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641章 史書漏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641章 史書漏洞

    朱元璋冷笑道︰“除非他這個皇帝是泥捏的,否則我不信他心中沒有任何憎恨之意。”

    哪有脾氣這麼好的皇帝,就連殺母之仇都可以輕輕放過?

    萬貞兒只是一個皇貴妃,對已經登基的朱佑樘來說,壓根兒無法構成任何威脅,若萬貴妃真的得罪過他,朱佑樘想要報復真是輕而易舉。

    朱見深神色沉沉,低聲道︰“他們還是不肯放過貴妃……”

    他活著的時候,大臣們礙于他的存在不敢如何,等他死了,還不使勁兒針對萬貴妃?

    他承認萬貴妃不是什麼賢妃,但他就是喜歡她,但恰恰就是這份喜歡讓世人無法接受。

    堂堂皇帝,怎麼能愛上一個比他大十幾歲的女人呢?可他最苦最難的時候,都是萬貴妃陪伴在他身邊,他愛她,為什麼不可以?

    萬貴妃一臉輕蔑︰“我管他們如何彈劾,那時我早死了,就算他們往我身上潑髒水,也與我無關。”

    她活著的時候,已經把該享的福享盡了,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朱祁鈺道︰“如此看來,此事不過以訛傳訛了?”

    即使是皇帝貴妃,也逃不過流言二字啊!

    于謙笑道︰“古往今來,多少豪杰都是流言纏身,皇室貴冑更是如此。”

    【朱見深與朱佑樘相認這段,也有些草率,皇帝一個與他長得相似的孩子,便認定這是他的兒子,是不是有些太簡單了?根據流傳出的朱見深與朱佑樘這對父子的畫像,可以看出他們長得並不相似,那為何朱見深會斷定這是他的親生兒子呢?唯一的可能,他早就知道朱佑樘的存在,而這個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陳洪謨是成化年間的大臣,他在《治世余聞》中提過這件事︰“成化中,皇妣紀氏得幸,有娠。萬貴妃既覺,恚而苦楚之。憲廟乃密托病,出之安樂堂,以痞報,而屬門官照管”。】

    【按照他的說法,紀淑妃有孕後,萬貴妃不高興了,可能是因為吃醋,也可能是覺得她沒有孩子,別人卻有了孩子,但也就僅僅是不高興,她並沒有真的迫害過紀淑妃和皇嗣。至于所謂的紀淑妃偷偷生下皇嗣,也是不成立的,真實情況是朱見深為了安撫萬貴妃,就以紀淑妃生病為由,把她遷到了安樂堂,也是不礙貴妃眼楮的意思,從頭到尾,朱見深和萬貞兒都知道紀淑妃懷孕了。】

    朱見深道︰“懼內一詞雖然不好听,但總比縱容寵妃謀害皇子更好听些。”

    其實也不是懼內,他只是不想讓萬貴妃傷心,至于紀淑妃會不會傷心,他並不在乎。

    萬貴妃哼道︰“我再如何喪心病狂,也不可能去謀害皇嗣,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她是生不出孩子,又不是傻子。

    朱元璋頷首道︰“這樣才算是合理,先前什麼謀害皇嗣,偷偷懷孕,太假了。”

    馬皇後也道︰“是啊,後宮森嚴,一個女人生孩子,怎麼可能一點兒風聲不露?就算有許多人同情紀淑妃,難道就沒有利欲燻心之人,為討好萬貴妃而出賣他們母子?”

    劉娥道︰“這個故事,與狸貓換太子倒是有幾分相似。”

    編得不錯,就是忽略了現實因素,以為後宮是什麼四處漏風的地方,孩子隨便殺,隨便換。

    【既然朱見深與萬貞兒都知道紀淑妃懷孕,朱見深還讓人去看護紀淑妃,也就說明根本不存在萬貞兒謀害讓人為紀淑妃墮胎,逼得紀淑妃只能偷偷生下皇子這件事。也正因如此,朱見深才會迅速且不加懷疑地與朱佑樘相認,因為他早就知道了,正好當時乾清宮起火,他覺得這是上天的警示,便讓人接回了這個孩子。而萬貞兒的反應,也比較平和,大臣尹直在《謇齋瑣綴錄》中記載︰“至是,太監張敏厚結貴妃主宮太監段英,乘間說之,貴妃驚雲︰‘何獨不令我知?’遂具服進賀,厚賜紀氏母子,擇吉日請入宮”。】

    【她不但沒有排斥紀淑妃母子,反而還頗為友好,甚至還撫養過朱佑樘,大臣商輅奏折記載過︰“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于巳出”,證明撫養朱佑樘的並不是周太後,而是萬貞兒,而且還提起了紀淑妃一直在生病,這也為紀淑妃的突然死亡埋下了伏筆,紀淑妃是病死,而不是世人猜測的被萬貴妃謀害。】

    商輅道︰“這才對嘛,我們這些成化年間的大臣都不知道的事情,怎麼後世修史書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們知道皇帝有多麼寵愛貴妃,也知道紀淑妃生下皇嗣,紀淑妃生了病,可獨獨不知謀害皇嗣一事。

    大明朝臣有一個優點︰頭鐵,當初周太後為了錢皇後的事情胡攪蠻纏,他們也不曾退縮,若是知道萬貴妃謀害皇嗣,怎麼可能毫無反應!

    朱見深淡淡地說︰“若非有這些筆墨證明,我與貴妃豈非百口莫辯?”

    什麼謀害皇嗣,什麼紀淑妃是被萬貴妃謀害的,統統都是無稽之談。

    萬貴妃不是什麼好人,但也不是會對皇嗣下手的人,他深愛萬貴妃,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絕後,皇位便宜了別人。

    【紀淑妃是病死,那麼另一個重要人物張敏真的是吞金而死麼?在《明史》的記載中,張敏是一個勇敢保護了皇嗣的忠臣,他害怕萬貴妃報復,便于成化十一年吞金而死,但如果我們繼續看下去,會發現就在成化十三年,張敏在史書中死而復生,還參與了楊繼宗事件,而此時的張敏充當著反派角色。】

    【楊繼宗是一位極其廉潔耿直的大臣,誰都不怕,誰都敢彈劾,朱見深曾問汪直,朝中哪個大臣最廉潔?汪直回答,天下只有楊繼宗一個人不愛錢。楊繼宗是大清官,那麼張敏就是一個不討喜的角色了,他經常對朱見深詆毀楊繼宗,但朱見深已經記住了楊繼宗這個人,張敏詆毀也沒用,他只好叮囑弟弟張慶善待楊繼宗,皇帝已經記住這個人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41章 史書漏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41章 史書漏洞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