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

104.第 104 章 你身體可好?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金玉滿庭 本章︰104.第 104 章 你身體可好?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 !

    張九齡。

    李林甫看著手中奏折上那幾行熟悉的字跡, 神色晦暗。

    李林甫兼任吏部尚書,外放官員要到長安述職的奏章都要經過他的審查,昨日, 李林甫正漫不經心審批今歲太守入長安述職的奏折,結果卻看到了張九齡的名字。

    看到這個名字的瞬間, 李林甫就知道他的心亂了。

    將其他太守的入京述職請求一一批準, 唯有張九齡這本奏章被李林甫挑了出來, 從吏部揣回了右相府。

    李林甫沒有理由不同意張九齡的述職請求,荊州是大唐最重要的幾州之一, 按理說,荊州刺史應當一兩年就要面見聖人一次述職,可張九齡已經整整五年沒有見過聖人了。

    按照規矩,李林甫非但不能阻撓張九齡面見聖人,還應當在三年前就行使宰相監察百官的權力催促張九齡到長安述職。

    可出于世人皆知的原因,李林甫一直沒有催促過張九齡述職。

    “張九齡啊, 你怎麼還不老死呢”李林甫自言自語。

    李林甫恨很多人,他恨太子, 恨政敵, 可他很少有懼怕的人, 整個大唐, 李林甫只怕一個半人,聖人是一個, 張九齡算半個。

    為什麼只算半個因為李林甫又恨又怕, 可他敢對張九齡動手, 要是有合適的機會,李林甫也願意弄死張九齡。

    只是張九齡這個人太耿直,他什麼都不怕, 既不怕死,也不怕被貶,無欲則剛,偏偏還在聖人心里有一定的分量,李林甫也拿他沒辦法,只能眼不見為淨。

    可現在張九齡要回來了。李林甫是右相,天下錢糧都要經過他的手,李林甫自然知道張九齡將荊州治理得多好,這幾年的國庫若不是有荊州稅賦撐著,早就虧空了,這個政績足夠支撐張九齡成為六部尚書了。

    李林甫揣測著倘若張九齡服軟,陛下會不會將他留在長安。

    過了許久,李林甫雙手交叉按在了奏折上,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覺得陛下不會讓張九齡留在長安,陛下看見張九齡,一定會想起李瑛三人。一日殺三子,這是陛下的污點,自己和陛下是同黨,所以陛下看到自己不會有什麼感受,可張九齡就不一樣了。

    張九齡當初鐵了心要保李瑛,結果沒保住還把自己折了進去,這是陛下的對家。可事後陛下殺完兒子後悔了,張九齡就成了那個“證據”,提醒陛下他做錯了的證據。

    可陛下是天子,是帝王,帝王怎麼會做錯呢

    所以他斷定陛下或許會給張九齡升官,但是絕對不會讓張九齡回到長安,張九齡就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再提醒陛下做錯了的證據,太礙眼了。

    李林甫施施然站起身,理了理衣袍,將奏章揣入了袖中,又將這封奏章塞回那一摞各地太守請求回長安述職的奏折堆中,吩咐屬官將這些奏折呈給聖人過目。

    李隆基看到熟悉的筆跡後也是沉默了片刻,長嘆了一聲,拿起朱筆批了一個“準”字。

    二月中旬,春風拂過楊柳,將剛冒芽的柳葉剪成了翠綠的條,春日的長安散發著蓬勃的生命力,三三兩兩的行人笑鬧著去郊外小山上踏青。

    張九齡回到了他闊別五年的長安城。

    他離開長安的時候落寞極了,只有一人一馬一書童,如今再回到長安,張九齡依然只是一人一馬一書童,可心境卻截然不同了。

    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張九齡認為自己這輩子的努力已經化為烏有,再沒有什麼期盼。

    可看著如今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的荊州和在他的輔佐下越發茁壯的小明主,張九齡已經釋懷了。

    如今的張九齡認為自己是姜尚是百里奚,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李長安沒有來迎接張九齡,在外人看來李長安和張九齡的關系只是認識,還沒有好到能夠為張九齡接風的程度。

    為張九齡接風的人是賀知章,賀知章一早就來到了長安城門外,樂呵呵地等著自己的老友。

    “你啊,這幾年一點消息都沒有。”賀知章拍拍張九齡的肩膀小聲抱怨著。

    “要不是為了壽安公主,恐怕我這糟老頭子這輩子都收不到你張九齡的信了。”

    張九齡撇了賀知章一眼“我這些年你又不是不知道李林甫心眼小著呢,你來為我接風,小心他日後找你麻煩。”

    賀知章樂呵呵揮手“無礙,陛下已經允了我告老還鄉,下個月我就要離開長安回老家去嘍。”

    “這麼著急”張九齡詫異看了賀知章一眼。

    賀知章捋了把胡須,感慨道“風雨欲起,我年紀大了,不想再摻和這些事情了。”

    “看來這個太子依舊不合陛下的心意。”張九齡譏諷道。

    “慎言。”賀知章看了看左右,二人說話聲音很小,可如今是在城門附近,人多耳雜,說不準就落入了有心人耳中。

    張九齡淡淡道“你我都到了這個年紀了難道還貪生怕死嗎”

