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後疑惑道︰“好事?”
“正逢亂世,將一個女子丟下,就等于拋棄了她,這算什麼好事?”
亂兵踐踏之下,無論是誰都不能幸免,何況是一個女子呢?
李治道︰“興許是她另有奇遇?”
武皇後被勾起了興趣︰“我倒想看看是怎樣的奇遇。”
李清照同情道︰“被皇帝帶入宮,又被皇帝拋下,她這一生都是任人拋棄的浮萍。”
一個弱女子被皇帝扔下,誰知是否還有命活,不過現在看來,李玉琴應該是安然無事的。
乾隆皇帝嘆息道︰“日本人敗了,他也就要敗了,所謂的偽滿洲國,不過是倚仗日本人建立起的虛假國家。”
日本人勝,則偽滿洲國勝,但同時偽滿洲國也要付出淪為日本人附庸的代價。
【1945年12月,臨江被黨的軍隊解放,李玉琴也被八路軍發現,後來因為受到流彈的傷害,在軍隊中短暫地養傷。長春解放後,她又跟隨軍隊回到了長春,此後輾轉尋找溥儀的蹤跡,她想要投靠曾經的滿清貴族們,但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1953,李玉琴再次回到長春,在新中國的幫助下開始新的生活,政府將她安排到長春市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她迎來了全新的人生,也迎來了全新的自己。1955年,正值溥儀被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通過書信,她與溥儀重新建立了聯系,還幾次去探監。】
李世民倒吸一口冷氣︰“去圖書館,做圖書管理員?”
在書籍無比珍貴的古代,擁有一座圖書館,那是底蘊與財富的象征。
世家貴族為什麼能夠異于常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財富家世,更是因為他們對知識的壟斷。
李玉琴身為前朝妃子,本該是新朝漠視的對象,誰知道這新中國竟然讓她去做圖書管理員!
這是多麼難得的職業,未免也太寬宏大量了。
徐皇後欣喜道︰“圖書管理員?”
雖然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她大概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她是愛書之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李清照也笑了︰“這樣好啊,多讀書,除了《列女傳》,世上還有更多值得一讀的書。”
讀列女傳,只能培養出賢良淑德的女子,可博覽群書,卻能培養出真正具有文化素養的才女。
【末代皇帝與曾經的末代皇妃,如今已是不同的兩個人,經過新中國的改造,李玉琴已經逐漸擺脫了封建制度的控制,與此同時,她與溥儀的距離也愈發遙遠。1957年的新年,李玉琴前去探望溥儀,但她並不是為了重敘舊情,而是想要離婚,徹底斷絕她與溥儀的關系。在經歷了傅玉芳的離婚後,溥儀迎來了第二次離婚,想來他也有一定的經驗了。李玉琴向法院提出了兩個離婚理由,一個是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較大,第二個則是當年的她並非自願嫁給溥儀。】
【李玉琴的這段婚姻,本就不是建立在她的自願上,而是被強迫、被裹挾,曾經的她沒有辦法去抗爭,但在新中國的土地上,她拿回了本應屬于自己的權利。溥儀收到訴狀以後,看上去接受良好,在經歷了多年的波折動蕩之後,離婚也算不上什麼事了。他表示,絕對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同意離婚。就這樣,法院宣判李玉琴與溥儀的婚姻關系就此終結,這場持續十四年的不平等婚姻結束了,她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二位與皇帝離婚的女人,她比傅玉芳更加幸運,可以享受更加長久的自由和幸福。】
武皇後笑道︰“這的確是幸事,看來溥儀拋下她,竟然是一件好事了。”
若溥儀帶著李玉琴一起逃亡,誰知道會有什麼波折,但他沒有,反而讓李玉琴獲得了自由。
李治也道;“她有了謀生的能力,又要獲得自由,實在幸運。”
從此以後,李玉琴再也不用看溥儀的臉色生活了,她可以自己工作,遇到合適的人,還可以再嫁。
她的確比傅玉芳更加幸運。
康熙皇帝木著臉︰“離婚?好啊,離婚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如他所想,溥儀被新朝關押,能保住性命已經是喜事,不過是離婚罷了。
【1958年,李玉琴已經是圖書館的一名干部,她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與廣播電台工程師黃毓庚先生結為夫妻,並在婚後生下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李玉琴因為特殊的過去而受到了波折,溥儀當時正患病,為此寫下證明,稱她從未給過李玉琴的家人什麼特權。是的,李玉琴的家人從沒因為家中出了一個皇妃而享受到特權,就連李玉琴本人也只是被制度操縱的可憐人罷了。李玉琴平安度過了文化大革命。1983年,李玉琴被推選為長春市政協委員,1993年又成為吉林省政協委員。】
長孫皇後道︰“雖然不明白天幕說的一些事情,可我能感受到,李玉琴過得很好。”
她不明白什麼是政協委員,但她可以感覺到,李玉琴的人生是與從前完全不同的。
工作順利,婚姻幸福,雖然有些波折,但總體來說是好的。
馬皇後道︰“李玉琴不曾作惡,這樣的結局也是應當的。”
正如天幕所說,她的一生都是被別人操縱的,沒有做過壞事,平平安安的就很好。
【李玉琴正在以自己從沒想過的方式發光發熱,她過得很好,比從前的皇妃生涯更好。除了擔任政協委員,李玉琴還在學校擔任歷史名譽教授,教學生們學習歷史,以自己的努力在這個社會中佔據著一席之地。盡管年輕時的李玉琴遭遇了許多不幸,但是現在的她顯然是幸福的,她積極認真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為國家希望工程、長春體育館建設工程和長江水災都捐過款,還把自己保存的宮廷文物捐獻給博物館。曾經的福貴人已經不在了,現在只有李玉琴女士。1995年,李玉琴生病,有關部門的領導多次探望,她就這樣抗爭了六年,最終在2001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