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744章 八一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744章 八一宇

    一眾華夏皇帝們︰???

    李世民恍如夢中;“啊……天幕剛剛說了什麼,日本人想要干什麼?”

    長孫無忌低聲道︰“先征服中國,再征服亞洲,然後統治世界……”

    有些詞,古人雖然不知道什麼意思,但大概意思是听懂了——日本想要吞並中國,然後再稱霸天下。

    劉徹組織了幾次語言,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最後只能道︰“怪不得他們敢自稱日出之地,他們的皇帝也敢叫天皇呢。”

    合著你們的狂妄是一脈相承的啊?!在天幕出現之前,他壓根兒不知道什麼是日本,也不怪他無法理解了。

    嬴政哼道︰“我大秦當年也只是滅六國而已,日本好大的膽子啊!”

    他是看不起日本的,覺得這個計劃很可笑,天幕所說的“他們只是失敗了”,還是讓他感覺到了不安。

    康熙皇帝氣笑了︰“區區倭子國,也敢做這樣的美夢,他可是真不怕撐死啊,大清縱使衰弱,也不是誰都能踩上一腳的!”

    【中日甲午戰爭,其實就是日本實現“八一宇”的一個過程,日本現有的資本實力無法支撐這麼大的野心,只能通過以戰養戰,通過對外侵略來維持。而西方的列強們對日本的侵略行徑也都是支持的,美國也想入侵中國和朝鮮,英國想要牽制俄國,德國和法國想要趁機分一杯羹,而俄國也對中國東北和朝鮮不懷好意,只是還沒準備好,因此對日本的行為裝作看不見。】

    雍正皇帝冷冷道︰“早就料到了,這些洋人都是一丘之貂,從未讀過聖賢書,又怎能人倫大理?”

    西方的科學技術不是很發達嗎?他們大清也學就是了。

    拋開天朝上國的驕傲,他們華夏子民難道比誰差不成?

    華夏領先于世界的時候,洋人還不知道在哪里呢!

    一只蝴蝶扇動了翅膀,就此產生了連鎖反應,而天幕所透露的未來,也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當時,誰也不知道華夏會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明治天皇一開始登基的時候,便在《天皇御筆信》中寫“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于四方”,顯示了日本政府向海外擴張的野心。兩國還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不過這是一個平等條約,大概就是中國與日本永久修好之類的。但日本人的德性我們都是很清楚的,主打一個毫無禮義廉恥,不講信用。1872年,日本準備侵略琉球,這是中國的附屬國,一旦日本攻下琉球,便能以此為跳板進攻台灣。】

    【1874年,台灣高山族殺死殺死琉球人,日本日本以此為借口入侵台灣,但當時的中國還是很強大的,因此日本戰況並不怎麼樂觀,在西方列強的推動下,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五十萬白銀,並要求清政府承認日本侵略台灣是“保民義舉”,是正義的行為,同時還暗含琉球是日本屬國的意思,琉球因此被日本吞並,改為了現在的沖繩縣。】

    康熙皇帝怒發沖冠︰“他們是怎麼回事,滿蒙八旗的男人都死絕了不成,如此荒唐的要求,他們怎麼敢答應?!”

    承認琉球為日本屬國,就等于將一個可以用來作跳板的國家白白送給了日本人!

    這種行為,與法國控制越南有什麼區別?日本有了琉球,隨時都可以進攻台灣啊!

    乾隆皇帝拍案而起,獰笑道︰“日本人怕是嫌自己命太長了,後世子孫都是廢物,不能拿日本人怎麼樣,我還不能拿他們怎麼樣嗎?!”

    富察皇後道︰“先帝有言,日本人‘不知世上有恩誼,只一味懾于武威’,此話當真不假。”

    乾隆皇帝冷酷道︰“既然日本人只懼武威,不感恩義,我便給他們想要的!”

    【琉球陷落之後,日本又將目標轉向了朝鮮,中國的另一屬國。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日本在朝鮮的一系列特權,無視了朝鮮的宗主國中國。1882年,朝鮮士兵和百姓發動了兵變,大清和日本同時出兵,但日本仍然獲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在日本的幫助下,朝鮮發生了甲申政變,想要改革內政並脫離中國控制,這場政變最終被袁世凱鎮壓,但日本人仍然獲得了在朝鮮與大清一起行動的權力。】

    朱棣下意識地向前走了一步,似乎想要看得更清楚些,朝鮮一詞觸動了他已經分外敏感的神經。

    大明與朝鮮一向來往密切,但同時,大明對朝鮮抱有深深的戒備。

    老爺子活著的時候,便評價朝鮮畏威而不懷德,不可以不戒備。

    因此,即使朝鮮對大明還算殷勤,但他對朝鮮一直不夠信任,這種態度也影響到了後來的統治者們。

    朝鮮的重要性或許比不上蒙古,可一旦落入日本人之手,帶給華夏的威脅是不容忽視的。

    乾隆皇帝道︰“日本人已經對台灣和朝鮮都下手了,下一步,就該是我大清了吧?”

    富察皇後無言站立,而乾隆皇帝需要的也不是回答。

    【在這之前,中日雖然沖突不斷,但中國還算佔據上風,但甲申政變後,兩國形勢就發生了改變。日本一直非常關注中國的情況,並試圖趕超中國,他們將國家收入中的60都拿來發展海軍和陸軍,1893年開始,明治天皇每年都從宮廷經費中拿出三十萬元,再抽取官員薪水的十分之一,用來制造船只。整個日本上下都野心勃勃,將中國作為趕超的目標,賭上了日本國運,這可是日本人的老戲碼了。】

    【甲午戰爭前夕,日本的軍事情況已經相當可觀,陸軍有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役。日本海軍更是不容小覷,有三十二艘軍艦和二十四艘魚雷艇,總排水量為噸,北洋海軍只有兩萬七千噸,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在積極發展軍備的同時,日本還不斷派出間諜,對我國各方面進行滲透和刺探,可謂是準備充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44章 八一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744章 八一宇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