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再興南唐 !
在清晨的微光里,宋兵在督戰隊的威逼下,只能不要命的往前沖。在有組織的長槍陣面前,單純的刀盾兵就沒有破解之道。但是很快,唐軍的弩手沒有弩箭了。
失去了弩箭的遮護,宋軍弩手士氣大漲,只是瘋狂朝唐軍拋射弩箭。這時唐軍偵察營的長槍手才開始遭到巨大損失,為維持防線,刀盾兵先充當弩手,現在又充當長槍兵,頂著宋兵的弩箭,努力維持著防線。
等周元英率一團趕到桃花渡水寨,此時東方破曉,寨門前尸積如山,在宋兵不要命的進攻下,偵察營在兩處寨門前都岌岌可危。周元英便選了離自己最近的東門,便即反攻。
宋兵已被長槍陣殺得膽寒,此時生力軍上來,攻勢便瞬時瓦解。而此時唐元凱也已經組織好預備隊,當下便趁唐軍偵察營殘部放棄西門之機,率主力自西門殺出,正是要趁唐軍立足不穩,自西門逃入北固山主營。
這個歷史節點的宋軍,正是最為兵精將強之時。唐元凱一個裨將,即使在開局陷入不利情勢下,仍然做出了讓普通唐軍根本就不可想象的逃跑路線。
唐元凱和這幫唐軍交手,便知這幫唐軍實乃精銳。在丟了營寨大門的情形下,水寨已不可死守,而敵軍主力一旦上前,在敵前登船,便極可能引發恐慌,到是水師戰船都有可能一並丟掉。這種情形下,便只有突圍一條路可選。
大股宋兵從西門殺出,士氣便有所恢復。大股唐軍還在陸續趕來的路上,小股唐軍前來,宋兵便以弩箭驅逐,決不浪戰,只是整隊大步向前。
周元英也不管逃走的宋兵,當下只是命令加快突擊速度。
主將已撤,大隊宋兵自西門逃走,留下來阻擊的數百宋兵,抵擋片刻,便四散逃竄。唐軍殺透水寨,趕到西門,有大余一千五百宋軍已經逃出里許之外。唐元凱命令宋兵拋棄所有輜重,行軍速度便極快。唐軍主力在西門外截之不及,只能一邊使小股部隊綴著,一邊整頓隊形,徐徐追擊。
另一邊,宋軍水師在湖上盤桓一陣,便見有留守宋兵燃起大火焚燒營地儲備,而大股唐兵也殺至碼頭。桃花渡水營看水寨已然無救,便只好往湖外而走。還未到連通長江的水道處,便見水道上戰船嚴陣以待,岸邊更有大批士卒擁著弩車,封鎖水道。
宋軍水師兩名營指揮自是駭然,當下只能全力突圍。
駐江駐的常州水師一部千余人,奉命于夜間悄悄開拔,往上游而來,此時正好堵住桃花渡宋軍水師的退路。宋軍在湖中,此時僅有微風,雖使槳手全力劃槳,但速度一時提不起來,接著便是兩軍撞在一起。
宋軍駐桃花渡兩營水軍,只是偏師,沒有大船;而常州水師則是主力齊出,這會又有岸上步營相助,便把宋軍戰船往水道南側擠,岸上士卒便往宋軍戰船上傾瀉箭雨。在水陸聯手打擊之下,宋軍水師很快不支,戰卒水手在甲板上立不住,常州水師便跳幫作戰。通往長江的五里水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宋軍水師十多艘戰船終是沒有一條船能夠突圍出去。
常州水師打了個大勝仗,當真是揚眉吐氣,只是把俘獲的宋軍戰船或開或拖,來到桃花渡碼頭。領兵的常州水師廂都指揮使正要上岸與寧國兵聯絡,又听警報說是有艘宋軍大船正往桃花渡而來。
此時天光已經大亮,太陽也從東方升起。
宋軍揚州知州侯陟正在這艘千石戰船之上。馬忠在潤州城外無所建樹,吳越軍又在常州城下慘敗,揚州軍便為孤軍。侯陟此來,便是奉趙匡胤之命,來與馬忠商議揚州軍是否暫時退兵。
侯陟亦不覺得揚州軍孤軍在潤州能有什麼危險,至于吳越軍在常州慘敗,主要是吳越軍戰力太爛所致。
如今,唐軍水師不敢出長江,侯陟也就只乘一艘大船,便來潤州。到了江南,看到潤州方向僅有煙霧升起,侯陟亦未放在心上。此時桃花渡水寨的水陸宋兵俱已被殲。侯陟便這麼大搖大擺的闖進金山湖。
看到左右有唐軍戰船圍攏過來,侯陟這時方知不對。便命戰船全速逃往水寨,看到水寨邊上停著的宋軍戰船,侯陟初時還松了口氣,待駛到近處,便知大事不妙。然而此時已是為時已晚。
看著碼頭上涌出密密麻麻的唐軍,更有無數弩手對準宋軍戰船。侯陟也是渾身冷汗直冒,意識到馬忠所率的揚州軍估計處境危險,便不許船上士卒動手,腦子里卻是高速運轉,思考脫身之道。
在眾目睽睽之下,侯陟令人打開艙門,又鋪好船板,再整整衣冠,直面唐軍數百弓弩,緩步走上碼頭道︰“本官乃宋國揚州知州,今奉吾國陛下之命,來與貴軍一談。未知貴軍統領何在?”
