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688章 南明朝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688章 南明朝廷

    朱元璋︰“……”

    他氣笑了︰“好好好,大明亡了大元,現在大清又亡了大明,天道好輪回是吧?!”

    他咬牙切齒︰“建州女真是吧,我會記住他們的。”

    改日派人去建州,把那里的女真人一網打盡!

    馬皇後道︰“記住建州女真,又有什麼用?難道沒了女真人,大明就能萬世不倒了嗎?”

    沒有建州女真,還有李自成,沒了李自成,還有廣大受苦受難的百姓。

    只要大明皇帝昏庸,朝廷腐敗,無論是誰來,都會亡國的。大明之所以會亡國,還不是因為這個國家已經爛到了根子里嗎?

    趙匡義狐疑地說︰“後金?”

    特地起個國名叫金,說和金人沒有關系,他都不信。

    由于金人帶給大宋的恥辱,他現在听到類似的字眼還會應激。

    萬歷皇帝想起了什麼︰“建州女真,這可是老熟人了。”

    永樂年間,成祖皇帝設立建州衛所,正統年間又設立建州三衛,後來建州女真劫掠邊境,公然不敬朝廷,又引發了後來的成化之役。

    如今建州女真愈發壯大,眼看就要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已經成了,這要是不算心腹大患,什麼叫心腹大患?

    【不過,大明雖然亡了,但還是有人在苟延殘喘的。當時的北京城被攻陷,但可喜可賀的是,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仍舊處于明朝的統治,屬于亡了但沒完全亡,跟南宋的處境比較相似。這里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明朝的兩京制,北京是都城,南京實際上也是都城,朱棣遷都北京以後,不知為何,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而且南京還有一套中央機構,什麼都察院、六部、國子監等,北京有的中央機構,南京也是有的。】

    【只不過,南京的中央機構人數較少,而且只能管轄南京,權力也不如北京,因此南京官員實際上就是閑官,哪怕品級一樣,但人人都知道南京的官與北京不能比,到了南京基本上就意味著仕途無望了。官場中的人,誰不想平步青雲,因此南京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個好去處。如果有人被打發到南京做官,其實就是貶謫的意思了。由于黨爭的激烈,很多南京的官員和北京的官員會針鋒相對,因為南京有不少人都是在黨爭中落敗,被打發到這里的。】

    朱元璋木然道︰“喜?有什麼可喜的,我先前可是听說南京陷落了呢。”

    不用說,他都知道這個南京朝廷注定要玩完。

    朱棣道︰“若南京朝廷也能出一個趙構就好了。”

    趙構雖然人品奇差,但他有一個很多人沒有的優點——能苟。

    曾經看不起的軟骨頭,現在居然成了他夢寐以求的優點,若是有個趙構當皇帝,未嘗不能與清朝分庭抗禮。

    當然,這是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下,誰知道南京的臣子們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朱祁鈺無奈地說︰“沒想到有一日,大明要靠南京的六部來支撐了。”

    南京向來是官員們養老的地方,到了那個地方,基本意味著仕途無望,除非能復起,否則仕途就算到頭了。

    萬萬沒想到,最後大明要指望養老六部來拯救了,他對此充滿了擔憂,因為南京淪陷了,看樣子是沒支撐住啊。

    【朱由檢自盡後,南京這個不太好的去處就開始發揮作用了,當皇帝殉國的消息傳來,南京的六部官員便開始爭論到底選誰來做皇帝了。當時主要有兩個人選,一個是福王朱由崧,福王朱常洵的兒子,神宗皇帝的親孫子,他從河南一路逃到了淮安。另一個則是潞王朱常諪,明穆宗的孫子,明神宗的佷子,他從北方一路跑到南直隸。兵部尚書史可法認為,潞王朱常諪適合當皇帝,雖然他只是神宗的佷子,但他的能力是比神宗親孫福王朱由崧要強的。】

    【以南京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一位賢能的皇帝來主持大局,而福王這個人吧,雖然他的血緣離神宗皇帝更親近,但他的人品很有問題,有官員特地提出了不可立福王的七個原因︰“有不孝、虐下、干預有司、不讀書、貪、 淫、酗酒七不可立”,還曾偷竊王印獻給起義軍。這麼一看,多才多藝、擅長詩畫,精通音律書法且沒什麼不良嗜好的潞王確實眉清目秀的,他唯一奢侈些的愛好是收藏古玩,這也算不了什麼,起碼比不讀書的紈褲強。】

    朱元璋怒道︰“這有什麼好爭論的,太平時節自然是論血緣序齒,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惦記著禮法作甚?!”

    這不就像土木堡之變時,不立朱祁鈺,卻要立年幼無知的朱見深一樣嗎?

    朱棣也道︰“潞王已經很不錯了,瞧瞧那個福王,父子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立他做皇帝不是胡鬧嗎?”

    潞王收藏古玩怎麼了,這叫喜好風雅!再怎麼樣,也比福王要強。

    嬴政搖了搖頭,說道︰“南京朝廷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這麼明顯簡單的選擇,都能分出兩派,還能指望什麼?

    萬歷皇帝差點暈過去︰“離潞王啊!我不介意的,福王這孫子真不如沒有啊!”

    他從前最疼愛的兒子是福王,但現在的福王已經成了他眼里的垃圾。

    大垃圾,還生了一個小垃圾。

    【而且福王還有一個讓部分大臣不能接受的問題,他的親爹朱常洵曾引發國本之爭,如果立福王為帝,那當日為明光宗力爭的大臣們算什麼?父子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怎麼能讓他當皇帝呢?但也有不少大臣認為,應該立血緣更近的福王,鳳陽都督馬士英原本支持潞王,但慢慢倒戈,還表面上安撫史可法,背地里讓人率大軍護送福王進入南京。】

    【潞王勢力與福王勢力展開了激烈較量,一方認為福王道德敗壞,另一方認為就是應該立血緣近的福王,甚至有人破口大罵,最終支持潞王的大臣們不敵福王勢力,不得以讓福王做了皇帝。崇禎十七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南明小朝廷正式成立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88章 南明朝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88章 南明朝廷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