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怔怔地看著外甥,半晌嘆道︰“你這孩子,倒要為姨母操心!”
霍去病笑笑︰“我與姨母是一家人,于情于理,都不該坐視不管。”
他雖然姓霍,但他更像是衛家人,衛青對他來說與父親也差不多了。
衛子夫道︰“既然陛下特地與你說起,想來也是對我的態度不滿吧?他從不會跟你說這些的。”
“外甥倒覺得這是好事,”霍去病笑吟吟地說,“若陛下真的動氣,恐怕根本不會說出來,只會慢慢疏遠姨母,另尋新寵。”
“眼下既然對我說,暗示我來開解姨母,必定是想要給姨母一個機會的。姨母只需要像從前一般行事,相信陛下不會計較。”
他壓低了聲音,說道︰“陛下縱使薄情,也不會輕易放棄姨母的。”
若衛子夫只是一個寵妃,那麼棄了也就棄了,但她偏偏是大漢的皇後,是皇太子的生母,更是大將軍衛青的姐姐。
若是真的厭棄衛子夫,那麼皇太子和大將軍又該如何自處呢?
皇後失勢,皇太子要不要一並廢掉?萬一他因為母親的緣由對父皇心生不忿呢?
大將軍還要不要用?萬一他因為姐姐對皇帝生出不滿呢?
劉徹是個謹慎的人,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衛子夫听了這話,心中寬慰許多,道;“听了去病所言,我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霍去病笑了︰“陛下叫我過來,正是想要安姨母的心呢,若陛下真的心有不滿,就不會早早冊立據兒為太子了。”
元朔二年,衛青因戰功獲封長平侯,與封侯旨意一同下達的,還有冊立皇長子劉據為皇太子的詔書。
劉據是皇後親子,也是衛青的親外甥,這道詔書的政治含義不言而喻。
皇帝並沒有忌憚衛氏,反而對衛氏愈發寵幸,長安城中誰不羨慕?
但這份羨慕中還摻雜了些別的意味——誰不知道皇帝發癲,連妻兒都可以逼死啊!
從前皇帝重用衛氏一族,旁人羨慕嫉妒恨,現在只有羨慕了,因為這些人發現,衛家人經歷的不是一般人能經歷的。
皇後也是個牛人,能侍奉隨時可能發癲的天子幾十年之久,從無錯漏,被皇帝逼到絕路上還敢支持兒子起兵反抗皇帝!
這哪里是一般人敢做的啊!
衛子夫喟嘆︰“世人都說衛氏一族滿門貴盛,對我衛家羨慕無比,可若他們真的處在衛家的位置上,就不會這麼想了。”
霍去病冷笑道︰“若真的讓他們代替衛家,還不知道怎麼死得呢!”
衛子夫又問︰“阿姊近來可好?”
她說的阿姊,自然是長姐衛君孺了。
天幕消失後,衛家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衛君孺不一樣。
她與衛家人不同,自身是不曾犯過錯誤的,但她偏偏嫁給了公孫賀,而且還是由皇帝牽線的。
衛君孺和公孫賀感情不錯,但自從皇帝知道了未來之事後,便命他們夫妻二人和離。
和離還不算完,劉徹越想越生氣,沒幾天就找借口把公孫賀處死了。
劉徹為什麼生氣,衛子夫也不明白,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理由︰公孫賀讓他覺得丟臉了。
她不由更加顫栗,但想到劉徹是先讓衛君孺和離才處死公孫賀,倒也松了口氣。
劉徹還是在乎衛家的臉面的,她能想得開,衛君孺就不一定了。
果不其然,提起衛君孺,霍去病嘴角一抽,勉強道︰“姨母她,應該還好吧。”
衛子夫听出他話里的不同尋常,忙追問︰“可是阿姊她出了什麼事?”
霍去病撓撓頭,說道︰“倒也沒出什麼事,就是姨母她的心情一直很不好,對陛下頗有微詞……”
衛子夫馬上明白,這句“對陛下頗有微詞”,差不多可以翻譯為“天天在家里痛罵陛下”了。
她恨鐵不成鋼道︰“她這是想去陪公孫賀不成?”
公孫賀已經死了,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衛君孺應該安分守己,忘了這些事,再挑個俊才嫁了,否則就是在給皇帝上眼藥啊!
在皇帝看來,他是給衛君孺留臉了,這是他對衛青和衛子夫姐弟愛屋及烏。
衛君孺不但不領情,還怨恨他,八個腦袋都不夠他砍的。
衛子夫叮囑霍去病道︰“這事你不要管了,我馬上把阿姊叫進宮,她也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
“去病,你不是要教阿光騎射嗎?別讓他等急了。”
霍去病當即告退,回到府上以後,便听說衛君孺被皇後傳召進宮了。
也不知皇後說了什麼,衛君孺出宮以後,臉色好看了許多,也不哭喪著臉了。
這些霍去病都不知道,他正在教霍光騎射。
自從他得知霍光日後的豐功偉績以後,就想培養霍光干點別的,但被皇帝攔住了。
皇帝的意思是,讓霍光該干什麼干什麼,他不會和小孩子計較。
霍去病無法,只好任由霍光按照原本的線路發展,但騎射還是要學的。
,君子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哪怕不上戰場,這些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霍光雖然毫無軍事天賦,但騎射還是不錯的。
霍去病檢查完他的騎射功夫以後,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沒有偷懶。”
霍光已經是個小少年了,聞言露出一個羞澀的笑容,那神情,霍去病看了就覺得眼疼。
他看著弟弟俊秀的臉,就忍不住想起天幕口中,那個敢廢立皇帝的大權臣。
誰能想到,日後令人聞風喪膽的大漢權臣,小時候也是個听了夸獎便會臉紅的人啊!
他使勁揉了揉霍光地腦袋,感慨道︰“還是小時候可愛啊,長大了就變得可怕了!”
霍光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道︰“阿兄,你別說了,我以後絕對不當權臣了!”
霍去病聞言撇了撇嘴,說道︰“誰知道你以後會做什麼!”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日後有一點出息就好了,不要太有出息,不知道多少人盯著你呢!”
霍光的事本就不是秘密,人們不敢明著說, 但私底下都盯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