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借路問道 !
我就這樣跟著寧一刀走了。走到後面的房子里,我發現寧一刀在這個房子里藏了一個暗門,門後面有一個房間。
“一刀,牛批啊,這還有個暗門,這里面都是啥啊。”
“這是我的刀庫,你在里面挑一把刀出來吧。走,我們進去。”
“好的。”
我隨著寧一刀一同進入了刀庫之中,刀庫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刀,風格迥異,各有不同。
“一刀,牛批啊,你居然收藏了這麼多把刀。”
“這也不是我一個人收藏的,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每一把刀都有自己的故事。”
“原來如此,厲害厲害。”
說完我便到刀架處觀看起刀來了。
“這居然是百勝刀。”
“喲,天一,你居然認識這把百勝刀。刀是十八般兵器之一,九短九長之一,九短之首。
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的工具,與匕合稱亦為膳食器。
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
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
而這把百勝刀給人一種強悍而有力的感覺,簡稱給力!怎麼樣,要不要選這把百勝刀。”
“不要,這把刀不適合我。”
“哦,那你再看看。”
“我的天,好大一把砍刀啊,這也太大了,拿不動,不要。
這是雁翅刀,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
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
《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也不適合我,不要。
這還有一把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手感不好,不要。
這是百闢刀?臥槽,好像還真是,可惜只有一把,百闢刀是漢末三國時期寶刀,魏武帝曹操令制,以龍、虎、熊、鳥、雀為識,共五枚,曹丕、曹植、曹林各一枚,曹操自仗兩枚。一刀,你這里居然還有這種刀。”
“天一,沒想到你對刀也有這麼多了解,當真是厲害,怎麼樣這把百闢刀合不合適?”
“這把刀也不太合適,我再看看。這把刀怎麼刀身是血紅色的?”
“天一,你這就不知道了,這把刀叫赤刀,是一把血紅色的沒有鞘的刀,為阿明所持有。
刀本來極為普通,但當阿明握著它時,便成了一把絕世好刀。
沒有赤刀,便不是阿明。沒有阿明,赤刀也只是一塊廢鐵。這把刀的來歷也是不小,是阿明托付給我祖上的,可惜不適合你,再選一個吧。”
“好,這把刀難道是新亭侯?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名為新亭侯。
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此刀不詳,不要。
這居然是項羽刀,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古今刀劍錄》︰“董卓,少時耕野,得一刀,無文字,四面隱起作山雲文,㕰O袢縋唷<白抗螅 疚騫 山 嚏擼 淮訟鈑鷸 兌病︰彌匕。 貌歡 灰 br />
這把刀有點意思,一刀,這是什麼刀?”我指向了一把刀。
“這是脫光。”
“脫光?”
“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
“哦,不要,名字不好听。
這是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
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天一,能不能挑快一點,這里的都是好刀。”
“馬上馬上,再讓我看一下,你這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這把刀是苗刀,短刀的一種。
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
一刀,這里怎麼還有一把菜刀?”
“這把刀是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制成,然而由于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余”,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哦,原來如此。”
“天一,我把剩下的刀給你介紹一下,你到時候隨便選一個。
這是玉環刀︰古代名刀。《南史•劉懷慰傳》︰齊高帝以懷慰為齊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口。
這是安陵︰古人名刀。高啟《游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眾目眠。
這是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為諸葛亮指揮下百煉而成。
《蒲元傳》︰元性多奇思,于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
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
取水者𥕜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範。
這把刀挺適合你的,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不太適合,下一把。”
“這是素質︰古代名刀。
《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余造百闢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御覽•兵部•刀》︰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
這是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曾說︰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
這是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惡刀。
這是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這是興國︰古代名刀。
這是善勝︰古代名刀。《梁書•陶弘景傳》載︰大通初,令獻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勝,一名威勝,並為傳寶。
這是巨刀︰刀的一種。《湘煙錄》︰魏文帝造寶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誤,名曰巨刀。
這是安陵︰古人名刀。高啟《游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眾目眠。
這個是鄭刀︰古代名刀。《周禮•考工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
這個是孟勞︰古代名刀。《谷粱傳•魯僖公元年》︰公子友謂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回︰"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
這個是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這個是……”
……
“天一,我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看上哪個?”
“一刀啊,你這好刀是真不少,價值連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干那個啥的。可惜了,這麼多刀,沒有一把適合我的。”
“你這也挑了吧,這麼多刀就沒有看上的嗎?”
“刀都不錯,可是沒有我想要的。”
這時候我看見這里面居然還有一個地下室的暗門。
“一刀,這個暗門是干什麼的?里面有什麼東西嗎?”
“臥槽,你眼楮這麼好使,這都發現了。”
“這還行還行。”
“算了,這里面是我們賒刀人一脈相承的本命刀,里面的刀都是我們先祖曾用過的,現在先祖已經逝去,不能讓其刀再蒙塵了,跟我來吧。”
“這些刀這麼重要,那還是算了吧。”
“不能算了,我就不相信這里還沒有你能看上的刀,走吧,我帶你去下面看看。
天一,跟緊我,這個是我們祖傳的地下室,里面的路是按照奇門遁甲排列組合的。
一般人不知道路線的話就會迷失在里面,里面還有不少的機關,小心一點。”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