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離開無神之地

番外篇 何為立諦成佛(2)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玉鼎真人屑徒弟 本章︰番外篇 何為立諦成佛(2)

    qzone.io,最快更新願你離開無神之地 !

    居士聞言,細想之前種種,沉思今日一事。隨即恍然,雙手合十,恭敬言︰“願先生把您的方法告訴我。”

    救火者點頭,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按照我的經驗,想要將火災滅掉,需要清楚具體位置和火災大小的等情況,根據火災的性質不同,選擇性地出動泡沫或者水警車,或其他。

    去救援的路上問清楚現場的情況,加以推斷,構想救援計劃,節約救援時間,確保人民的財產安全損失到最小。

    到達災情現場消防人員就開始緊張有序的救援工作。根據上述的構想進行人員的調整,在進行實地勘察,疏散人群,防止火災蔓延,防止損失擴大。

    根據現場負責人描述的情況,問出詳細的現場資料情況、是否有人被困以及著火原因,和一些現場內的危險用品,最後做出自己的判斷進行滅火車的選擇和救援人員安排進行救火。

    檢查是否有人受傷,若有應進行及時處理;若無,收拾裝備。”

    救火者喝口又說︰“你所說的釋迦牟尼佛,已經將火災的大小、火災的性質、火災大概的位置,以及對應不同火災的處理方法告訴我們。

    並和他的鄰居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其他名為淨土世界的地方,為遭受火災無處安頓的災民,設置臨時的避難所,將無處可去的人群,安頓在臨時避難所之內。

    不過,或許,是有什麼事情,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將後續的工作完成,又或許,這後續的工作,是留給他的繼任者去做吧。”

    居士聞言,加恭敬愈恭,雙手合十而白救火者言︰“願先生慈泯,告我如何去做。”

    救火者回︰“既是末法之時,火災已大,加之之前人群已經疏散差不多了,人群也無可疏散。

    所以,我們當物之及是將火勢隔絕,避免將火勢燒到那些臨時避難所,防止火災蔓延,防止損失擴大。

    即欲要滅火先隔絕火勢,欲要宏法,先要止惡。”

    居士不確定的說︰

    “您是說想辦法讓世間的法律恢復正常,讓那違法犯罪的人受到人間法的審判。

    不止以前生來世告知示現因果,而是讓人們看到今生作惡今生受報,昨日作惡,今日受報。

    從而借機讓人們知道何為惡,何為善,使人們減少和停止作惡。”

    “孺子可教”

    救火員點點頭,隨後又道︰

    “當我們將火勢隔絕,滅火設備壓制火勢,使火勢減弱。

    我們就需要進入火場,找到火源將其撲滅,將里面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清理干淨,並將被困人員營救出來。

    就像這個世界被稱為五濁惡世,我們只要將造成這里污濁不堪的源頭和周圍清理干淨,讓滿身泥濘的孩子們用清水把泥垢洗淨,我們不就不用因為這里的惡臭,從這里逃跑了嗎?”

    “先生,你說的方法,很好,可是只憑我一個人,真的可以完成嗎?”居士不確定的問道。

    救火員呵斥︰

    “誰告訴你完成這些事情,只是你一個的人完成的事情?

    個人業由個人擔,天下人化解天下事;而如諸佛般的聖賢,只不過是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告訴天下人,順便稍微引導讓眾生學會後自己解決而已。

    滅此大火從來不止是一兩個人的事,有你與火內清醒的眾生積極自救;有在諸佛搭建的避難所中,學會滅火法歸來的游子;有其他願意幫助我們的鄰居。大家一起眾志成城,難道還滅不了這熊熊烈火嗎?

    況且,你口中的阿彌陀佛,昔日能獨自一人一碗一碗的把業海舀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造就極樂淨土。

    那些發大願成就證得菩提的佛菩薩,亦復如是。

    你既然願意向他們學習,又何必自暴自棄被這些困難嚇倒呢?”

    “他們真的還會回來嗎?”居士問。

    救火員肯定的說︰

    “會的,有多少人遠走他鄉,而不想家的呢?

    記得你說過生于淨土中的人,總會拿著禮物拜訪另外淨土的佛陀、大菩薩、阿羅漢等。

    而我們在滅火後,重建自己的家園,也可以像其他的鄰居一樣,拿著禮物去其他鄰居家交流感情。就算在外面玩累了,家里總會有自己的位置,總比現在住在避難所無家可歸的強。

    要知道人們之所以從這里離開去往其他的,是因為這里發生了大火,不得不去他方國土避難。而今有了機會將這場大火撲滅,重建自己的家園,又有什麼理由不回來呢?”

