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笑了,氣笑的︰“指望洋人?還不如指望列祖列宗顯靈呢!”
真不是他說話難听,實在這個做法太離譜了,還指望洋人?洋人不自己出兵侵華就不錯了,還能指望他們調停?
這對洋人有什麼好處嗎?日本侵華對洋人可是有切實好處的,他們都是一丘之貂罷了。
南懷仁縮了縮脖子,恨不能隱身,任何人都看不見他。
他一個洋人,听著清朝皇帝在這里罵洋人,這滋味真是奇妙啊。
乾隆皇帝都無奈了︰“他們還不了解洋人的做派嗎?他們是不在乎大清怎麼樣的,只要有好處,他們才不管日本人呢!”
餓狼虎視眈眈,哪有不去打跑餓狼,反倒去求助同樣饑餓的老虎的?
這就是勢不如人的結果啊,只能寄希望在敵人身上,卻不能憑借自己的力量解決。
【日本見清政府不搭理他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計劃,便開始單獨與朝鮮進行交涉,不僅逼迫朝鮮否認自己中國屬國的身份,還提出了各種改革方案,強迫朝鮮接受。比起日本,朝鮮更加親近中國,又對日本的蠻橫非常發感,便一邊敷衍日本,一邊催促日本撤軍,繼中日談判破裂之後,日本與朝鮮的談判也失敗了。如果說清朝人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再不知道就是傻子了,日本人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面對日本的威脅,駐朝將領們請求清政府增兵備戰,朝廷內部也形成了以光緒帝載�為首的主戰派,和以慈禧太後、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不過慈禧太後最初是主戰的。李鴻章是希望能夠保全北洋水師和嫡系淮軍的實力,慈禧太後就簡單很多,她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六十大壽受到戰爭的打擾而已。中日談判失敗後,李鴻章這才開始增兵朝鮮。同年七月十七日,日本政府決定開戰,向朝鮮發出最後通牒,逼迫他們”廢華約、逐華兵”,還要求四十八小時內給出答復,朝鮮繼續敷衍。】
李世民嘆道︰“事已至此,不得不不動兵了。”
從天幕展示的裝備來看,大清並不佔優勢,可不佔優勢是一回事,不敢打又是另一回事了。
幸好,光緒帝和慈禧太後暫且都是主戰的,就是不知慈禧太後未來為什麼改變了主意。
康熙皇帝眉頭舒展了幾分︰“光緒帝是主戰派?不錯,我大清皇帝哪怕沒有治國之才,也不能沒有傲骨。”
之前的咸豐帝讓他好氣,這光緒帝雖然水平不知如何,但有主戰的想法,就已經不錯了。
不怕他打不過,就怕他不敢打。
【七月二十三日,日本軍隊突襲朝鮮王宮,擊敗守軍,挾持朝鮮高宗李熙,並解散朝鮮政府,扶持興宣大院君李腂應攝政,組成了親日政府。在日本的指示下,朝鮮與清政府斷絕關系,驅逐駐朝清軍。兩日後,日本在海上攻擊了前來增援朝鮮的濟遠艦和廣乙艦,此為豐島海戰,日本沒有宣戰,直接就開戰了。此戰中,日本“浪速”艦擊沉了清軍用來運兵的“高升號”輪船,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向彼此正式宣戰。清朝稱朝鮮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在朝鮮要求之下出兵,而日本不遵守條約,耍陰謀詭計,挑起事端,清朝忍無可忍,要救朝鮮百姓于水火之中。日本明治天皇也不客氣,說朝鮮是獨立國家,日本想要幫助朝鮮改革內政,清政府一直暗地里使壞,還要派兵到朝鮮,在海上攻擊我方軍艦,他要讓朝鮮永遠免受禍亂,維持東洋和平,宣揚日本國威。】
朱元璋冷笑道︰“日本人學了多少華夏文化,竟沒學半點廉恥,全學的陰謀詭計!”
他早有一個想法,將包括日本、朝鮮在內的一些國家列為不征之國,但日本可以從這個名單中去除了。
日本人連他派去的使者都敢砍,又敢騷擾華夏,這樣的無禮之國,不教訓一下怎麼行?
可怎麼教訓,也得想個辦法,他在用兵問題上是很謹慎的。
康熙皇帝面無表情,沒有對日本人的狂妄發表任何代價,他希望盡快看到結果。
此戰誰勝誰敗,同時,他也要看看清朝的軍事水平究竟到了什麼地步。
【看看 ,這就是睜眼說瞎話的能力,日本從古至今都是這麼的不要臉,不禁讓我想起七七事變的屈辱回憶。戰爭爆發後,朝中主戰派佔據上風,國內輿論都認為一定是中國勝利,慈禧太後也主戰,她雖然有些地方受人詬病,但卻不願向日本人示弱,不過主戰是一回事,軍費又是另一回事了。有人建議把頤和園工程的費用先拿來做軍費,這可惹惱了慈禧太後。】
康熙皇帝的臉頓時黑了︰“這生日是非過不可嗎?太後壽典固然重要,可軍國大事更加緊要!”
“又不是不讓她過生日,在紫禁城里過不行嗎?”
乾隆皇帝也很是不滿︰“她一人的生辰,怎麼比得上列祖列宗傳下來的江山?她急什麼,活不過六十了嗎?!”
大戰在即,慈禧太後還只顧著頤和園工程,這哪叫把頤和園工程的費用挪去做軍費,不如說是拿軍費修園子!
富察皇後難以理解︰“若我朝大敗,她還能開開心心地過生日嗎?”
若是別的事也就算了,這可是要開戰啊,前線士兵浴血奮戰,後方太後還心心念念著修園子過生日?
她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這樣的朝廷,真的能打贏這一場嗎?
【慈禧太後生氣之下,說出了那句經典名言︰“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也就是說,誰讓她今天不高興,她就要讓誰一輩子不高興,她是有能力這麼做的。不過隨著戰爭形勢的日益嚴峻,慈禧太後也不好再搞頤和園工程了,但宮內的慶壽典禮是必不可少的,她要在宮內過完自己的六十歲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