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354章 律法+民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354章 律法+民生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嬴政眼前一亮,可算听到些有用的東西了!

    其實大秦也有自己的選官制度,譬如軍功制和保舉制等,還有與五經館有些許類似的學吏,也就是進入學室為弟子。

    但這些都是有一定門檻的,比如保舉制,這就需要被保舉者有一定關系,或者是能接觸到保舉者,這對不少人來說都是很難的。

    以及世官制,地位較高的官員可以使自己的兒子得到官職,這就更難了。

    但五經館就比較先進,允許寒門子弟進行學習,考核通過後便可授予官職,還不收學費……這也太令人心動了!

    雖然嬴政吸納了不少人才,但誰會嫌人才多呢?誰知道那些普通人中會不會有才能出色的人?

    至于運轉此事所需的錢財,這不是問題,擠一擠總會有的。

    劉徹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這蕭衍的想法,居然與他不謀而合。

    他一直想要設立類似于五經館的機構,為朝廷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只不過這個想法還在構思階段,並沒有完整的方案。

    蕭衍的奇思妙想,無疑是給了他啟發,實在是妙計。

    李世民贊同地說︰“即使在現在,這項制度也是很優秀的。”

    就憑免學費這一點,便足夠出色了,畢竟讀書成本高,很多人都讀不起書,免除學費便減輕了學子的大部分負擔。

    如若學子沒有了經濟上的負擔,想來便能更專注于學業,心無旁騖,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蕭衍在納諫方面也做得非常好,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只要有好的意見,那麼便可以提出來。為了更好地吸收人才,他還設立了謗木函和肺石函,如果有人的才能被埋沒或是功勞沒有得到表彰,便可以寫信放進肺石函,如果百姓想要提出自己的意見,便可以寫信放進謗木函,也算是封建社會比較難得的一項設施了。對于封建帝王來說,能否接受臣民的諫言,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評判標準,譬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便非常善于納諫,他與魏征的故事也讓無數人津津樂道,雖然李世民有時被懟得很是惱怒,但他從未真正懲處過魏征,而是給予了他很大的寬容。蕭衍善于納諫且樂于納諫的精神,這是很值得表揚的。】

    說起這個,李世民不由地感慨道︰“雖然魏征有時說話不太中听,但他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賢臣,多虧了他的輔佐,使我避免了許多錯誤。”

    遙想貞觀元年,他下令征召士兵,本來範圍規定在十八歲以上,但封德彝認為有些人不到十八歲,但身體健壯,也可以征召。

    對此,李世民表示贊同,魏征卻出言反對,一番力勸,這才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還有貞觀二年,傳聞嶺南馮盎密謀造反,他想要大舉征伐,還是魏征站出來勸阻,最後只派了一個使者便解決了這件事。

    更讓他得意的事,魏征從前效忠于李建成,如今他卻不計前嫌中重用魏征,更展現出他博大的胸懷,魏征也配得上他這樣對待。

    魏征听了這話,臉上絲毫不動容,反而鄭重地說︰“臣身為陛下的臣子,自然要直言進諫,陛下難道不明白忠言逆耳的道理?”

    李世民尷尬地說道︰“哈哈,魏卿說的很有道理……”

    劉徹滿不在乎地說︰“如果有人能提出對大漢有利的建議,我也是可以做到善于納諫的。”

    前提是有利的建議,雞毛蒜皮還沒什麼用的建議就不要提了。

    劉邦一笑,他記得自己剛入咸陽時,難免被秦宮的繁華迷了眼,樊噲的勸告也听不進去,還是張良出馬,他這才明白過來。

    若非張良勸說,恐怕他就要沉溺在咸陽宮室的富貴中,忘了自己真正的目標了。

    【蕭衍在律法上的成就也頗為顯著,許多朝代都會制定本朝的律法,比如唐朝有《唐律》和,明朝有《大明律》,但在蕭衍上位之前,無論是劉宋還是南齊,都並沒有在律法方面做出革新,而是沿用了晉朝的律法,雖然輕松,但對于國家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對此,蕭衍登基後便開始著手制定新的律法,在數位臣子的努力下,終于修成了一部比較完備的《梁律》,算是南梁律法上的一次革新。】

    【但美中不足的是,雖然已經有了新的律法,但具體執行起來卻並不盡如人意,蕭衍對于無權無勢的老百姓,自然是嚴格執法,但輪到王公貴族犯法,處置卻減輕了許多,即使有人指出這一問題,蕭衍也做出了改進,但這樣的現象一直都存在,這無疑是助長了權貴們的囂張氣焰,甚至于做出白日在都城殺人的惡行。】

    李世民說道︰“這就是他的不對了,律法怎能因身份的高低而不同呢?”

    如若身份高貴之人犯法卻得不到嚴懲,長此以往,權貴們便會對律法失去敬畏之心,百姓也會心生不滿。

    憑什麼我們犯法會受到嚴懲,貴族們犯法卻不痛不癢?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才是一部律法存在的意義,雖然不絕對,但貴族知法犯法的風氣卻不能助長。

    蕭衍面露憂愁,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危害,但是……他嘆了口氣,橫豎這事不是很緊要,以後再說吧。

    朱元璋說道︰“我還是比較一視同仁的。”

    馬皇後笑了笑,不置可否

    【除此之外,蕭衍在經濟民生上也施行了一系列善政,積極開闢田地,只要是土地,便要盡到利益最大化,但光有土地還不夠,田地也是需要有人進行耕種的,各地的流民便是最佳勞動力,為了吸引這些人的注意,蕭衍下令如果有百姓流落他鄉,可以回歸原籍,還會免除三年的課稅,即使不想回去,這也是沒什麼,百姓可以選擇在當地落戶。除去官府負責種植的部分田地,其余公田都分給貧苦的百姓,貴族不可以佔用,如此一來,既可以維持生計,又可以增加勞動力,還有助于恢復社會經濟,使百姓安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354章 律法+民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354章 律法+民生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