此時周元英已率部去追擊唐元凱所部,這里留下的便是一團。一團跑在最前面,攻水寨時也散得最開,便只能留守水寨。團長張俊也是國公府衛隊的老兵,這時見侯陟面不改色,舉止從容,一時也被侯陟的氣度所奪,竟真的以來使的身份留下侯陟,便是隨船宋兵,也只是命交了武器,便和侯陟一起軟禁了起來。
再說唐元凱,帶著余部,不斷與騷擾的唐軍小股部隊交戰,艱難地向北固山大營逃竄。只是他不知道,就在他前方,從北固山大營來援水寨的三千宋兵,已經被唐軍打崩。
在水寨戰起,北固山大營留守的副都部署王樂正在接到水寨被襲的預警之後,便集結三千兵馬,出發去援水寨。
待到援兵已發,馬忠的命令才到了北固山大營,竟是要北固山大營不要管水寨,全軍而出,去往潤州西門軍壘。原來馬忠也意識到自己軍力分散,在潤州北門外接到預警,便當機立斷,令北固山大營留守的七千兵棄營而出,來西門軍壘,又命西門軍壘派出五千兵來到潤州北門。同時馬忠也給西門軍壘守將下令,若遇唐軍主力來攻,則不可浪戰,亦撤去潤州北城匯合。
馬忠顯然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而馬忠的反應也不可不速,但他還是沒有想到,對宋兵的反應,寧國兵早已反復推敲。
王樂正接到馬忠命令,此時再去追那援水寨的三千兵也無意義,當下便率北固山大營的四千兵,往潤州西門外而去。
往援水寨的三千宋兵,率先與攔路的唐軍接戰。
從北固山往桃花渡水寨,中間有一條河,河上有木橋,兩千唐軍,一半在橋東,一半在橋西, 卻是兩頭戒備。還有一營騎兵,由谷大壯帶著,在河流上游屯著,也是防備宋軍北固山大營傾巢來援水寨這種極端情形。
一千唐軍,以一部居前,兩部綴于側後,又有中軍立在橋頭。
宋兵領兵的都虞候賀高見唐軍如此陣型,只是嗤笑。便一聲令下,兩翼齊發,竟是要從三處唐軍的接合處切入,直攻中軍。
見宋兵如此狂妄,唐軍第一個空心方陣便稍稍後退,與兩側及後方的空心方陣更緊密一些。宋兵一擁而上,看似把唐軍千作人的四個空心方陣給淹沒了,但只有身處其中的宋兵感到不對勁。
一個是唐軍這些方陣,便如刺蝟一般,四面俱是長槍兵,無處下手,稍一近身,便遭突刺。而唐軍的突刺極為狠毒,便是著了鐵甲也抵擋不住。同時,方陣中敵軍弩手,遇人多就齊射,遇人少就自由射擊,而刀盾兵則充當弩手的助手,一個勁的給弩手上弦,使得方陣中的弩箭不斷。沖進四個方陣中間的宋兵苦不堪言,只是無處可躲,堅持一陣子,便只能向外潰退,又與沖來的宋兵擠在一起,便又遭唐軍弩箭齊射的殺傷。
賀高見勢不妙,便令出擊宋兵退回。這時唐軍中軍旗號變換,外圍三個空心方陣便緩步動了起來,向東緩緩突出。
宋軍敗退之勢,很快便成潰退。賀高急忙派兵把前面退回來的士卒往南北兩側引,欲空出中間的場地,迎戰唐軍這個古怪方陣。這時,南面士卒騷動,竟有唐軍騎兵出現在宋軍側面。
這時唐軍也不再以空心方陣對敵,行進間便變換為攻擊陣列。但見長槍兵居前,弩手居後,刀盾兵則以獨輪車、雙輪車為依托護住兩翼,這下唐軍攻擊速度迅速提高,宋軍敗兵便一時難以擺脫。
賀高心知這是中軍旗幟不能動,一動便是軍心煥散、大軍潰敗的結局,只是唐軍粘上來的速度極快。
這時,谷大壯幫他做了選擇。
鑒于谷大壯的騎兵營在常州之戰中的突出表現,李叢益把原本分散到團的騎兵,稍作集中,湊了一個營三百騎給他。這時谷大壯窺得機會,便在三百步外發起了騎兵沖鋒。
三百騎兵,排成兩排,像兩堵牆似的從宋兵南側往北壓了上去。
谷大壯單手持長槍,眼看槍尖刺到宋軍胸前,手腕略一受力,便即松手,便看那長槍撕開對方的胸甲,直接將對方身體貫穿。而谷大壯沒有再多看一眼,長槍脫手的瞬間便取了馬側的馬刀,只是斜持馬刀,便將又一名宋兵的半個肩膀給削了下來。
騎兵牆式沖鋒的要旨,就是以不要命的沖鋒方式,一舉把敵人的陣列擊潰。
宋兵本就在唐軍步營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側面再被騎兵這麼一沖,隊列當時就潰了。谷大壯便聚集周邊數十騎,在亂兵之中,一個向心突擊,便直沖宋兵中軍旗幟。賀高的親兵聚成圓陣把中軍將旗和賀高團團圍住,被唐軍騎兵自側面沖擊,便如剝洋蔥一般,層層倒下。谷大壯窺得機會,便拍馬而上,欲取宋軍主將首級,一邊大叫︰“這個留給俺!”
但話音剛落,便見斜刺里一柄長槍飛出,一槍便把轉身撥馬欲逃的賀高從後背往前胸扎了個透明穹隆。谷大壯無奈,只能一刀砍斷宋軍旗幟。旗幟既倒,宋兵這下徹底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