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離開無神之地

番外 何為放下屠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玉鼎真人屑徒弟 本章︰番外 何為放下屠刀

    qzone.io,最快更新願你離開無神之地 !

    話說崔雲凡先後共修得三個功德法身,一為立地成佛,一為風之聖者,一為太乙元坤靈天妙道至凡道真大天尊。

    這三尊功德法身,皆有大神通之力,能利益一切眾生,度化一切眾生,于後世的三教之內地位頗高。

    不過,將證得這些果位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一開始,崔雲凡人魂的惡習非常嚴重,雖受佛光普照,但還是在輪回幻境將貪嗔痴慢疑演繹的淋淋盡致。

    注:崔雲凡的墮凡涅盤身能讓自身承受平凡眾生的罪孽,獲得度化之功和其他的好處;但同時自身在阿賴耶識也凝聚了那些眾生不好的習氣。

    在輪回幻境之內,他比別人強,便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他不如別人,便對別人抱有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

    甚至別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顯出來的聰明才智,可以成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也都容易成為他嫉妒的對象。

    當他的願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就會對社會現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與自己無關事項的極度反感,將那些不滿都發泄到不如他的人身上。

    在他處于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情況時,就會變得懶惰,最後一事無成。

    他還愛佔小便宜,貪戀美男美女(輪回幻境之中未必是男是女是人是狗),浪費糧食、暴飲暴食,對正法視而不見。

    有千尊佛慈悲,不忍他在輪回幻境之中,不得超脫,永墮沉淪,幻化世間種種,為其示現說法。

    可他就是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認為自己不斷放縱,非常好,所以千佛以來,乃至多佛以來,它還是那個樣子,無法從輪回幻境之中出來。

    就這樣過了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不可記阿僧只劫,在萬佛之光不斷的感化下,他終于開始走向修行證悟的道路。

    在輪回幻境過去無量劫中,崔雲凡的人魂為妙法國的國王,名為多由梵,他的父王名為聖迦轉輪王,母親是殊勝妙顏。在當時有一尊佛出世,稱為妙法靈音

    自在王如來。多由梵王听佛說法,心懷暢悅,心地開朗,遂發無上菩提心,棄舍了國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賜號心藏比丘。

    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眾生之苦,而發廣大願力。

    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並希望達成最極無上的佛果。又希望沉淪苦海中的苦惱眾生,能浪子回頭,使身處的苦海化為淨土,獲得極上無比的大安樂與利益,才能滿足他的心願。

    于是他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的清淨行,經過百劫時間仔細的思惟。

    欲達成此目的,需讓眾生在至誠的懺悔之心中,身處殊勝極樂的世界,來攝度眾生才可以。又遂復立定一種最簡要的行門,能夠使一切眾生,易于修持;能讓心念轉善的眾生,所在世界化為淨土。

    又歷經千劫修行,發殊勝之一百零八個大願,修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最後才示現八相成道,教化眾生,成就立地成佛的名號(又稱立諦成佛。)

    又于未來末法時代的《阿米勒佛說立地佛經》中記載,有這樣的故事,記在他成佛的經歷(純屬虛構)︰

    我曾听末法時代的未來佛,阿彌勒佛說過。那時佛在欲界天,為六欲天主波旬及一切魔眾講法。這時有他方國土的佛前來拜訪,阿彌勒佛(彌勒佛)即化凡夫相,派遣侍者前去迎接。

    這時六欲天主波旬,從坐位上起來,偏袒右肩,合掌表示恭敬,好奇的問道:“世尊,上次見您這樣,還是您的師父釋迦牟尼一同來講法;不知此時來的是何方世尊,彼世尊又與您有何等因緣,希望您能為我宣說。”

    “善哉善哉!我當為你宣說”

    彌勒佛告波旬,與此末法時代前有500劫,那時世有佛名號為月光妙音寶玉如來,這個佛的壽命有3萬4千劫。

    那時這尊佛在虛空法界,與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為眾生講法,令入解脫。

    講法畢,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離去。

    時有二凡夫辮法。一凡夫名曰具來,從座起,正衣修服,于另一凡夫言:“雲凡,我听說劉善人行菩薩戒做了一輩子好人,只是拍死了一只蚊子,竟然就下了地獄。而那整天打娘罵老子的張屠夫,只是听了劉善人的勸解,不再殺生,孝養父母,竟然入了佛門做了護法金剛。真是好人沒好報,壞人卻立地成佛。”

    崔雲凡即從座起,正衣修服,而白具來言:“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依然堅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觀點。”

    “你為什麼要這麼說?”具來生氣的問道。

    雲凡回道:“

    欲行菩薩戒,須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為基準。雖亦道俗通攝,然必先受小乘七眾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方能受持。

    那屠夫初聞善法未曾持戒,能棄惡從善,本就難能可貴。若是以菩薩戒去要求于他,豈不是用大人的標準,要求剛出生的孩子一樣荒謬可笑嗎?

    況且,劉善人既已行菩薩戒,便是願意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如是發菩提心,如是度化一切眾生;並受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的約束。

    此刻卻心生分別心,不以蚊子為將要度化的眾生,反心生嗔恨將其打死;如是破戒違誓犯十重禁戒,失掉菩提心,方入地獄。

    豈能怪那悔過的屠夫?”

    具來不服氣的說道:“劉善人一生行善積德,功德無量,只是犯了這麼一點錯誤,就入了地獄。

    張屠夫每日殺豬宰羊,整天打娘罵老子的,罪犯滔天,反而只是小小的悔過,竟然入了佛門做了護法金剛。

    大罪不罰,小罪重罰;大功不賞,小功重賞。就算是你說的戒律原因,那這戒律是不是有失公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願你離開無神之地》,方便以後閱讀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番外 何為放下屠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番外 何為放下屠刀並對願你離開無神之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