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這次去省城,裴秋租了六輛馬車。
五輛用于裝貨,另一輛坐人。
現在家里,多了小樹和小草,而越文又是參加大考。
裴秋想讓越文,在路上也休息好,所以多租一輛馬車。
大家分散坐,就舒服多了。
小樹和小草,非常懂事,非要留在家里看家。
還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做菜。
每天也可以,推著推車去賣,這樣家里,每天也有差不多有一兩銀子的進項。
如果他們倆,也跟著去省城,損失就太大了。
但怎麼可能,留他們兩個小孩,單獨在家呢。
想著小樹和小草,當時說這話的樣子。
裴秋就想到了,阿春當初說這話的樣子。
都喜歡掙錢呢,看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好的很。
越武在關先生那里,請了假。關先生听說,他要陪著越文去省城,高興的答應。
還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支持越武去省城看看。
這樣一來,一家人都整整齊齊的出發。
裴秋和壯壯,依然走在最前面開道。
阿春駕著,馬車跟在後面。
後面五輛裝貨的,馬車在車夫的駕駛下,也熟練的跟在後面。
每次去省城,裴秋都在這家車行租車。
所以和這些車夫,裴秋都熟悉了,不用多說,知道怎麼趕路。
一路上,最興奮的莫過于阿春,冬兒和武兒。
看見什麼,都覺得稀罕,冬兒和武兒在,馬車里根本坐不住,上躥下跳。
還拉著小樹和小草,一會兒跑在車隊的前面。
一會兒又跳上馬車,精力無限,活力滿滿。
文兒還好,有大哥的風範,不會像,他們幾個瘋跑。
在馬車里坐累了,也下車跟著車隊走一會。
或是叫自己休息,他來趕騾車。
連壯壯都特別興奮,好像知道是一家人出行。所以,一路上都哼哼著。
裴秋看著,家里的這幾個活力無限的孩子。
听著他們,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心情也特別好。
身體也,特別的放松,完全沒有走在,路上的感覺,倒像是秋游一樣,愜意得很。
不知不覺,幾天過去,前面不遠處,就是省城。
“阿娘,那就是省城吧。”
“省城的城牆真高。”
“大姐,省城的馬車真多,都排著隊進城呢…”
冬兒和武兒跳下騾車,好奇的打量著。
裴秋看了看周圍,叮囑道“冬兒,武兒看一會兒就上車,人太多以防萬一。”
“好的,阿娘。”
“我們這就上來。”
越冬,越武乖巧的,爬上了騾車。
一些常識,在家里面裴秋就跟他們講過,特別是人販子在哪個朝代都有,出門在外謹慎為好。
“阿娘,我會看著他們。”越文在車廂里,對裴秋說道。
“好,文兒,也要多加小心。給後面的姑姑說一下,叫小樹和小草,也待在車廂里面。”
順利的進了城門,裴秋領著車隊,直往通濟商行。
跟邱老板,交接完貨,車隊和以往一樣先行離開。
裴秋牽著壯壯,阿春牽著馬車。
而越文他們,也全都下來走路。
小樹立馬,走在前面,開心的當起了導游。
“哇!省城的街道都好寬。”
“你們看那樓多高,有三層吧。”
“人也好多…”
冬兒和武兒,看見啥都高興,還不時作著點評。
“小樹,你的口才不錯嘛!說得頭頭是道,讓人听著就想去看看。”
“對呀,小樹哥,你介紹的很好,這省城有你,不知道的地方嗎?等我們空下來,你再帶我們好好逛逛…”
“好呀!沒問題,有一條街專門賣吃的,價廉物美,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吃…”
在小樹的精心講解下,不知不覺,便到了悅來客棧。
“大姐,這客棧的門好大,不愧是省城。”
“是的,姑姑,省城的客棧看著就氣派。”
“快,我們進去看看。”
“夫人你來了,里面請。”
以前的那個店小二,熱情的迎了出來。
裴秋每次來省城,都是住在這個客棧,都是由這個店小二接待,所以還真的熟悉了。
店小二,幫忙把車輛趕進了後院。
又領著裴秋他們上樓,裴休預先,訂了三間上等房,所以,就直接入住。
“阿娘,這是上等房吧,這房間真寬敞。”
“都是兩張床呢,這床好大,還有書桌。”
“咦!還有浴桶…”
阿春和冬兒、武兒、小樹 和小草,挨個的看了三間房。
然後興奮的,來到裴秋面前,說道“阿娘,你自個睡一間,我和姑姑,小草睡一間。大哥和武兒,小樹睡一間。”
“是的,大姐,你愛清靜。”
“阿娘,我和小樹哥,睡一張床,不會吵著大哥…”
裴秋…又是無話的一次。
“文兒,可累了。”
“不累,阿娘。”
“ 你這兩天,一定要休息好,調整好自己。”
“我會的,阿娘。”
“好,吃了晚飯,大家都洗漱,早點休息,明天文兒在客棧休整,後天就要進考場。”
“好,我們都在客棧,陪著阿文。”
“好,等大哥考完,我們再去逛逛省城。”
“行…”
“可以…”
這次,輪到越文,說不出話來。
他想說,其實大可不必,都陪在客棧。
他一個人,待在客棧完全可以。
可看著,一個個殷切又真誠的眼神,實在說不出口,好吧,就這樣吧!
第二天一早,武兒和小樹,就早早的溜出了房間,到阿娘的房間去了。
越文看著,武兒和小樹那像做賊似的溜走。
生怕弄出了,一點響動,驚憂了自己,有些好笑。
點上油燈,拿出先生給的試題,再次看了起來。
“大哥,早飯給你端來了。”
小樹和武兒,一人端著一個盤子,敲著門說道。
越文打開門,武兒和小樹把飯菜,拿了出來,放在桌子上。
“大哥,阿娘說你吃完早飯,下樓去後院走走。”
“是的,大哥,還可以看看壯壯。”
“好,吃完我就下去。”越文回答道。
以前,小的時候,每次自己,只要讀書寫字時間過長。
阿娘總會,叫自己放下書本,帶著自己在院子里走一走。
讓自己看看,遠處的山,遠處的樹,或是吃點東西喝點水。
阿娘說這樣,眼楮就不會壞,身體也不會僵硬。
小的時候,自己並不懂,當時阿娘說的這些話,只是听從阿娘的。
後來在私塾里,見得多了,才發現阿娘說的,是正確的。
有好多先生或學長,眼楮都不太好,看書都要拿得很近,才看得清楚。
身體也有大多孱弱,他們也說,每次進考場,都會脫半條命。
可自己的眼楮,和身體都很好,這是全靠,阿娘從小教導自己的結果。
阿娘,才是自己真正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