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二oo二!
回到學校,也不管現在是悠閑的假期時光,洪星羅又埋頭開始學習。
榜樣的力量,在不思進取者身上,沒有半點效果。
教室里只有洪星羅跟陸靜媛二人。
小圓圈這個跟屁蟲,當然不是為了學習,跟班長在一起才是她的主要目的,學習不過是順便為之。
有洪星羅帶領著她,陸靜媛漸漸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做習題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二人先是照例打鬧一陣,對于奧數書里夾帶的書信,他們很默契,誰也沒有提及。
陸靜媛的嬰兒肥,跟以前一樣,時不時就會被洪星羅故意捏一捏。
有時候,陸靜媛做錯習題,洪星羅還會故意懲罰打手心。
悠閑的時光,過得極快,直到張吉跑來告訴洪星羅圖書館的消息,二人學習才結束。
洪星羅早就叮囑過張吉他們幾人,誰要是發現圖書館開門,就要第一時間跑來告訴他。
听到這個消息,洪星羅小小的身體一震,感覺第一桶金在向自己招手。
當即,帶著跟屁蟲,一起走向圖書室。
一路匆匆來到小矮樓,一樓醫務室,房門大開,洪星羅急不可耐,拾級而上,二樓圖書室同樣房門大開。
圖書室內,一個短發阿姨戴著一副老花鏡,正在認真看書。
洪星羅夠頭望去,是一本講穴位的醫書,紙張泛黃,想來有些年頭。
這應該就是圖書館兼醫務室的管理者——佟英老師。
洪星羅微笑著打招呼“佟老師好,我們是初一軍訓的學生,我們想借閱一下圖書,不知道可以嗎?”
佟英頭也沒抬,指了指桌子上的登記表,“想看什麼書,自己去找。”
老阿姨不咸不淡的性格,讓陸靜媛有些打退堂鼓,她拉了拉洪星羅的衣袖,想要離開圖書館。
洪星羅給她一個鼓勵的眼神,拍了拍她手背。
開玩笑,圖書館好不容易開一次,豈能無功而返。
洪星羅去看了一眼登記本,一共兩本,一本是借閱登記,一本是借書登記。
洪星羅眉頭一皺,只有老師才能借書出圖書館,學生只能在圖書館閱覽。
這倒是個難題!
看來要找一下老班。
圖書館的書比較少,只有兩牆壁和六個大書架。
洪星羅很快就找到各年級教材的那一欄,物理課本正在其中,初二到高三,都有,而且還有一套以前八九十年代的版本。
物理課本在牆架高處,洪星羅並沒有普通學生的畏手畏腳,他搬來一根凳子,墊著腳,取下初二上冊的物理書。
佟英余光一瞥,頓時有些好奇,這個學生格外與眾不同。
待看到洪星羅取的是物理書,佟英更感詫異。
圖書室本來就沒人來,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學生,還是來看物理書,著實怪異。
這個學生還一點都不拘束,像圖書館跟教室一樣。
反觀旁邊女生,就要文靜得多,束縛感一目了然。
洪星羅填好登記表,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懷著激動的心情,翻開第一頁。
有趣有用的物理
它研究聲、光、熱、電、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現象。
接著便是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的實驗。
洪星羅沉下心來,一字一句的看下去,有的東西已經還給老師,有的東西還有印象。
有些課本上留下的思考問題,洪星羅發現自己並不能全部回答。
『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嗎?為什麼?』
洪星羅知道近看放大,遠看縮小,但具體是什麼原理,他說不清。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陸靜媛拿著一本書,翻開第一頁,就看不進去環境太不送放,旁邊還有一個老阿姨。
她一會兒看看手表,一會兒看看窗外面,一會兒又看看洪星羅,就是靜不下心來。
終于熬到八點二十,外邊天色也變暗一格。
陸靜媛小手戳了戳洪星羅的胳膊,生怕驚擾到他,又快速縮回。
“怎麼了?”洪星羅回頭不解地望著陸靜媛。
“快到八點半了……”陸靜媛把手表送到洪星羅面前,好讓他能看見,聲音低得洪星羅差點都沒听清。
看書太過投入,一不小心進入心流狀態,八點半還要夜間訓練。
洪星羅當即把物理書放回原位,並詢問佟英老師下次什麼時候在。
得知她明天一天都在,洪星羅徹底放下心來。
他心中盤算著請老班幫忙,把所有物理書都借出來。
那樣,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
八點半,極具挑戰性的訓練開始。
各班都分到一頂帳篷的零件,要求在天黑前,把帳篷搭好。
最先完成的班級,明天站軍姿可以提前半小時去吃午飯。
最後完成的班級,明天則要懲罰跑步。
洪星羅作為一個徒步老手,一節節鐵桿在他手中有條不紊地伸直。
在他的指揮下,拉帳篷的拉帳篷,穿鐵桿的穿鐵桿,進展神速!
其他班還在探討如何把一節節鐵桿捋直的時候,九班已經第一個完成了帳篷的搭建。
夏紅和一群班主任站在一邊閑聊,臉上止不住的笑意。
洪星羅乘機向老班提出借書的請求。
夏紅略感迷惑,心中也只是想著這個學生想要提前學習後面的內容,並沒有想到洪星羅還有其他用處。
這種事,她當然點頭應允,這學生越出色,她越有成就感。
得到肯定答復,洪星羅心情大好,目光搜尋一班那道本該消失的身影。
舒六花正在焦頭爛額地擺弄固定鐵桿,這種事,完全在她能力範圍之外。
她們班上,各說各話,爭論不休,討論著到底該怎麼接鐵桿,哪一頭在前,哪一頭在後。
倒是元清沐在一旁默默做事,不斷實驗,已經把一根鐵桿接好,正嘗試穿入帳篷中。
洪星羅深吸一口氣,今天的夜晚,空氣真好。
一直到天黑,各班才陸續搭好帳篷。
沒有老師幫助,也不允許其他班協助,全靠自己班上摸索,也是不容易。
三班是那個倒霉的家伙,最後一個完成。
黑暗中,在教官的指導下,各班用分發的手電筒和同伴的聲音來尋找方向,鍛煉大家保持警覺和團隊合作精神。
這注定是一場難忘的經歷,緊張、喧鬧、有序,各種意向匯入大腦,用青春二字加以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