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691章 明朝覆滅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691章 明朝覆滅

    朱元璋無所謂︰“就算他不投降,也改變不了什麼。”

    如果處在相同境地的是他的兒子朱棣,他說什麼也要讓朱棣想辦法東山再起,畢竟實力擺在這里,潞王就算了吧。

    什麼樣的人干什麼樣的事,就算他不投降,清兵也是要打進來的。

    至于朱家宗室被殺,他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一群酒囊飯袋,殺了也就殺了。

    這些宗室,平日里沒少吃大明的空餉,可一遇到什麼事,全都指望不上。

    洪武年間的秦王和晉王︰“……”

    本來我們兩個處境就挺危險的,又听到這個,真是服了。

    這個秦王、晉王什麼的,應該和他們沒關系吧?

    朱祁鈺看得難受,朱家子孫不成器,而他什麼都做不了。

    若是他面對當時的局面,可能也不比他們好多少,太上皇雖然北狩,但大明朝廷尚且可以運轉,朝中也有賢臣輔佐。

    若是讓代替福王或是潞王,一窮二白,還要面對虎視眈眈的清軍,他能做的恐怕也就是自盡殉國,不給老祖宗們丟臉了。

    朱棣冷笑︰“他們以為人人都會善待前朝宗室嗎?”

    前朝後妃公主什麼的,養也就養了,頂多花些錢罷了,還能換一個仁義的好名聲。

    畢竟在大部分情況下,這類人沒有什麼危險,他們也很難做什麼危險的事情。

    至于宗室藩王,那就不一定了。

    【順治二年,杭州陷落,唐王朱聿鍵前往福州監國,不久後登基,史稱隆武帝,擁立他上位的鄭家滿門顯貴,還一連任命了二十多位大學生入閣。浙江陷落後,清朝統治者開始推行剃發換服,這讓百姓非常不滿,不少地區都開始反清。曾任明朝兵部尚書的張國維和部分大臣迎立魯王朱以海,于紹興監國。但問題是,隆武帝已經登基了,天下不能同時有兩個南明朝廷,而魯王手下的大臣們並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官職和富貴,因此與隆武朝廷開始了對立。】

    【隆武帝做出了退讓,允許魯王陣營的大臣在隆武朝廷可以擔任一樣的職務,但這些大臣們並不買賬,隆武帝的使臣陸清源還被魯王的將領所殺,而隆武帝也殺了魯王的使臣,兩個同出一源,本應密不可分的政權變得勢同水火,也給抗清運動帶來了不小的危害。這種事情,只能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南明內部都沒有達成一致,你死我活,爭權奪利的,談何抗清呢?】

    朱元璋道︰“什麼同出一源,一母同胞的兄弟尚且會反目,何況只是同族?”

    誰都想當正統皇帝,誰都不想屈居人下,哪怕唐王和魯王都是親父子,也照樣得為了利益自相殘殺。

    李隆基和李亨不也是親父子,論及皇位的時候,有人手軟嗎?

    什麼家國大義,什麼同心協力,在他們面前都不值一提,誰都不想把正統的名分讓出來。

    朱棣看得抓狂不已︰“都什麼事了,眼楮還死盯著這些,他們難道不明白,一旦反清失敗,什麼官職富貴都沒有了嗎?”

    徐皇後小聲道︰“可是,他們可以投降清朝啊。”

    朱棣呆住,是啊,為什麼不可以呢?一旦投降清朝,那不就又有官職了?

    雖然清朝不一定什麼貨色都要,但總不是沒有機會。

    【沒過多久,浙江失陷,紹興也淪陷了,魯王不得已流亡海外,所謂的魯王政權也是曇花一現。有關魯王的死因,有說是在台灣病死了,還有說是魯王住在金門,鄭成功對他很恭敬,但後來鄭成功的態度不如以往,魯王心生不滿,想去南澳,就被鄭成功沉海了。很快,隆武朝廷也落得了與魯王朝廷一樣的結局,清軍攻向福建,隆武帝逃到汀州,但汀州城很快被攻破,隆武帝被俘後被殺。《行朝錄》記載隆武帝是投水自殺,《南明史》則記載他是絕食而死。】

    【隆武帝死後,永明王朱由榔又在廣東搞了一個小朝廷,但小朝廷很快就迫于清朝的兵鋒逃亡廣西。同年十一月,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也稱帝了,史稱紹武帝。永明王一看這還了得,也抓緊稱帝,史稱永歷帝。他不僅稱帝,還讓人勸唐王取消帝號,唐王自然不同意,然後兩個朝廷就開始了內戰。打著打著,清兵打進來了,廣州淪陷,紹武帝自縊,永歷帝見狀逃往湖南,後來又逃回廣西。】

    朱元璋︰“……”

    內戰,內戰,真就不能團結一致是吧?

    就這樣還打什麼,干脆投降好了,自己人打自己人,最後得益的是誰呢?

    就算一個把另一個打沒了,可對清朝來說,不就是少了一個對手嗎?

    朱瞻基暴跳如雷︰“他們怎麼不干脆找根繩吊死?!”

    與其活著浪費糧食,丟人現眼,倒不如抓緊去死,好歹落個忠烈名聲。

    朱祁鈺心有所感︰“我與太上皇,不就是如此?”

    于卿道︰“陛下聖明,豈會做如此無恥之事。”

    朱祁鈺道︰“你也太抬舉我了。”

    他看著明朝的未來,心中愈發忐忑,若是他,能夠做到寧死不屈嗎?

    其實他也不知道,當日朝中言及南遷,他也是不知所措的,所幸他最終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現在沒有了太上皇,他能否讓大明再進一步呢?

    【在這期間,一直有人舉起抗清大旗,張獻忠就是其中之之一,但中箭而死。他死後,孫可望、李定國等人整理殘兵,力主恢復大明江氏,而他們也確實做出了些成就,但他們內部又因為利益產生了矛盾,孫可望出于嫉妒,遏制李定國的勢力,後來孫可望降清,還泄露了不少要事。順治十六年,朱由榔逃到緬北,後來被送回昆明,死于他人之手。】

    【同年鄭成功去世,李定國病死。此後,雖然依然有殘余勢力反抗清朝,但明朝大勢已去,即使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直到康熙二十年,抗清勢力宣告徹底覆滅。明朝,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但它只是歷史上一個朝代而已,我們還是理性看待為好,如今明朝亡了,也就成為史書上一個冰冷的符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91章 明朝覆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91章 明朝覆滅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