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

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風月瓊瑤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白露未曦yz 本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風月瓊瑤

    “先生說得不錯。永安公主途中遇了山洪,被巨石砸中,重傷不治,一眾御醫束手無策。不日將擇陵葬驪山。”

    張良從張耳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手上正握著那只燒去了一半綢緞的香囊。

    陳餘不知道為何他的手顫抖不止,還以為是他過于激動所致。畢竟張良的父親因秦楚之亂受了牽連而死,自己又被永安囚在咸陽近六年,一朝得了自由,大抵是不習慣的。

    六國舊部,除了暴鳶族人與燕月一黨,其余的人都將韓國張家視作潛在的頭號反秦勢力。

    “秦國沒有人提及嬴荷華不治的真正原因,統一了口徑說明是意外。”

    張耳說得疑惑,陳餘笑道“嬴荷華在楚公然逃婚,楚地許多士人視之為禍根。這樣擺在明面上的惡名,秦國宗室豈能坐視。秦王為了保全永安身後之名,這段時間秦王不會有大的動作來緝拿我們。”

    張耳道“據我們所察,秦國的密閣卻下了通緝絞殺的命令。非但要抓了我與陳兄,更將矛頭直指……張良先生。難道秦國知道此事乃先生之謀?”

    陳餘擺手道“不大可能知道。此地在南鄭一帶,這里的密閣要殺先生,這也沒什麼奇怪的。李賢早年在新鄭就對先生便頗有敵意。趁這次張相國之事,他李家定要落井下石一番才正常。”

    在陳張二人看來。

    張良與嬴荷華之間,除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不可能有其他的東西。

    那日張良與永安公主的對話張他們沒听到。但永安是唯一一個接觸過張良的人,或許那日她認出了是她的老師要殺了她,故而在臨終之前囑咐李賢,派出密閣要下殺手。

    秦國排查之細致,遠甚六國。他們已經不敢再用原來的名字,更是喬裝打扮。

    嬴荷華明擺著是想找人陪葬,所以出手果斷,毫不留情要置對方死地。

    他們二人哪里能想到,明面上你死我活的兩個人,背地里有著說不盡的曲折。

    這是永安最後一次心軟。

    客棧離梁山不遠。

    韓安是夜來見了張良,“寡人還道子房會再一次辜負了我給予你的厚望。”

    “良為父親而來。”他說。

    “子房這些年為秦國辦的事倒事無巨細,可你沒有一件事情是為韓國辦好了的,難道是子房心中已無韓國?”

    “大王,”

    “先生,”韓安打斷他,“你別忘了,這盤棋是你所布。”

    張良不是固執己見的人,他能在變化無常的事物中看到其中不能輕易改變的東西,也能看到偏移。

    他無法欺騙任何人,一顆赤誠之心袒露在韓安面前。

    “大王。秦國並非良從前所想,秦之所願與前代不同,未嘗不是亂世的另一種解法。給它十年,靜觀其變未曾不可。”

    韓安的笑容僵硬在臉上,他頓住,他以為張良親自出手將刀劍對準了嬴政,便說明他了他對自己的忠心,沒想到,張良被秦所損害的同時,卻又無法不贊同秦國的一些做法。

    這樣一個時刻清醒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將之真正掌握在手里。

    不論秦韓,就連許梔也沒有辦法。

    韓安臉上的笑意消散了不少,轉而道“子房如今怎麼也和我那王叔一樣了?”

    “良自始至終視韓非先生為老師。”張良躬身道“大王還是盡早回梁山。您在梁山的一舉一動,恐已在他人之眼。”

    韓安聞言,盯著張良,忽而笑道“你是擔心秦國人知道了我在何處,就會暴露了張卿所在。”韓安將身側的一把刀拔出一半,常年待在梁山離宮,教他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帶著些病態的陰惻,看著張良。

    “現在密閣暗地里找的人不是張耳陳餘,秦國花千金尋的,也不是三晉故臣——而是你,子房。”

    “良在亡國之日立過誓。良會想盡一切辦法保全大王。”

    韓安停住片刻,任由無光的環境將他最後一點兒光明磊落的良心侵蝕。

    他換上一種哀愁的神情“唯一讓寡人感到後怕的人正是張卿。張卿一門此前侍先祖五載三世,寡人卻做了亡國之君。若張卿此刻心中有異……只怕寡人性命不保。”

    韓安嘆息道“相國被秦人所逼,殉于咸陽。寡人當真害怕子房也遭受如此橫禍。”韓安說著幾乎要痛哭流涕,“子房不如棄寡人而去。”

    “良答應過父親,不會坐視讓大王身陷險境。”

    “子房可是要來梁山為我籌謀?”

