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掌櫃的聲音更低了,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他臉上的表情更加痛苦,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嘴角也緊緊地抿著,似乎在壓抑著內心的不滿和肉疼。
內心卻在想︰“就這麼些老百姓,能買上多少糧,破天了也就那麼幾十斤吧。”
平順村的兩眼放光,且不說貢山縣的糧食比其他便宜許多,能一口氣補充多些糧食,也能早日安頓下來,不用餓肚子了!
“掌櫃的大氣!”
誰知崔村長從一旁走了過來,對著掌櫃拱手作揖,“小老兒是他們的村長,是俺們村子的妄言誤會了。”
圍觀的居民們見狀,紛紛鼓起了掌。
王老太率先開口︰“掌櫃,您這人真講信用,說到做到,我們服了!”她豎起大拇指,臉上滿是贊許。
旁邊一位年輕小伙子也跟著說道︰“就是就是,這麼大手筆,這倆糧鋪最後還是兌現了承諾,挺有擔當的!”
其他百姓也紛紛附和︰“掌櫃,您這人做事靠譜,以後糧價給地道了,俺們也多多支持支持!”“對呀,有您這樣的掌櫃也是我們福氣!”
崔七七憋笑到咬緊牙根,崔村長也真不愧是老油條,給掌櫃的架子搭起來,整那麼高,為了聲譽定會妥善安置,面子給得足足的。
掌櫃听到這些話,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雖然肉疼,但能得到居民們的認可,也讓他覺得值了。
他擺了擺手,謙虛地說︰“大家過獎了,能為百姓做點事,也是應該的。以後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我一定盡力!”
圍觀的居民們听了,更是交口稱贊,現場氣氛一下子變得熱鬧又融洽。
“那我真要開口了?”崔村長得逞一問。
掌櫃已飄飄然︰“我堂堂一方大糧鋪掌櫃,豈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崔村長懷里掏出了記事簿,笑眯眯地說道︰“那這麼俺們村子里可就叨擾了!村里娃娃們等著買糧回去下鍋呢。”
掌櫃的大手一揮,已經被捧得飄飄然,豪氣萬丈說道︰“都滿足你們,我們鄉里鄉親的都作證了!”
周圍的村民看著這一幕,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忍不住偷笑。
崔村子輕輕嗓子,像說快板一樣有節奏,且不帶停歇地念出,村子里各家各戶采購糧食數量︰“劉老漢家所需︰糙米半擔,面麥半擔,豆子六分擔;”
“方壽福一家︰糙米三分擔,面麥七分擔,豆子半擔;”
“楊三一家︰糙米四分擔,面麥六分擔,豆子半擔;”
……
“汪大夫跟李大震,每戶也都要︰精米一擔,陳米二分擔,面麥要個半擔,草料也備得足足的。崔二家還養了奶娃娃,也要半擔精米……”
掌櫃的緩緩地抬起手臂,動作僵硬得像石人,想打斷又不好打斷。
旁邊的人驚訝不已︰“這采買的快抵得上三百號人吃食了!這進城來開銷得多大?”
“劉老漢,養了羊還需要要喂羊,李老頭家里有牛要養,所以豆子需求多了些。”
崔村長深呼了一口氣,差點念岔氣兒了︰
“總的就是精米兩擔半,糙米十一擔,面麥十擔半,豆子十五擔……掌櫃的您算算大概讓利2成咱們要給多少銀子。”
崔村長再下一猛藥,掌櫃的嘴唇微微顫抖,一咬牙一閉眼,十分抗拒,卻又不得不答應。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卻無法驅散他臉上的陰霾︰“小二,裝車!老張,給他們好好算算吧!”
掌櫃的目光空洞地望向天空,老天讓他逃避不了。
人不可貌相,貌相則空倉。
片刻後,他猛地扭頭拂袖而去,留下賬房張先生愣在原地,只听到他那沉重的腳步聲漸漸遠去。
“這就動起來吧!”
平順村眾人幫著小二們,把糧食分好,然後用著稱一個個稱糧食,這關乎著村子後頭的逃荒路。
張賬房站在櫃台長桌前,手中拿著一串算盤,隨著算盤珠子的快速撥動,算盤發出陣陣清脆的“霹靂吧啦”聲淹沒在搬糧食的紛亂聲中。
劉老漢一直站在稱豆子那邊,捏著豆子的飽滿度,指揮著小二︰“這個豆子不成!都是癟豆,俺們要新豆,可不能糊弄呢!”
張賬房面前堆滿了各家各戶的清單,紙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所需的糧食。
眉頭緊鎖,口中念念有詞,手指如飛,將每一筆賬目計算得清清楚楚。
“精米︰2擔半,也就半車,讓利兩成,三兩一車,算您一兩半。
糙米︰11擔,能裝4車,讓利兩成,一兩八錢一車,誠惠六兩二錢。
面麥︰10擔,能裝2車,讓利兩成,二兩一車,要個四兩銀子。
豆子︰15擔,能裝3車,讓利兩成,一兩一車,要個三兩銀子。”
“合計9車糧食,十四兩七錢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