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詫異地說︰“朱能的後人……?”
徐皇後道︰“成國公忠勇無雙,後世子孫做的事,還是不要苛責他了。”
朱棣道︰“我怎麼會為此責怪朱能,這是他的後人,又不是他本人,只要他如今對大明尚且忠心,那便沒什麼。”
朱能的臉頓時漲紅了︰“這個孽障,他怎麼能投降?!”
其他人都可以投降,靖難元勛的後人怎麼可以投降?朱純臣投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大明的成國公,有沒有想過自家的列祖列宗?!
他覺得很無力,真恨不能穿到那個時候,最後拼一把大的,也算出了心中惡氣。
同時,他也覺得很丟臉,朱純臣投降得干脆,讓他這個祖宗怎麼面對皇帝和同僚?
朱由檢痛心不已,連聲哀嘆。
他把兒子們送走,就是為了保住他們得性命,日後還能卷土重來也未可知,可這一切都打水漂了。
日後,恐怕也只能指望各地的藩王了,但他心里覺得沒什麼可能了。
朱元璋道︰“就算把三個皇子平安送走,也改變不了大明滅亡的現實。”
三個長于深宮的皇子,有多大的可能復國?
【說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一個人,熟悉三國歷史的應該都知道姜維這個人。姜維是蜀漢時期名將,諸葛亮去世後,他在劉禪的支持下數次北伐,後來劉禪向魏國投降,姜維假意反抗,並策反了魏國將領鐘會,最終不敵魏軍而死。我們現在對姜維的印象大多是一心報國、堅持北伐、忠心耿耿之類的,但在當時以及蜀漢滅亡之後,姜維的名聲其實都挺差的,哪怕是蜀漢自己人都覺得姜維窮兵黔武,是什麼讓姜維的風評驟然好轉的呢?是因為許多年後,姜維已經死了許久的時候,一封密信重見天日,這是姜維寫給劉禪的。】
【當時劉禪已經投降,而姜維正在做著最後的反抗,信中是這麼說的︰“望陛下忍數日之辱,維將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必不使漢室終滅也”。人們常說蜀漢是一群浪漫主義者締造的國家,而姜維就是那個最後的浪漫主義者,即使皇帝已經投降,他依然想著反抗,想著光復漢室,而一向有懦弱無能之名的劉禪默默將密信保存下來,最終在多年後一舉扭轉了姜維的風評。】
劉備正在教訓孩子,劉禪不成器,他一心要把劉禪教成一代明君,然而收效甚微,他愈發火大。
劉禪被訓得一抽一抽的,諸葛亮看不下去,在一旁勸說︰“主公不要對孩子這麼苛刻……”
听完天幕的話,所有人都沉默了,就連劉禪也不抽了。
半晌,劉備哽咽道︰“姜維,是何人,可在我軍中?”
諸葛亮道︰“此人現下應當不在軍中,或許還在市井之中。”
劉備感動得不行︰“這般忠耿的臣子,萬萬不可虧待,還是要早日找到為好。”
劉禪都投降了,他還想著光復漢室,這是怎樣一種精神啊!
劉徹頗為動容︰“漢室得遇如此良臣,實乃大幸!”
人人道他刻薄寡恩,但對一個忠于漢室的人,他總會是欣賞的。
劉邦感慨道︰“大漢能有這麼多忠臣良將,難得啊!”
【姜維這樣的人,很難得,我們不必要求人人都是姜維,這是不可能的。舉個例子,大明要亡了,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可以苟且偷生,畢竟大勢已去,再為一個已經無力回天的大明去死,不值得。你可以選擇默默接受,繼續過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選擇此生不入官場,甚至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你可以像姜維一樣假意投降,暗地里籌謀復國,都可以,只要你有基本的廉恥,明末的周奎便與姜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姜維是生不逢時,死亦為鬼雄,周奎就是個純粹的人渣了。】
【周奎是甦州人,原本只是一介平民,為了謀生曾從事過醫生、算命等職業,但還是很窮,他曾為自己算過一次命,說他五十歲後便會富貴,就是不知道因什麼而富貴。天啟六年,他的女兒周氏被選為信王妃,周奎也被授予南城兵馬司副指揮的職位,他的飛黃騰達之路也就此開啟。信王朱由檢登基後,周奎升任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皇帝還賜給他五百頃地 ,崇禎三年,周皇後所生的皇子朱慈霃被立為皇太子,周奎更是沾了外孫的光,被加封為嘉定伯,又加太子太保。】
朱元璋羨慕得要死,他倒想大明人人都是姜維呢!
大漢就是好命啊,持續時間長不說,所有皇帝里沒有太離譜的,走到末路還有這麼多人心心念念大漢。
就連後世許多人造反,都要打著大漢的旗號。
朱祁鈺道︰“國之將亡,自然不能強求尋常百姓為大明赴死,但皇親國戚就不一樣了。”
前者不一定有好日子過,但後者卻是實實在在受朝廷供養的。
朱由檢神色變了︰“嘉定伯?人渣?”
他的岳父是個什麼貨色,他再清楚不過了,但天幕提起姜維的同時要踩一腳周奎,就有些不妙了。
周奎若只是貪婪了一些,倒不要緊,可看天幕的意思,他似乎是做了對不起大明的事情?
周皇後心里也打鼓︰她爹又干了什麼丟人現眼的事?
【這樣一個財富榮華全部來自大明皇帝的人,卻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渣,經常向貧苦百姓發放高利貸,自己家的房子里堆滿了錢,但他除了對自己,對其他人都很吝嗇。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城了,而此時的國庫已經沒錢了,為了湊足餉銀,朱由檢讓勛貴朝臣們分攤,他特地晉升周奎和張皇後的父親張國紀為侯爵,然後向他們要銀子。】
【張國紀為人比較儒雅,與一般飛揚跋扈的外戚不一樣,他捐了兩萬,勛貴中就屬他捐的最多。而周奎就不一樣了,他根本就不想捐,反復對皇帝派來的人說自己沒錢,對方生氣了,說你如此吝嗇,朝廷現在有難了,就算你攢了很多錢,又有什麼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