    張良神色平靜,婉言道“在此之前,良有一件事需要去做。”

    韓安作為過來人,一眼看透了張良。

    他一把抓住他手臂,不忌諱要用誅心之論要張良記住一個事實。

    “小公主已然知道你想干什麼,卻還是往陷阱里跳,這是子房你的本事。”韓安說。

    韓安要讓張良記住,嬴荷華死了,那也是張良自己一手造成。

    嬴荷華當日就該知道了真相,也該恨他入骨。

    他還敢去見嬴荷華最後一面嗎?

    這一切,在一開始就無關情愛,唯有算計與利用。至于些微的真心,不過是路途之上的野花雜草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韓安見他果然怔住,默然間離去。

    泠泠月白如劍上寒光,將他如玉絕世的容貌襯托出離。

    張良手里是一只檀盒。

    他從一個落難的乞兒手里買來。

    那日,乞兒摸摸灰黑的鼻子,吸了鼻涕,打開了一個灰撲撲的盒子,“郎君看吧,這是王宮里面清掃出來,雖然燒壞了點兒,但也是個好東西呢。只要三枚刀幣。”

    盒子里的香囊被燒了一角,縱然綢緞上佳,但也焦了,可謂慘不忍睹。

    張良果斷花了三倍的價格。

    只見那只盒子把灰燼去了,擦干淨之後能清晰看到上面雕工極佳的忍冬花。陳餘這才明白,張良顯然是在買櫝還珠。

    陳餘眼疾手快將盒子里的香囊拿起來,“這破東西,我給先生扔了吧。”他揚手就要扔。

    “陳兄。”

    張良叫住了他,接過他手里的破東西,塞進盒中,隨後就上了馬車。

    目睹這些的乞兒在人來人往中隱去身影,鬼使神差的上了一輛馬車,這輛車直達咸陽。

    他不需要多認,就看出了這是出于誰手。

    不善的繡工,笨拙的勾線。黑色雲紋作底,兩條胖頭紅鯉魚——被稱為‘卡通’的圖案。

    他看著上面游動的兩條魚,呈環形,一頭一尾,繡魚的赤色錦線上佳,但上面很多的繡結,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好作品。

    張良送走韓安後,听到街上有醫者討論——說那永安公主,在郊外遇險回去之後就大病一場,哪知道受了驚嚇,隨後竟然不治身亡。

    秦王下令有能醫者重賞,不惜越過森嚴的律法,賜宅賜爵。

    又有交雜在游醫中的人大聲道她哪里是傳言中的不治,癥狀不重,只是反復發燒,昏迷夢囈而已。

    時人又問,“就你所言並無大礙,那為何公主還沒醒?”

    那人吞吞吐吐,“秦王都下詔了,這爵位哪里是好掙的。怕是精神受了刺激,一般的醫術,沒用。”

    一人道“不知道吧,公主早前逃過婚,據說…是為了南鄭郡的監察。這叫什麼,解鈴還須系鈴人。”

    又有人符附和道“嘖嘖,也是可憐。你們看我這醫書上寫啊,滴水未進,再如果躺上十天半月,不病死也得要渴死餓死。”

    他心一沉,早早被撕裂開了的那條口子已經出了血。

    她凝淚望著他,隨即在他面前吐血,斑駁的畫面再一次襲擊了他。

    張良手中的香囊是被扔在過火里過的,上面還殘留一些楚國的菊花酒的味道。

    其實燒掉一個香囊只需要半分鐘,但在極快的時間里,它被人搶了出來。

    火也似乎燒到了他的手心。

    他啞然失笑,仿佛再見到她的笑容,還能听到她的聲音

    先生不該不喜歡。你看,這條魚是你,這條魚是我。怎麼會不好看!

    或者她會說喏,不喜歡就還給我!不準笑!但是我真的盡力了。

    他知道嬴荷華對很多事情都沒什麼自信。她擔心有人害她父王,害怕朝臣的異心,恐懼著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

    唯獨自信她堅持的道路絕對正確。

    唯獨自負她的一腔真情能留住他。

    周遭一切的風都靜絕。

    他不敢將‘同歸于盡’這四個字寫成結局。

    ——

    蜀郡•成都

    蜀地之中消息閉塞,蜀地民眾不大清楚兼有四郡監察之務的李賢為何會從咸陽調任來此。

    蜀地郡守司馬澄卻並不意外,早在十年前,他就與李賢有過交集。

    一處祀堂,燈火飄搖。

    幕僚道“郡守大人。李賢在南鄭一貫以嚴刑峻法著稱,這次他該不會是來……借著張平的事情,重查長平……”

    “不會。”司馬澄說得堅決。

    他望著父親牌位,想起杜郵的血。

    司馬澄的父親司馬靳正是白起的部將,一同被昭王賜死于杜郵。

    幕僚提醒道“郡守,今日又是初八了。”

    又是初八,每逢初八,咸陽雷打不動的會送來一封竹簡。

    幕僚將帛書放在案上“據屬下所見,依據永安公主的意思……此番不論李賢來此是為了什麼,公主都要您將潁川上黨之易和武安君之死算作兩件事。”

