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第334章 江河日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夜未明 本章︰第334章 江河日下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 !

    李世民長舒一口氣,心這才徹底放下,叛亂平定了才好,只有這樣,才能騰出手來才能安心收拾山河,否則平亂未息,總是有數不清的危險。

    他想起李隆基,不悅地說︰“他倒是死得輕松,卻把爛攤子留給別人收拾!”

    李隆基在抑郁中死去,在他看來就是活該,又沒虧你吃穿,又沒讓你去體驗民生疾苦,已經很好了。

    李治頗有些悲觀︰“就算戰亂平息,大唐還能好起來麼?”

    他覺得會很難,安史之亂整整持續了八年,多少土地被摧毀,多殺百姓被屠戮,說一句話元氣大傷也不為過。

    除非出現一位如他阿耶一般聖明的君主,或許會有轉機。

    李隆基看到這里,不由松了一口氣,還好,大唐還有重來的機會。

    只要他的兒孫們爭氣,大唐難道不能重回巔峰?好吧,這確實有點難。

    劉徹說道︰“江山糟蹋起來容易,收拾起來可就難了。”

    若大唐能出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皇帝,說不定能重整山河,但要恢復到開元盛世的程度,還是有些難。

    嬴政有些惆悵︰“大唐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可我的大秦……”

    他沒說完,把剩下的又咽了回去,他何時變得多愁善感起來,難道他還收拾不了一個王朝麼?

    朱元璋說道︰“安史之亂平定了又如何?大唐的問題一日不解決,就永遠無法改善大唐的現狀。”

    大唐難道就安史之亂這一道坎麼?

    【叛亂雖然平定,但安史之亂還是給大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李唐皇族雖然取得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但他們無法阻止大唐王朝向著深淵迅速滑落,昔日萬國來朝的唐帝國由盛轉衰,盛世也離百姓越來越遠。大唐江山在戰火的洗禮下一片蕭條,人口銳減、國力大傷,無數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以至于流離失所,土地兼並愈發嚴重。難怪杜甫會寫“憶昔開元全盛日”,誰不懷念開元盛世的情景?大唐曾為杜甫帶來了激情和榮光,但也帶給他極大的傷痛,安史之亂時,杜甫飽經人世苦難,幼子在戰亂中活活餓死,而這只是無數大唐百姓苦難的縮影。】

    杜甫被如此猝不及防地透露了未來,心情很不美妙。

    早在天幕敘說安史之亂時,他便痛徹心扉,再看自己的未來如此淒慘,不由哀嘆︰“我不過略有薄名,因此能被天幕提起,天底下又有多少個未被記錄下的我呢?”

    相比起大唐遭遇的禍患,他就算榜上無名,一生庸碌,又有什麼要緊呢?

    李白的臉上已經褪去了灑脫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沉重,杜甫如此,那他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杜甫的幼子餓死,天下又有多少個如他一般的幼兒死在戰亂之中呢?

    李世民痛心地說︰“大唐本來不至于此的!”

    他曾經多麼驕傲于大唐的強盛,如今就有多麼痛惜大唐的衰落。

    李治苦笑︰“有些東西得不到還好,得到了再失去,比從未得到要痛苦千萬倍。”

    若大唐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朝廷,沒有什麼盛唐的光環,便是亡國,似乎也是尋常事。

    可偏偏大唐曾有那麼多光輝的歷史,創造了那麼繁榮的盛世,一朝跌落塵埃,怎能不讓他心如刀絞?!

    李隆基再次听到杜甫這個名字,有些恍惚,他已經讓人去尋找天幕所提過的一干人等,杜甫也在其中。

    他想見見這個人,但現在又退縮了。

    等他見到杜甫,該怎麼說呢?杜甫若是問他為何為變成這樣,他又該怎麼回答?

    大唐變成這樣,他難過麼?自然是難過的,可追根究底,這是他的責任啊!

    【安史之亂後,大唐變得更好了麼?雖然有幾位皇帝想要復興盛唐,重振帝國威勢,但他們都無法從根源解決問題,唐王朝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每當王朝漸漸衰落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唐朝也是如此,譬如部分藩鎮的勢力愈發壯大,節度使割據一方,父死子繼,但此時藩鎮尚未完全脫離控制,只有極少數的藩鎮形成了割據的現象,大部分節度使還是比較忠心的。有趣的是,他們互相制約,反而維系了王朝的穩定,直到黃巢起義後,才出現了普遍意義上的藩鎮割據,這些藩鎮相互殘殺,加劇了王朝的滅亡。】

    李世民的心又提了起來,難道大唐就只能這樣了嗎?盛世大唐回不來了麼?

    大唐難道也要像其他王朝一般,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麼?

    劉徹說道︰“當王朝強盛的時候,中央可以壓制藩鎮,令他不敢作亂,可當中央的權力和影響力因為戰亂而大幅度削減,藩鎮自然也會變得不馴。”

    藩鎮之間若是可以互相牽制,確實可以達到一種平衡,但若這種平衡也被打破……

    李治眉頭緊皺︰“難道沒有一位強勢的皇帝可以削藩麼?”

    武皇後嘆道︰“削藩一事若成,自然千好萬好,可若是不成,怕是……”

    若局勢真的到了必須削藩的那一步,事成自然可以重振朝廷聲威,事敗則再也無法鉗制藩鎮。

    李隆基臉色鐵青,他如今大權在握,節度使豈敢有二心,可當後世皇帝無力控制節度使……他不敢再想下去。

    【宦官同樣也是唐王朝中後期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漢朝和唐朝都是宦官權力極度膨脹的朝代,漢朝幾乎是陷入了死循環,由于皇帝死得早,外戚便扶持小皇帝登基,朝政自然由外戚把持,外戚專權的同時又催生出了宦官的問題,因為新帝長大後往往無法忍受外戚,便會選擇扶持宦官與外戚爭斗,借此奪回權力,然後皇帝再次早逝,又一個小皇帝上位,新的外戚開始把持朝政,等小皇帝長大,又要與外戚爭斗,而宦官是最好的選擇。唐朝的宦官也不遑多讓,最開始宦官在唐朝並沒有什麼大的權力,直到李隆基在位時,宦官的地位和權力都得到了提高,典型代表就是高力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方便以後閱讀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334章 江河日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第334章 江河日下並對我化身天幕劇透歷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