    “你比我尚且小近二十歲。”賀知章樂呵呵道,“從你嘴里說出來倒像是你我同輩一樣。”

    兩人肩並肩走入城門,走在大街上,也不提回府,就這麼牽著瘦馬在街上悠然慢走著,談論著這些年的生活,倒也自在。

    城門上,李林甫盯著張九齡的背影,目露嫉恨。

    他明明是失敗者,憑什麼還敢是這麼一副平靜的模樣。被貶出長安、五年都見不到聖人的張九齡應該失魂落魄,滿肚子哀怨才對

    “右相。”身側的裨將輕聲呼喚了李林甫一聲,李林甫才移開目光,

    “小將每日都親自巡邏,絕不會”裨將滿臉討好地站在李林甫身後,點頭哈腰。

    盡管他不知道為何日理萬機的右相今日一早會來巡查城牆,來了以後卻只是在城門這一片巡查,瞧著不像是巡查倒像是等什麼人一樣可這是個難得抱大腿的好機會,裨將不想錯過。

    李林甫瞧著裨將恭敬討好的模樣,心中的怒氣才消散了。

    不管如何,現在的宰相是他,天下人趨之若鶩想要討好的對象也是他,他應當有宰相風度一些,何必跟張九齡這個失敗者計較呢。

    “嗯。”李林甫鼻子哼了一聲,淡淡看了這個裨將兩眼,“你倒是不錯,你叫什麼名字”

    裨將點頭哈腰“小將名叫楊釗,是章仇兼瓊將軍手下”

    李林甫听到章仇兼瓊這個名字後皺了皺眉,暗自打消了提拔楊釗的打算,章仇兼瓊是劍南節度使,與他一向不睦。

    賀知章帶著張九齡來到興慶宮外的街上,給張九齡介紹興慶宮。

    “開元二十六年以後,陛下就很少去大明宮了,而是常住興慶宮。”賀知章道。

    張九齡看著哪怕隔著一條街也能肉眼看出奢華的兩座高樓,眉頭緊蹙。

    “這是勤政務本樓和花萼相輝樓”

    賀知章太了解張九齡了,他一听張九齡的語氣就知道張九齡想說什麼。

    “這幾年新修了兩回,跟前些年是不太一樣了。”賀知章道。

    “我看不只是新修了這兩座樓吧。”張九齡漫不經心,“我離開長安的時候興慶宮還沒有如今四分之一大。”

    “你到了聖人面前可別說這話。”賀知章嘆了口氣。

    心里卻不抱多少希望,張九齡要是不直言犯上那就不是張九齡了。

    “我知道。”

    張九齡卻淡淡應了一聲,惹得賀知章盯著張九齡看了又看。

    難道在外做了五年的地方官員,自己這位臭脾氣的老友還真改了性子不成

    第二日一早,張九齡就穿著一身紫袍,腰系金玉帶進興慶宮面見李隆基。

    “張太守,陛下傳你覲見。”

    出來通傳的宦官卻是高力士,高力士看著張九齡,語氣溫和了幾分。

    “數年未見,高將軍風采依舊。”張九齡邊往殿內走邊溫聲和高力士攀談。

    張九齡對高力士的印象不錯,高力士雖說是宦官卻也稱得上一句忠臣,當初廢太子之事高力士也不贊同廢太子,若是他也摻和進來,恐怕廢太子的時間還會再提前兩年。

    甚至一年後張九齡在荊州時听說新太子是忠王李亨時都詫異了一下,听到是高力士舉薦的李亨張九齡更加詫異。

    畢竟從關系上來說,出身武三思府上的高力士和壽王應當更加親近。

    說話間已經走到了大殿門口,高力士忽然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湊到張九齡耳邊“勿提太子。”

    張九齡一時間竟有些哭笑不得。

    怎麼人人都覺得他會頂撞李隆基啊昨天賀知章讓他別提建宮殿,今日高力士又讓他不要提太子天地良心,他這次回長安真沒打算懟李隆基。

    走入殿內,張九齡也看到了端坐于首座上的天子李隆基,按照規矩行禮後,李隆基便給張九齡賜了座。

    張九齡就開始稟告自己這五年在荊州所做的事情和荊州目前的情況。

    新修水利防範洪災,推廣新糧種新技術,興辦學堂修橋鋪路張九齡還專門提了裴素裴芸,打算為她們請功。

    李隆基听著張九齡稟告政務,偶爾也會出聲詢問張九齡,張九齡則一一回答。

    恍惚間,李隆基覺得自己仿佛年輕了十歲一樣,又回到了張九齡做宰相的時候,那時候他和張九齡也是如此,一人稟告,一人詢問。

    君臣相得。

    過了兩個時辰,張九齡才終于述完職。

    一時間殿內又安靜了下來。

    李隆基看著張九齡,心想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就算今日張九齡說什麼頂撞之言,他也不與張九齡計較了。

    過了許久,張九齡才緩緩開口。

    “陛下身體可還安康”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方便以後閱讀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104.第 104 章 你身體可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104.第 104 章 你身體可好?並對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