    “兩件事情。”司馬澄笑了笑,“再等一等或許還有人有信送到。”

    果不其然,李賢人還沒到蜀,他的下屬陳伯就送來了拜帖。

    咸陽的官僚們一貫認為嬴荷華和李賢有著青梅竹馬的情誼,不說逃婚的事情。早在多年前,不論逐客、還是救韓非,亦或滅韓魏,他們便始終保持步調一致。

    殊不知這兩人早就相疑,然而都巧合的走了司馬澄這一門路。

    六年前,嬴荷華追問司馬澄,李賢為何在滅韓之後去了蜀地。

    六年前,李賢也從司馬澄這里知道,趙高後腳就到了蜀地的原因。

    蜀地天然是一個避難的絕佳場所。無論中原怎麼鬧,這里的人,通常安靜,以至于置身事外。

    而一切開始發生變化,就在自張良入朝之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嬴荷華轉移了視線,不問李賢的所作所為,追查起來長平之戰里上黨之地的歸屬問題。

    而懷清在咸陽被秦王重視,也得了嬴荷華的庇佑。

    李賢將昔年在懷清所得的資金大都籌備成了修繕都江堰的費用。

    司馬澄看著東邊的太陽從青城山的東邊升起。他的祖父司馬錯是白起之前首屈一指的秦國大將。

    司馬氏根基深厚,是正兒八經的三朝老臣,其實不必要任何人的門路,也能在咸陽有個不錯的職務。

    李賢不懂他留在蜀地的用意。

    永安準確的說出——他回到蜀地,是為了要在這兒守住祖父的心血。

    原本永安公主赴嫁楚國,已經離開秦國的中樞。

    至于昌平君叛秦,張平死于獄中,張良下落不明……李賢又被貶至蜀。

    似乎她將他們玩弄于鼓掌之間,無不是為了一個目的。

    永安想要什麼,不言而喻。

    秦國擴張領土之余,中樞會出現偌大的權力真空。

    她所有一切的行為都是這一個目的。

    包括為自己綁了個老師回來,包括出嫁成為帝國的籌碼,甚至包括讓嬴政看到她的才能與決心。

    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一個野心勃勃的大王,同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公主。

    秦要成為第一個統一的國家。

    嬴政要做空前絕後的王。

    嬴荷華同樣要重寫戰國時期公主的命運,打破周王朝以來的傳統。

    她不要成為王室的擺設,而意圖在朝堂決策上有著話語權,從而擁有左右秦國的未來的實力。

    只有一些信臣謀臣自然遠遠不夠。

    事實證明,咸陽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可以讓人絕地反擊,可以讓人迅速成長,以至于重塑一切。

    許梔知道,如果不能在秦國統一之前培植自己的人,在外部矛盾轉移到內部之後,李斯、姚賈,包括李賢這一類人會把她吃得連渣也不剩。

    她在明白張良沒有辦法成為她的盾牌之後,她再也無法把命運寄托到他人身上,那便只好自己穿上鎧甲,佩戴武器。

    入冬之後的咸陽,天氣寒冷不少,還醞釀著,不見冬雪。

    “公主。這是李監察遞來的第十九封拜帖了。”

    許梔看著窗柩上摘下來的含苞梅花,百無聊賴的翻著手里的竹簡,將司馬澄的來信特意挑了出來。

    “不見。”

    阿枝疑道“李監察帶來了公主所托的消息,公主您當真不見嗎?”

    許梔壓住要咳嗽的沖動,緩了緩,她從軟塌下來,從到簾幕後面走到前面,走到窗邊“阿枝你看吧,這人就是清閑不得。我無所謂起來,他和他父親心里到著急了。”

    她卷了竹簡擱在一旁,摩挲手中的那枚陽滋的鈕印,表情冷了不少。

    “他沒什麼誠意,我又何必要見。”

    阿枝將話帶到,李賢送到她面前的東西,令她不能忽視。

    李賢再度見到許梔的這一天,恰好是在立冬。

    她病容消散不少,內殿燒著金絲碳,烹著熱茶,溫暖濕潤。

    許梔看著窗台。

    “監察從前不常常從這兒出入,如今怎麼不走這里了?”

    李賢頷首,“恕臣從前不知輕重。公主宮中守備森嚴,臣不敢。”

    她雖然在笑,但那雙眼楮全無一絲暖意。

    “說什麼不敢?我看監察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膽子大。”

    “公主。”李賢盯著她,以為她在提派去的乞兒試探張良一事,“你這是執迷不悟了。臣並沒有,”

    殺他。這兩個字沒說出來。

    她就止住了他,從旁親自為他斟上一杯茶,“我管你是把人抓了還是殺了。我今日見監察,是有別的事要談。”

    她的聲音音量不大,卻比寒冬還要冷。

    喜歡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方便以後閱讀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風月瓊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必風月瓊瑤並對據說秦始皇是個女兒控來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