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來了!

第82章 招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簑煙雨任書海 本章︰第82章 招兵

    大明,我來了!!

    在朱祁鎮的一系列安排下,京城外的災民迅速得到了安置,京營的士兵效率很高,三天後,一大片簡易的小草屋和臨時帳篷就搭建起來了。

    災民們感恩戴德之余,又開始咒罵起家鄉的官員。

    “施粥了施粥了。”一隊錦衣衛番子敲著銅鑼,扯著嗓子喊道。

    災民們拿著碗紛紛走出草屋帳篷,在順天府衙役的吆喝聲中自覺排好隊,一隊隊的走向粥棚。

    在執法隊的強力執法下,從第一天亂哄哄的一窩蜂,到現在的井然有序,這讓微服私訪的朱祁鎮很滿意。

    “小子,一會不夠大叔再給你盛一碗。”化身施粥大叔的順天府尹李庸系著圍裙,手拿大勺,笑呵呵的對著一個半大小子說道。

    “大叔,額夠了,糧食金貴著呢。”半大小子笑著一邊說,一邊吸溜著熱乎乎的濃粥。

    “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來,大叔再給你一片肉。”說著,李庸又給他夾了一塊肥肉片子。

    “謝謝大叔!”半大小子高興的看著肥肉,又道,“也不知道額娘有沒有吃上飯。額要把肉留給娘吃。”

    “放心吧,你娘在那邊工地上干活,比你吃的還好。”朱祁鎮走過來說道。

    “額知道,可是額娘每天總是省下大半碗粥帶回來給額吃,額…”半大小子眼紅著說道。

    朱祁鎮嘆了口氣道,“可憐天下父母心!”

    粥施了,災民們或蹲在地上吃著,或端回去吃。這時,朱祁鎮拿起一個碗道,“來,給我也來一碗。”

    “皇…小爺,這粥不干淨,您還是…”一旁的李庸趕緊說道。

    “災民們吃得,我就吃不得?少廢話,盛粥。”朱祁鎮道。

    朱祁鎮端著粥,喝了口,皺了皺眉頭,味道確實不太好喝,里面雖然加了鹽,但是大鍋飯味道能好到哪里,能吃飽就不錯了,可看著那些災民吃的香甜,朱祁鎮皺著眉頭,硬是喝下去了。

    “你平時也吃這個?”朱祁鎮問李庸道。

    “是,但是臣吃的不多,也能省下半碗給災民們。”

    君臣二人走到一旁的僻靜處,“知道朕為什麼讓你來施粥了嗎?”

    “陛下的良苦用心,臣這幾日已經體會到了。臣悔不當初,隨波逐流,差點釀成大禍。”李庸哽咽道。

    “你能體會到,至少你還是一個有良心的好官。但是犯了錯就要認罰,順天府尹你就不要干了,朕給你安排到都察院,任陝西巡查御史,給朕到陝西好好查查,朕許你專奏之權。明天你就出發吧。”

    從四品的順天府尹到七品的巡察御史,天壤之別,許多官員窮其一生也跨越不了這幾級,而他李庸因為懶政,連降三級,心里一時五味雜陳,更多的是悔恨。

    “你和徐恭一起去,一明一暗,把陝西的官場徹底調查清楚。干的好,四品的官位朕給你留著,干的不好,你知道後果。”朱祁鎮又道。

    “臣…謝陛下回護之恩。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辜負陛下期許。”李庸跪在地上,哭著說道。

    “好了,回家準備準備吧。”朱祁鎮背著手,走遠了。

    看著皇帝走遠的方向,李庸默默的磕了個響頭,喃喃道,“陛下保重!”

    災民們吃完飯,正準備返回自己的臨時住所,就听見銅鑼又敲響了。

    “招兵了,招兵了。”幾個龍虎軍士兵扯著嗓子喊道。

    而負責招兵的李沖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個桌子前,一旁坐著一個負責記錄的文書。身後兩個魁梧的士兵扯開一條橫幅,上書:“一人參軍,全家光榮”八個大字。這是朱祁鎮的主意。

    “諸位父老鄉親,我們是大明皇家龍虎軍的,現在奉聖諭招兵,凡年16至35歲的青壯,皆可入我龍虎軍。有志參軍的,可以到這里報名。”

    災民們好奇的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二娃子,你這一身子力氣,你去。”

    “狗剩,你狗日的為啥攛掇額去,你咋不去。”

    “切,我才不去,等災荒過去了,額還要回去娶山棗呢,萬一當了兵,死球了,山棗就是別人的了。”

    “瞧你娃這點出息,我去瞧瞧…”二娃心一橫,走了過去。

    見有人主動過來,李沖咧著大嘴笑著道,“兄弟,參軍不?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軍爺,額想問一哈,咋個光榮法?”二娃子道。

    “額這…”他哪里知道怎麼個光榮法,皇帝讓說的,他也一知半解,可這貨平時油嘴滑舌慣了,眼珠子一轉,哈哈一笑道,“你看是這,你參加了龍虎軍,先給你二十兩銀子的安家銀外加一百斤糧食,每月還有二兩銀子的餉銀絕不拖欠克扣,另外一天三頓干的,頓頓有肉,還有以後你要是上了戰場,一個韃子人頭五兩,繳獲的戰利品不論多少都是你的,咋樣?”

