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卿以為,朕該立誰為太子?”
朱祁鈺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灼灼地注視著于謙。
于謙一身官袍,臉頰瘦削,風姿凜然,沉思片刻後,說道︰“皇太子之事,非臣所能置喙。”
他只想要輔佐皇帝治理天下,下一任皇帝是誰,他屬實不想干涉。
朱祁鈺笑道︰“朕允你置喙。”
于謙似是有些無奈,但他知道眼前這位皇帝是個厚道人,不會因此怪罪他什麼。
“若是依照祖宗法理,自然是當今太子為上,”于謙平靜地說,“可大皇子才是陛下親子……以臣之見,立誰為太子,全看陛下的意思。”
朱祁鈺听完很滿意,調笑道︰“于卿怎麼這麼好說話,朕還以為,你肯定是心向正統的呢!”
于謙繃著臉道︰“正統雖然有幾分道理,可臣到底是個人,太上皇使得黎庶蒙難,勛貴受辱,復位之後又做出那等毫無廉恥之事……”
他嘆道︰“這樣的帝王,如何叫臣忠于他呢?”
“何況宣宗皇帝不是說了嗎,他只認陛下這一個兒子。”
朱祁鎮所謂的正統身份,其實早已不堪一擊,朱祁鈺完全可以無視他。
說起那些事,朱祁鈺笑容斂去,說道︰\"太上皇從前也是聰穎之人,也不知是為何,仿佛豬油蒙了心一樣。\"
于謙淡淡道︰“聰穎之人,不意味著適合做皇帝。”
他又在心中大逆不道地說,只看太上皇北狩的那些騷操作,看上去也不像個聰明人。
哪怕是趙構,恐怕也不會比他更令人驚訝了,趙構只是壞,人家腦子清楚得很。
大明這位太上皇卻不一樣,他是又蠢又壞。
朱祁鈺道︰“若是朕廢掉太子,立見濟為皇太子,于卿會支持嗎?”
這一次,于謙沉默了很久,然後才道︰“臣會支持陛下。”
朱祁鈺又問︰“可若是見濟依舊早夭,朕該當如何?”
于謙答道︰“臣會力勸陛下盡快復立沂王為太子。”
有些選擇是不得不做的,若朱見濟真的早逝,他必定會催促陛下復立朱見深。
一個繼承人,對國家來說太重要了。
朱祁鈺神情有些復雜︰“于卿不怕太子復立之後,對你施以報復?”
于謙笑了,笑容雲淡風輕,好似一切都不放在心上︰“陛下,太子再昏庸,也不會像太上皇一樣。”
朱祁鈺默然。
是啊,朱見深不是太上皇,他有時候也納悶,朱祁鎮那狗東西怎麼生了個這麼正常的兒子。
朱見深不像是太上皇的兒子,倒像是他自己的兒子了。
沒有因為叔父曾經的廢太子之舉而心懷怨恨,反倒給了他公正的評價,恢復了他的皇帝尊號。
這樣的好孩子,讓他都有些不好意思廢掉他了。
不過很可惜,他不會因此放棄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
佷子再溫和,也不如親兒子貼心。
景泰二年,朱祁鈺下旨廢黜太子,改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這道聖旨會招致許多人的反對和不滿,但現在沒有了。
天下皆知朱祁鎮是個昏庸的混賬,冤殺忠臣,謀害弟弟,還將忠臣妻女送予瓦剌降將。
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還受人擁戴?
哪怕他是正統又如何,現在已經有人埋怨先帝有眼無珠,怎麼看中了朱祁鎮這樣的混賬了。
藩王也很是老實,原本他們覺得,朱祁鎮才是正統,你朱祁鈺不過就是個代皇帝,持有這個想法的不在少數,尤其是襄王朱瞻�。
他是誠孝皇後的兒子,朱祁鎮與朱祁鈺的皇叔,當初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孫太後曾想要立朱瞻�為帝。
他不僅選擇了拒絕,還主動提議立朱祁鈺為帝,但要立朱見深為皇太子。
他很聰明,還上書督促朱祁鈺早晚都向太上皇問安。
朱祁鈺很討厭這個皇叔,但是現在,朱瞻�已經自顧不暇了。
天幕所說的藩王的下場,朱祁鎮遺臭萬年,老祖宗親口否認他的正統身份……這一切都讓朱瞻�亂了陣腳。
他沒有心思再插手太上皇的事情,已經躲回王府,可以預見到,未來幾年,他大概都不會出現了。
但孫太後得知此事後,還是大鬧了一場。
“朱祁鈺,你不過妃妾之子,僥幸竊據帝位,怎麼敢立你的兒子為太子?!”孫太後披頭散發,瘋了一樣尖叫,“太上皇才是天下正統,天下民心所向——!”
朱祁鈺冷笑一聲,說道︰“什麼時候,還要胡言亂語,不覺得虧心嗎?”
“天下民心所向,這話你也說得出口,”朱祁鈺嘲諷道,“太上皇作惡多端,貽害萬年,何來民心所向?!”
孫太後瞪著眼,凶惡道︰“那又如何,太上皇是宣宗下旨冊立的皇太子,是順應天命的帝王,你以為你做了皇帝,便可以否認這一切了嗎?!”
朱祁鈺輕笑道︰“太後糊涂了不成,宣宗皇帝親口說了,他不認朱祁鎮這個兒子。”
孫太後的臉色霎時變得慘白。
朱祁鈺說得沒錯,宣宗皇帝已經不認朱祁鎮了,說不定那邊已經在廢太子,太上皇自然也算不得宣宗正統了。
不僅是太上皇,孫太後也是如此,有了天幕那一遭,還有朱瞻基的認定,孫太後再也無法憑借太後的身份來壓制皇帝。
朱祁鈺笑吟吟地說︰“不過太後也不要害怕,朕不會殺了太上皇,就這麼瘋瘋癲癲地活著,不是比死了更痛苦嗎?”
孫太後咬牙切齒道︰“你這個孽種,當初我就該讓宣宗皇帝把你溺死!”
“說反了吧?”朱祁鈺戲謔道,“若宣宗皇帝知道了,合該先溺死太上皇才對吧?”
他幽幽地說︰“畢竟是能和宋高宗相提並論,不分伯仲的人啊!”
他暢快地笑了幾聲,故作恭敬道︰“太後也該歇息了,朕就不打擾了。”
“太後身體不適,日後就在宮中靜養吧。”
他最後看了孫太後一眼,離開了這座宮殿,在他的身後,響起孫太後不似人的尖叫和嘶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