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媽媽知道九兒跟著如蘭很是高興,她是個聰明人,自然看得出來五姑娘將九兒放在身邊當貼身女使是抬舉她,別人不知道五姑娘有多少本事,她這個從小看著她長大的人還不知道五姑娘的本事嗎?九兒跟著五姑娘,將來也不愁前程了。
除了九兒,如蘭還將素月放到了大娘子身邊,彩環那個背主又愛挑撥是非的如蘭可不敢留,所以很早之前就尋了個由頭打發走了,如今王若弗身邊跟著的是劉媽媽和素月,她們倆完全能彌補王若弗智商方面的短板。
這一年時間,盛 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家里都不敢放縱,始終保持著小心謹慎的性子,終于他的小心也沒有白費,到了年底,他通過上級的舉薦得到了回京任職的機會。當然,這其中也有王家的關系。
調令下來後,盛家上下開始忙著搬遷的事宜,因為如蘭早在長松出生後就給盛 吃了絕育的藥,所以衛小娘現在也沒有懷孕,她和明蘭在這家里活得好好的。衛小娘知道這次舉家搬遷到東京以後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臨走前特意見了自己的妹妹,還給了她一筆錢財。這些年家中大娘子管家,她從沒被克扣過,倒是也攢下了一些體己錢,雖然不多,但到底是她這個做姐姐的心意。
盛家上下忙碌了好些日子,終于坐上了前往東京的船,東京那邊的宅子已經收拾好了,不出意外的話,以後盛家就要在這里落葉扎根了。
來到東京不久,盛 就請了莊學究來家中給孩子們上課。盛 是個偏心的父親,但是他對子女的教育一直都很重視,在盛家無論男女,到了年齡都是要讀書上學的。
莊學究是一位大儒,若非和盛家有淵源,他也不會來盛家教課。但是他來盛家教學還是讓很多人動了心思,比如平寧郡主。平寧郡主知道莊學究來盛家教學後就帶著禮物上門了,其目的自然是想讓她的兒子齊衡也來听課,只是看到盛家幾個女兒又有些擔心,所以言語中也就帶了出來。
王若弗只是心眼子不多,又不是真傻,她自然听出來了平寧郡主話中的意思,當下就給頂回去了,平寧郡主也沒想到王若弗那麼剛,但說到底是她有求于人,最終她也沒再說什麼不讓盛家女兒去讀書的話。
平寧郡主的話王若弗到底還是听進去了,雖說現在孩子們都還小,可是男女坐在一起到底不是個事兒,所以她在安排學堂事宜的時候特意在中間放置了一個大屏風,這樣男女分開便再無不妥了。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幾年時間匆匆而過,盛家的這些孩子也都長大了,連長松都從三頭身的豆芽菜長成翩翩少年了。
這些年如蘭也是一點兒沒閑著,一邊上學一邊做生意,如今的她將鋪子開到了大江南北,什麼遼國、西夏、吐蕃,就連西域各國都有如蘭的鋪子。現在的如蘭的錢財說一句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這些年過得最滋潤的就是王若弗了。過了這麼些年,王若弗也算是看透了盛 的為人,還是如蘭丫頭的那句話說得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想通了這些事兒的王若弗心氣都順了,再加上她的孩子們都爭氣,大女兒華蘭素有美名,小女兒如蘭聰慧機敏,兩個兒子也都爭氣,她現在很是知足。
這些年,她將管家的事兒都交給了如蘭。她知道小女兒的本事,單看她拿回來的那些東西就知道了。她父親配享太廟,她也算是金尊玉貴的長大的,自然有些見識。但是那時候女兒拿回來的那些東西她著實是沒有見過,她當時害怕極了,生怕女兒是走了什麼歪門邪道,直到女兒拿出那賬本。
好消息,女兒憑本事賺的錢,壞消息,賺得有點太多了,她怕被人盯上。王若弗因為那賬本好幾晚上沒睡著覺,千叮嚀萬囑咐如蘭不可將這事兒告訴任何人,就連長松都不能說,見如蘭听進去之後她才放心了些。
隨著時間流逝,王若弗對如蘭的財富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認知,這時候她的擔心害怕早就沒了,有的只有對自己女兒的驕傲。王若弗時不時跟劉媽媽感慨自己的命好,有個這樣有本事的女兒,讓她的日子過得比那些侯門公府的夫人都舒坦。
王若弗這麼說不是沒有原因的,她現在什麼事兒也不操心,每天就是插花點茶,酌酒拾花,偶爾還會跟伯爵府的吳大娘子一起打打馬球,用她自己的話說,如今她的日子過得比在閨閣時候還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