    “能有這好事?額怎麼覺得你是在騙額呢。”

    李沖笑笑道,“知道為啥叫皇家龍虎軍嗎?”

    二娃子搖搖頭,

    “笨,”李沖笑罵一句,“所謂皇家龍虎軍,那是直屬皇帝的親軍,放眼整個大明,你可見過還有哪支軍隊是直屬皇帝的。再說了,額要是騙你,額這個千戶給你來坐,一個月二十兩餉銀。”李沖學著陝西話說道。

    “真的?”

    “那還有假,看著沒,這里面裝的全是白花花的銀子,按個手印,簽了名字,二十兩就是你的了。”李大虎走到一個銀箱旁邊,翻開蓋子,露出白花花的銀錠。

    二娃子撓撓頭,一拍腦袋道,“行,額當兵,他娘的回去也是餓死,還不如上戰場搏個出息。萬一死了,那就算求。”

    李沖哈哈一笑,拉著他不由分說的在花名冊上第一個位置按了手印,生怕這小子反悔,李沖看著興沖沖離去的二娃子,擦了擦額頭的汗,心道,“總算忽悠到一個。”

    二娃子拿著兩錠十兩重的銀子,傻呵呵的跟著招兵的人去領衣服去了,周圍的災民哄的一下全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的,差點把招兵的桌子給擠散架了。

    一個士兵負責簡單體檢,主要看有沒有殘疾,听力視力不好的一律不要,還有一個士兵負責詢問年齡,小于16超過35歲的也不要。一旁的書記官大冷天的愣是累的滿頭大汗,寫字寫的胳膊都酸了。

    一個上午,這一處招兵處就招了五千多人。災民營里還有十幾處招兵站,場面異常火爆。

    而參軍的大多都是家里沒有了地的佃戶,即使挨到了明年開春回老家,也是餓死的命,索性不如拿了安家銀,爹娘老婆孩子還能吃幾天飽飯。

    三天的招兵工作,一共招了兩萬八千人,甚至還有幾個從小學武術的半大小子嚷嚷著要當兵,其中就有那個二娃子。

    李沖不敢做決定,將此事報給了楊老三,楊老三拍板,決定特招這幾十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進龍虎軍。

    當二娃子拿著二十兩銀子回了住處,他娘眼淚汪汪的摸著孩子的頭,一臉的不舍,“娘,你放心,等額殺了韃子立了功,額就回來給你蓋大瓦房。”

    “娃啊,你還這麼小,娘怎麼放心啊,那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

    “娘,爹以前不是跟額說,好男兒就要殺敵報國嗎,額參加的還是皇帝老子的親軍呢,額也要上戰場,殺韃子,為爹報仇!”

    “娃啊,…”話沒說完,一行清淚流下。二娃子他爹在太原鎮的一個衛所是個百戶,宣德年間瓦剌人過來打草谷,他爹戰死了,連尸首都沒拉回來。

    “娘,你放心,額從小練武,招兵的千戶大人說了,說我有特殊技能,日後肯定能立功。”

    二娃他娘擦了擦眼淚,轉頭從內襯里摸索出了一個銀鐲子,“娃啊,這是你爹就給娘的念想,你拿著,以後想娘了,就拿出來看看。”

    “恩!”二娃子鄭重的點點頭,收起鐲子,揣進懷里。

    第二天一大早,銅鑼響起,參了軍的眾人排好隊,在親人眼淚汪汪的送別下,赳赳奔赴潭柘寺。

    剩下的三萬多災民,朱祁鎮最後決定,在潭柘寺山下東南方的空地上,建造一座小城鎮,把這里的災民和其他幾處收容點的人全部送到那里,一來,這里的男女老幼都是免費的勞動力,二來擴充的兵員都是他們的子佷親屬,有了城,就有了家,新兵們就可以安心訓練,城里的人可以去山下的兵工作坊做工養活家人,或者在山下開墾荒地種田。

    說干就干,在施粥五天後,由錦衣衛和龍虎軍的護送,城外所有災民陸續抵達了潭柘寺山下。

    朱祁鎮讓人在災民中招募泥瓦匠,石匠,木匠等有一技之長的人,全部參與建城,這些有技能的人不僅每天可以領到10文錢的工錢,還能每天吃上三頓飽飯。這讓他們干活的積極性瞬間提高不少。

    為了提高建城的速度和質量,朱祁鎮將大青磚的燒制方法寫出來送給了工匠們,工匠們實驗了兩三次,第一批合格的青磚就出窯了。

    于是,幾十個爐窯日夜不停的挖土做坯,燒制青磚,工地上干的熱火朝天。

    那些干不動重活的老人婦女兒童,有的幫助工地送飯送水,有的砍柴燒火做飯,每天都能從工頭那里領到2至5文錢,每個人都覺得日子有了盼頭,都對朱祁鎮這個皇帝感恩戴德,甚至有父老提議要給朱祁鎮立生祠。

    朱祁鎮听後表示非常高興,但難以接受,並下旨此風不可助長,要愛惜民力,同時再次提高參加建城民工們的待遇。得到消息的人們短暫沉默後,紛紛對著京城的方向高呼萬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來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來了!第82章 招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來了!第82章 招兵並對大明,我來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