    ”其他的世界可比這熊熊烈火的廢墟舒服多了。”居士苦笑。

    救火員反駁︰

    “這里的火不被撲滅遲早也會燒到其他世界,到時候又要跑哪里去呢?

    這里的大火撲滅,構築一方淨土,又與其他諸佛世界所得舒適有何區別?

    正如你所說,佛法即活法,之前選擇逃離,現在選擇滅火,所圖得也不過是超脫生死輪回,長時間活下去而已。

    過去逃離到避難所就能活,現在火勢變得非常的凶猛,隨時都能燒到避難所之內。

    如果不合力把火撲滅,只是一味的逃跑,那還能活嗎?不,這是取死之道。

    這簡單的道理,于火海之內,昏迷的眾生,或許想不明白。那些在火海之外,清醒多時的眾生,難道還想不明白嗎?”

    居士雙手合十,恭敬的說︰

    “受教了。”

    救火員站起身來,轉身離開,一邊走一邊說︰“既然已經沒有人群供你疏散,你手上的經文也殘破不全。

    不如按照現在的情況,一起將釋迦牟尼前輩未完成的事情做好,將這場熊熊烈火滅掉,重建一個美麗家園……”

    居士錚錚的看著對方遠去的背影,嘴里嘟囔著什麼,隨後像是下了什麼決心,眼神堅定了起來。

    遂在滅火隊三年,觀察種種滅火之法,又拜訪各種名師修行。最終,由出離法轉滅火法,在龍華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得佛陀果位。

    “世尊,我知道這是您成道的時候,那時候我不懂事,還帶兵挑釁您,被您給降伏了。”

    六欲天主波旬听到這段,激動的跟阿彌勒佛說道。

    是時,阿彌勒佛含笑不語,而波旬的侍者,恭敬的的問道︰“世尊,那位救火員大菩薩最後怎麼樣了”

    阿彌勒佛佛告侍者︰“那位救火員大菩薩,正是到來的彼國世尊。

    他在我成佛之前,滅盡了一切煩惱過患及其種子,已證八地菩薩,廣度眾生;于我成佛之後,與我一同滅盡三界火宅之火,成就此間淨土。

    後經我點化,立三諦即立佛諦、聖諦、菩提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為轉輪聖王、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調御丈夫、佛、世尊。號立諦成佛。”

    爾時,六欲天主,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

    佛告六欲天主:此經名為立諦佛乘願三諦經。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此佛由萬佛度化,具萬佛之光而成,化身無量,常住方寸,所在之處皆為淨土。

    若有末法眾生,亦或者持戒修福者,不犯五逆重罪,聞此佛名,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若有末法眾生,亦或者持戒修福者,不犯五逆重罪,若能一心受持讀頌,無有間斷,則心生悔悟,冤親同樂,陰債盡償,業障盡消

    ,得同稱萬佛之名利益,任意來往他方國土。

    若復眾生,能至心悔改之前種種造作,縱處地獄,身處之處亦為淨土,一念悔改,便得一念淨土;至心不變,不復再犯,則常駐淨土之內。

    若復眾生,聞得此經,乃至四句偈,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福德。

    若有眾生,身處地獄,心墮苦海,能憶此佛經義,至心悔改,亦或者一念至誠稱頌此佛名號,則于地獄苦海之中,心生清淨,不被業障所擾。

    若有眾生,身處地獄,心墮苦海,能行此佛經義,至心悔改,不復再犯,則能自度己身,冤親同樂,陰債盡償,業障盡除。

    若有眾生,身處地獄,心入苦海,持行經義,無有間斷,則自度己身,冤親同樂,陰債盡償,業障盡除。

    不受地獄、人間、天界乃至六道輪回束縛。如有不來而實無不來,如有不還而實無不還,如有不生而實無不生,如有往來亦而實無往來,故證如來。

    若有持戒修福者,得聞是經,于此經中受持如是放下屠刀之法,如是滅火之法,以此為實,信心不溺,則能得證菩提……

    這便是崔雲凡的凝聚功德法身,成就立諦成佛的故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願你離開無神之地》,方便以後閱讀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番外篇 何為立諦成佛(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番外篇 何為立諦成佛(2)並對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