
他除了工資,每天還能掙個一塊多。
他這一個月掙六十塊錢沒問題,他可高興了。
他說,在這里有吃有住的,錢全都能剩下。
他也是個顧家的。
這一天去掉木料錢,再去掉給他崔成剛的工錢,娘算了,還能剩下四五塊錢。
向南,你說我咋覺得這像剝削呢?”
李向南看著這樣生動又懂得變通的李母,和當初的那個愁苦婦人簡直是判若兩人。
“娘,這可不算剝削。
做活的工具,還有原材料都是你花錢的。尤其是房子。
崔成剛自己根本就沒有本錢來做這個。
你說是不是?”李向南知道李母就在等她的肯定。
要不然她不踏實。
“向南,你是不知道啊!
現在三嬸可能耐了呢!她開始賣衣服了!”二嫂一邊幫著做飯,一邊說話。
段培軍把李向南發過來的貨全部接回來了。
李母打開看了,里面的衣服是真好看。
衣服樣式多,價格是多少,每包貨物里是多少件?李向南都寫的清清楚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母有點看不懂,但向北能啊。
她就想這麼好看的衣服肯定好賣。
“娘,那你是怎麼定價的呀?”李向南真沒想到李母自己就開始賣衣服了。
“我去百貨商店看了!
現在路邊上也有賣衣服的。
我就看人家差不多質量的衣服賣多少錢,那我就賣多少錢。
我就擺在咱們家的房子前面了!
收攤的時候我可以直接放在那兒,也不用帶回來。
買衣服的人多的時候,催成剛還能幫我看著點。
我還踫上耍無賴,想佔便宜的人了。
崔成剛拿著鑿子站在那里,挺唬人的。就沒人敢鬧事兒了!”當著佷媳婦的面,李母不好說,自己掙多少錢。
她都有點憋的難受了。
根據百貨商店的價格,她有的衣服比進價翻倍還多。
每天他都能賣上個二三十件。
想想掙的那些錢,她心里火熱火熱的。
李母︰“你大伯娘看我天天起早貪黑的辛苦,現在天天中午和晚上我在你大伯娘家搭伙。”
李向南听了這話就看向小峰和向北。
這倆孩子很勤快啊,應該能做飯。
“你別看他倆了。
尤其是向北,那就是個財迷!
這倆孩子在你娘旁邊也支了個攤兒,他倆也賣衣服了!
還有那幾個也幫忙了!”大伯娘嘴里的那幾個孩子,是指大哥和二哥家的孩子。
李向北和李遠河十五六歲的年紀,家里又吃的好。要是不說年紀的話,真像十八九的大小伙子。
他們出去賣貨人真能把他們當大人看。
“這六個孩子,支起的攤子比我的都大。
賣的貨也比我多!
也是因為有崔成剛幫忙看著,就沒受欺負。
我讓這幾個孩子給崔成剛買了點水果,這多多少少的是點心意。”李母說到這兒的時候,她心里美的很。
向北每賣出一件衣服,她給向北兩塊錢。
向北讓家里的幾個孩子幫著買衣服,每賣出一件他給五毛錢。
給小峰是八毛。
誰叫小峰是親佷子呢。
他們的攤子上每天能賣四五十件。
向北天天晚上算錢的時候,樂的都見牙不見眼的。
就這樣,向北還能給她做飯嗎?
這些話,李母打算待一會兒和向南說。
家里人熱熱鬧鬧的說話。
“三姑,我可能耐了,我都能掙錢了!”小峰扒著李向南不撒手。
“我也能!我也能干活!”二毛眼巴巴的拽著李向南的衣角。
李向南摸了摸二毛的腦袋︰“你能干什麼呀?一個三寸丁!”
“我剪線頭!”二毛拍著胸脯,好像自己做了很了不起的事似的。
“衣服上有的有線頭擺上不好看。二毛就剪線頭,這孩子干的可好了。
大毛 也過來幫忙了,他白天在這里幫著熨衣服。
我看人家商店里賣的衣服都沒有褶子。
不用每件都熨燙。擺樣子的總要掛幾件板正的。
那每天也要熨燙二三十件!
熨燙一件給孩子5分錢。”要是李母以前肯定舍不得讓別人干這活,她不管多累都得會自己干的。
她現在一方面是自己輕快,一方面也是給大毛點事情做,讓孩子掙點學費錢。
喜歡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意外之財讓我富的流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