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自那天,給越文他們,講了“秋兒”的,成長過程後。
裴秋發現,孩子們練起功來多了一層肅穆、嚴肅之氣。
更加的,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挺好。
“秋兒”的確,當得起他們的榜樣。
這幾天,沒有怎麼趕路,都是在,下午時間住入客棧。
這樣,身體會更加,放松一些。
“阿娘,前面這座城池就是寧安城了。”
越文跳下馬車,走到裴秋的身邊說道。
在路邊,跑著的冬兒,武兒,小樹小草听到越文的話,高興的歡呼起來。
“哇!阿娘,真的呀!這就到了呀。”
“這寧安城的城池,遠遠看去修得挺高大的。”
“對,我也看見了,好高…”
“大哥,你可要把,那些地圖和書收好,這一路上,全靠那些書也…”
“什麼全靠那些書?這是靠大哥,大哥還用著你來招呼…”
裴秋看著,冬兒和武兒講了起來。
得,又用不著,自己應答了。
也跳下騾車,往身後喊去道。
“阿春,快到了,你也下來走走。”
“好的,大姐。”
到了城池門口,裴秋發現排隊的,車輛大多是行商。
而且,在城門口,檢查的士兵要認真的多。
不但認真查看路引,每輛車也會打開看。
裴秋閉目,回憶了一下,因為這是邊城,檢查歷來如此。
“阿娘,寧安城,查看得嚴一些。我們先打開布袋,輪到我們就會快一些。”
越文看見,前面的車輛都被要求打開查看,對裴秋說道。
“好,都去打開吧。”
“大姐,我來,我快得很,這結可是,只有我們才會。”
“姑姑,我們一起來…”
進了城門,一種熟悉感撲面而來。
裴秋凝神,看了看,和記憶中的樣子一樣。
這寧安城,給人一種古樸滄桑的感覺。
“阿娘,我們還是,先去找客棧住下。”越文說道。
“好,往這邊走,這邊是以前是,你們外太祖父的家。”
“好,客棧就在附近找,這樣離得近一些。”
“對,我們還要先打听打听。”
“嬸嬸,我來記路線。”
“小樹記路線可行了,如果在軍中,可以當斥候。”
“哈哈哈,小樹記憶力超群,方向感特別好…”
“哈哈哈,就是…”
一行人慢慢。往前走去。
“阿娘,這一片的院子都挺大。”
“對,這一片大多,是軍中有品級的人住的,你們外太祖父的家還在前面,還要走一會兒。”
“阿娘,那我們先路過看看,在找客棧。”
“好,我們繼續,往前面走。”
裴秋一路走,一邊也用心打量著。
街道,房屋和記憶中的一樣,沒啥變化。
“看,前面那個,棕色的大門,就是你們,外太祖父的家,阿娘以前,就住在這里。”
“這門好大,院牆也高。”
“對…”
“我們,再往前面走,我記得以前有一家客棧。”
“好,阿娘。”
“阿娘,你看,是不是這家客棧?”
“對,就是這家。”
一行人走了進去,入住客棧,把東西都擱置好。
越文對裴秋,說道“阿娘,吃了午飯,下午我和小樹出門打听。”
“好,你們小心些。”
“我們會的。”
前幾天,裴秋,就和越文他們商量。
自己已經離開太久,舅舅可能已經成家。
如果成家了,舅舅家的情況如何,卻並不知。
冒然登門就不太合適,所以先打听一下,于已或舅舅家都好。
越文和小樹,吃完飯便出了客棧。
“阿娘,我們,明天一早去祭拜外太祖父嗎?”
“是的。”
“大姐,上次路過鎮上。已經買好了,祭奠用的東西。明天一早,我們直接去。”
“阿春有心了。”
“嘿嘿…”
裴秋和阿春,冬兒,武兒小草,在客棧的房間里閑聊。
武兒突然打開房門,說道“我听見,大哥的腳步聲了。”
再探頭,往樓梯看去。
“是大哥他們,回來了。”
等越文和小樹坐下,喝了水。
越文開口,說道“阿娘,舅姥爺的確已經成家,家中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八歲男孩,小的七歲女孩。舅姥姥的父親,是外太祖父的手下。舅姥姥因為守孝,年齡一拖再拖,經人介紹,和舅姥爺成婚,听說舅姥姥,還是賢德。”
“對,嬸嬸,我們打听的,就是這樣。”小樹點頭附和道。
“阿文,小樹可不得了,這麼快就打听回來了。”阿春高興的說道。
小樹,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沒有姑姑,我們又不問啥,只是簡單的問一下,附近的小孩大概都知道。”
“看來舅舅家的情況還好,並不復雜。”裴秋應道。
“是的,阿娘,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得多。”越文答道。
“那太好了,明早我們祭祀完就直接去。”冬兒高興的說道。
“東西還是,放在客棧,客棧我們先不退。”越文說道。
“對,大哥說的對,我們先把禮物帶上,帶著壯壯去即可。”越武也說道。
“好,我們先去看看,畢竟看舅姥爺才是大事。其他的,再說。”越冬點點頭說道。
“是的,二姐,畢竟只是听說,我們先上門,看一看就知道了。”越武老成的說道。
裴秋看著,越文三兄妹很快的理清思路,熱情又理智,真好!
“大姐,阿文他們說啥呢?我們明天,就只帶壯壯去?客棧不退了?”
阿春轉頭對裴秋說道。
裴秋笑了笑,應道“是,听阿文他們的沒錯。”
“好,大姐。”阿春應道。
裴秋看著阿春,伸手拍了拍她。
這就是阿春,最大的優點,對他們極其信任,即便不懂也不多問,听著便是。
越文看著,阿娘慈愛的拍著姑姑,心中也是,感觸頗深。
姑姑雖然,想法簡單,但卻也是,至情至性的人。
對他們從小,都是呵護有加,全心全意。
生怕他們冷著,餓著。
在家里從不閑著,總是找事情做,對阿娘也是,言听計從。
阿娘曾對他們,三兄妹說過。
別看姑姑力氣大,但姑姑卻是一個,容易受傷的人。
那時自己還小,不太明白。
慢慢長大後,才明白阿娘為何說要護著姑姑。
因為姑姑,太過簡單且赤誠…
“嬸嬸,我明白了,大哥他們所說的話。”
小樹,突然舉手示意道。
“嬸嬸,我也听懂了。”
小草也跟著說道。
越冬伸手,拍了拍小樹和小草,說道“孺子可教也。好,好!”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