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大唐︰開局擄走李世民 !
這甦墨端起酒杯來潤了潤嗓子,說道︰“可暗中派使者,對小吉利可汗收買嘛。
強攻是萬萬不行的,如果大唐軍隊貿然地去強攻,那突厥的三個勢力,必定團結起來,共同來打大唐,那我大唐的軍隊,傷亡豈不是更加地慘重?
所以啊,得讓那突厥先內亂起來,如此一來,突厥人心不和,對我方不是大大有利?”
“為何收買的是小吉利可汗?而那大可汗和可汗皇叔呢?”李二問道。
“那小吉利可汗?他本就不想打仗,而且自小也愛財,只需暗中游說,給他珠寶厚禮以誘惑,再許諾一些好處,讓他按兵不動,他又怎麼會拒絕?”
“這樣啊。”
“至于那大可汗頡利,一心打仗,其野心比其祖先還大,想著南下直取長安,滅我大唐,大概......唯有邊軍將士死戰迎敵了。”甦墨也沒有什麼妙招,只是如此說道。
而可汗的皇叔呢,已是年邁,什麼樣的人生風雨沒經歷過、什麼樣的奇貨珠寶沒見過,萬不能想小吉利可汗那樣,用財物來收買。人老了,總是想在死後留個好名聲,所以,你懂得......”甦墨道。
“哦?”
甦墨見李二還是沒明白,繼續給他解釋︰“當然是要不斷地給他造名聲,讓他在突厥境內廣為傳頌,也就是可汗皇叔不忍殺戮、仁心寬厚、愛民如子。
到時候,即便他跟突厥的大可汗頡利關系再好,出兵之時,也得重新考慮一番,他可不想在頤養天年之時,背個不好的名聲。。”
“原來如此。”
“不談那突厥了,遠在千里之外的,不如說說咱們這兒吧。”甦墨轉移了話題。
“咱們這兒?除了那河津的大旱,其他的地方一派祥和,也無災無難的。”
“此言差矣,那南陽一帶,近期必定有災難。”
“哦?南陽?甦寨主可是說笑了吧,南陽那是大唐的糧食重地,今年這大旱,也並無影響啊!”
“沒有大旱,可是有大水啊!”甦墨肯定地說道。
甦墨依稀還記得,史載貞觀二年,夏,南陽連降大雨,不見晴日,水患無窮,淹沒數人。
甦墨按照當前的時間,簡單推測了一下,可不就是在這兩月了?
老李驚呆了,這也知道?
“現在是六月,七八月正逢雨季,何況今年上半年各地一直在大旱,可不是風水都聚到了後面嗎?南陽不少地區地勢低窪,一旦暴雨來臨,可不最受遭殃?”
老李听後,只感說得甚是有道理。轉而又笑著對甦墨道︰“先是能將那突厥的事情,分析地頭頭是道,而今又是預測這南陽水患。
不想你這山寨的寨主,還挺關心國家大事的嘛。”
只見甦墨喝了一口酒,不慌不忙地說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老李和老孫認真地听甦墨一字一頓地講完,連聲贊嘆。
“妙啊,真乃聖賢之語。”
老孫亦是自我感嘆,想我平生熟讀五經,卻還是目光短淺,講不出這樣的大賢之語。
老李低頭,默默地吟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細細地回味這兩句話,真是寥寥數語,字字珠璣!
身處唐朝的李二哪里知道,此言可並非出自甦墨之口。
不過是甦墨穿回大唐,曾經記過的名言,讀過的書,早已刻入了腦海、爛熟于心,剛剛也只是隨口引用,承接一下老李的話罷了。
這千古的名句,還得再等四百年。到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範仲淹重修岳陽樓之時,方才現世。
甦墨反讓這《岳陽樓記》的聖賢之語提前問世,倒是日後那範仲淹,卻成盜版了。
“報......”山賊小弟林虎回來了。
“手下的兄弟們,已將紅薯全部運往城外老孫所指的倉庫了。”林虎滿頭大汗地說道。
“天色也不早了,俺老李還要回去看看我那紅薯了,甦寨主,改日再來造訪。”老李說著,畢竟出來這麼久了,想要回去了。
甦墨本欲留老李他們過夜,看老李堅決想回去,便也不再言說留他。
......
大唐,長安城,皇宮內。
烏雲密布,天空中劃過一道道刺眼的閃電,草木被那狂風吹著都快彎了腰,風雨欲來。
皇帝李世民,點著微弱的燭光,踱步于書房之中。
“陛下,宰相房玄齡求見。”有人來稟報。
“房相進來吧,是南陽那邊吧?”
“陛下,您又猜到了?”房玄齡看了看陛下,試探地問道。
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像斷了線的珍珠, 里啪啦地落了下來。
李世民暗自感嘆︰南陽,果不其然,又被他說中了。
“房相啊,你等為人臣子,一定要以民為本,多學、多看、多想啊!更要懂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陛下對房玄齡道。
听陛下今日如此言說,房玄齡也驚嘆了,馬背上征戰的陛下,少時便跟著打仗,因此在該讀書的年齡,連四書五經都沒有怎麼翻完。
今日可是一語道出千古聖賢之語啊!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房相亦是感嘆︰“陛下,臣等必當銘記于心。”
說畢,請求陛下御賜墨寶,定要將它懸于自己家中,時刻提醒自己。
李世民也是心頭一樂,當即拿起了毛筆,鋪開了宣紙。
“您......您可不能進去啊,陛下正在書房,和房宰相商議大事呢。”听得外面有人一邊跑,一邊說道。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天空中的雷聲,轟隆隆的,由遠及近......
當然,這並不影響在書房內,听外面的跑步聲、叫喊聲......
“外面是何人在此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