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630章 賢後美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630章 賢後美德

    朱元璋神色微妙起來︰“老四,還挺疼媳婦的……”

    馬皇後道︰“不疼媳婦,難道還要打媳婦麼?夫妻和睦是好事,帝後和睦更是國之大幸。”

    朱元璋撇了撇嘴,說道︰“瞧你這話說得,什麼打媳婦,我可沒干過這種事。”

    馬皇後道︰“你是沒做過,可大明的藩王有不少混賬的,八成有人這麼做過。”

    朱標听得不明所以,急忙打斷了爹娘的對話,說道︰“什麼打媳婦,不是在說老四和弟媳麼?”

    朱元璋回過神來,轉移了話題;“這皇後金寶,說起來還是我遜色了,以後的皇後金寶便用盤龍紐吧!”

    老四也這麼干了,他可不能輸啊!

    燕王癱在殿里,心中酸澀,他的王妃是這個世上除了娘以外最好的女人,。

    然而如今自己這個境況,也不知會不會連累她。

    以老爺子的脾氣,若是把他弄死了,那他的王妃很難獨善其身啊。

    朱棣驕傲地說︰“有妻如此,夫復何求?皇後與我,相濡以沫多年,自然也是同盟。”

    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時可以與妻子同生共死,他與皇後自然也能共創大業。

    【徐氏成為皇後那年,年紀是四十歲左右,她與朱棣之間依然情深意篤,在前朝後宮都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可以大致參考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朱元璋與馬皇後,都是出了名的明君賢後組合。徐皇後在履行治理後宮的職責同時,也會對朱棣提出一些合乎情理的建議,她曾提醒朱棣休養生息,對待人才一視同仁,朱棣全部采納,還要說皇後的話都符合他的心意。】

    【有一次,徐皇後詢問朱棣平日里與那些大臣一起治理國家,朱棣便說是六卿和翰林,徐皇後便召見這些大臣的妻子,給予她們賞賜,並叮囑她們輔佐丈夫。她還對朱棣說,在選拔地方長官時,不應該只憑資歷任命官員,否則便會埋沒人才,應該對出眾的人破格提拔,入職時間長的官員再按照資歷提拔,朱棣表示皇後說得都對。看來徐皇後的“女諸生”之名,並不僅僅意味著她能夠博覽群書,還代表她有著過人的膽識和才略,這也是多讀書的好處,不讀書哪里來的“女諸生”?】

    朱元璋贊道︰“這個兒媳婦,沒娶錯!”

    他不禁得意于自己的眼光,徐氏可是他一眼看中的,配給自己兒子果然不錯!

    他又對徐達說︰“你養得女兒很好,有一國皇後的樣子。”

    徐達聞言,便知道他沒有生氣,便笑道︰“都是皇後教養的功勞!”

    馬皇後搖了搖頭,說道︰“這孩子天生聰明孝順,我不過是教她一些經驗禮儀罷了。”

    徐皇後有些不自在︰“天幕如此夸贊,我竟有些無地自容了!”

    她也只是做了一個賢後應該做的事情,文德皇後和馬皇後不就是這麼做的麼?

    她博覽群書,又愛民如子,自然要為大明盡一份力。皇後不應該只管後宮的一畝三分地,更該勸諫皇帝施行仁政。

    何況她還沒做多久的皇後,就先戴上了高帽子。

    朱棣笑吟吟地說︰“我倒覺得天幕說得很在理。”

    【徐皇後具備一個賢後的一切美德,她為人孝順,早在馬皇後還未去世時,便常常夸贊她的德行,後來朱棣登基,問起馬皇後的事情,徐皇後還能清楚地說起馬皇後的教導。她行事低調,從來都嚴格約束外戚,甚至到了一種過于謹慎的地步。徐皇後的弟弟徐增壽官至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在靖難之役時暗中支持朱棣,因此被建文帝處死。朱棣本就對徐家人有著愛屋及烏的心思,徐增壽又是他的支持者,自然想要追贈他爵位官職,但徐皇後極力推辭。】

    【畢竟徐增壽是有後人的,誰知他們會不會仗著外戚的勢力做些壞事?朱棣實在惋惜小舅子的死,瞞著徐皇後將其追贈為定國公,還讓他的兒子襲爵,事後再告訴妻子,徐皇後別無他法,只能要求朱棣選擇嚴師教導徐增壽的兒子。徐皇後對親弟弟都毫不縱容,更別說其他的親戚了,若是有親戚犯錯,馬上就會將其召進宮中訓斥一番,對待遵紀守法的親戚則是和顏悅色,時不時賞賜。】

    徐達心中一跳,忙為兒子徐增壽請罪。

    建文帝再如何,也是皇帝屬意的皇太孫,自家兒子這算得上是背主了,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還是先請罪為好。

    朱元璋倒不如眾人想象得那般生氣,反而擺了擺手讓徐達起來︰“這有什麼,老四那個混賬,我都忍了,還差一個徐增壽麼?”

    徐增壽是燕王妃的弟弟,難道還能強迫他為建文帝賣命,不為自己的姐夫賣命麼?

    燕王妃心下一嘆,以建文帝的德行水平,徐增壽會倒向燕王一點兒也不奇怪。

    何況他又是自己的弟弟,親近姐夫也沒什麼。

    朱棣聞言,當場便有些心虛,轉頭一看,徐皇後正嚴肅地注視他,說道︰“陛下怎麼能這麼做?”

    壞了,偷偷追封小舅子的事情,讓皇後知道了!

    【有人可能覺得不理解,徐皇後都貴為皇後了,為什麼不能對家人好一點,為什麼要攔著朱棣追封他的弟弟呢?這當然不是因為徐皇後對自己的娘家沒有感情,而是因為歷史無數次證明,如果不約束外戚,極有可能得到非常嚴重的後果。遠的比如漢朝的王莽,他也是出自外戚家族,當時的王家多麼風光,什麼侯爵、公卿,王家人就有不少,或許其中不乏有才干之人,但王家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

    【人的貪欲是無法滿足的,王莽最初或許並沒有想篡位,但是在權力的浸染下,在太後的縱容下,加上他本人就听邪性的,最終將整個大漢斬為東西兩半,所幸還有光武帝劉秀力挽狂瀾。近的,比如徐皇後之後的某位皇後,這位是自作自受的典型代表,後面我們也會講到。總之,約束外戚,吃虧的永遠是外戚,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反而還受益了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30章 賢後美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630章 賢後美德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