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采女喪儀不過幾日,安城侯世子迎著源國公遺體回京。朝中正沉浸在熊時封西寧伯的喜悅里。源國公的喪儀宗人府辦的低調。
    鄭王曹王去祭奠了一回,朱維楨听他們說源國公家里的獨子同大皇子年歲相當,又破格讓他也進宮同皇子一起讀書。
    坤寧宮里,讓錢姑姑白擔憂了一回,皇後沒給五公主另尋養母,而是直接把她養在坤寧宮里。
    陳國公主如今大些了,對自己這個瘦巴巴的妹妹十分好奇,總想伸手去扒拉她,五公主有時候被她擾了睡眠,還要細細地哭上一會。
    皇後怕她不小心傷著五公主,想把她倆分開,沒想到陳國公主反倒不願意了,扯著嗓子干嚎了,吵的人不安生,連小點心都哄不住她。
    無奈之下,皇後只好給她定了規矩,讓她看妹妹時不許伸手去踫,又讓大宮女夏棠一直盯著,見她果真乖巧,這才絕了把她兩分開的心思。
    六月底將近,眼看端婕妤要出月子了,六皇子的滿月宴也近了,他可是朱維楨最心疼的兒子,皇帝大手一揮,就說要大辦。
    皇後唯獨就那一個親妹妹,愛不得恨不得,自己心里全是埋怨,卻不也不想旁人欺辱到她頭上。
    她這會正是對丁家滿心芥蒂的時候,皇後職責雖讓她做不出什麼傷體面的事來,可當母後皇太後提議讓沈昭儀和淑嬪一起主辦六皇子滿月宴時,她也樂得放手。
    雖然永壽宮里有個上進的姑姑,但淑嬪倒是對沈昭儀表現的和氣,還約束著永壽宮上下,不許對沈昭儀得了宮務有所異議。
    沈昭儀靜養了許久,像是沒了爭鋒的心思,雖是她和淑嬪主辦,可滿月宴一 應事由,邀請名單,她也是事事皆回稟皇後,該拿主意的時候,她也沒忘以淑嬪為主。
    當真是人最怕比較,皇後把後宮嬪妃瞧了一圈,最後比著讓人煩躁的咸福宮和永遠行事周到的永壽宮,竟硬生生瞧出了沈昭儀的好處。
    因為滿意她的態度,慈寧宮請安時,皇後還夸贊了她幾句。
    如此,她也算走過了之前的困境。
    等到了滿月當日,端婕妤出了月子,她如今算是圓滿,容光煥發的抱著六皇子、帶著榮樂公主一起出現在眾人面前。一身銀紅色衣裙,發飾也多有寶石金枝瓖嵌,先笑著給皇帝皇後請安,又謝了一回沈昭儀和淑嬪。
    內務府送了兩株曇花進來,可惜這會瞧不著。咸福宮院里被擺滿了芍藥、廣玉蘭、鳳尾蘭、石榴、鳳仙花……花團錦簇雖引人,咸福宮上下的春風得意卻更叫人看在眼里。
    皇子滿月流程都被安排好了,六皇子還小,走完流程,就被丹青和乳母抱了回去。
    朱維楨大略掃了一下在場的人,重要的命婦們公主們還有妃嬪們基本都在,看著都笑意吟吟,表現的十分開心。
    不過這里面自然也是有特別的,比如說靜嬪,她臉上掛著笑,可沈昭儀同身旁的大皇子說話時,就能瞧見她眼里遮掩不住的煩躁。
    朱維楨瞧她有些左性,听金寶說,她整日窩在永和宮里,看誰也不熱絡,除了伺候她的綠繡,跟誰都說不上話。
    素馨和玉竹剛搬過去的時候,她還照顧了幾日,等素馨犯口舌叫皇後不喜之後,她便又當她們不存在了。
    她一直這樣子,朱維楨更不可能讓大皇子回到永和宮里。
    朱維楨別過眼,瞧著端婕妤身旁丁家老夫人滿眼都是欣喜,注意到皇帝目光投來,她立刻激動道︰“六皇子聰慧健康,眉眼瞧著與陛下十分相像。”
    因為她約束不好兒子,朱維楨對這位老夫人的容忍之心還不如靜嬪,便是她提起自己最心愛的兒子,也只笑著敷衍了她一句,“老夫人有心了。”
    想起兒子差點在端婕妤腹中出事,皇帝就不想再同丁家人多說,能保持面上的笑意,已是看在端婕妤母子三人的份上了。
    端婕妤好似未曾察覺皇帝的冷淡,只靦腆的笑了笑。
    黎美人今日帶了瑞安公主過來,她們母女坐在皇後身後。朱維楨問起時,她解釋道,“瑞安最愛熱鬧,在屋子里待不住,妾身把她抱出來走走。”
    瑞安本來窩在黎美人懷里揉眼楮,一看見皇帝瞧她,頓時眼楮就亮了,軟軟糯糯得叫了一聲,“父皇。”
    朱維楨笑著應了一聲,伸手讓興安把她抱了過來。黎美人好似沒看見丁老夫人暗下去的臉色,歡歡喜喜的把瑞安遞了出去。
    瑞安親親熱熱的摟著皇帝,大張著她沒長齊乳牙的嘴,指了指一旁的皇後,口中不停嚷嚷,“娘娘,娘娘,”
    瑞安與陳國公主有幾分相像,自從上次注意到,皇後對她便多了一些愛屋及烏的喜愛。
    她摘了手上的護甲,笑著拉住瑞安的小手,應了一聲,同皇帝笑道︰“三公主也想出來,臣妾怕她鬧,便沒帶她出來。”
    朱維楨讓興安撿了兩個瑞安能吃的小點心,遞給她磨牙,又問皇後,“時間也不早了,朕該走了。你是和朕一起?還是要在這再跟皇姐皇妹們說會話?”
    皇後瞧了一眼正頭踫著頭說話的榮樂榮安,笑著從皇帝懷中抱走瑞安,“陛下先去,今日三公主和五公主都在壽康宮里,臣妾帶瑞安去接她倆。”
    皇帝皇後一前一後的走了,命婦公主們也紛紛告辭離開。
    黎美人被皇後帶走了公主也不擔心,反倒是美滋滋的跟葉寒煙炫耀,“我就說咱們瑞安最可愛吧,誰見著都喜歡。”
    她這樣簡單的歡喜,讓葉寒煙忍不住笑出了聲。
    嬪妃們都是一起走的,偏沈昭儀落在了最後,和今日進宮來賀的都昌王問了好。
    今日她能得母後皇太後說話,還多虧了這位都昌王妃,她膝下的郡主正和江寧伯家議親。
    母後皇太後召郡主入宮相看,都昌王妃順手帶上了側妃和側妃生的縣主。
    太後娘娘瞧著郡主縣主姐妹親近,便順手拉拔了沈昭儀一回,算是有親近之意。
    都昌王妃出了咸福宮宮門,同沈昭儀笑道,“昭儀娘娘如今也是雨過天晴了。”
    沈昭儀不疾不徐,溫和笑道︰“都是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恩德,也多謝王妃相助,讓春秀送王妃一程。”
    沈家失勢,與王妃並無牽扯,她能出手相助,當真是雪中送炭。
    都昌王妃看了她一眼,頓了頓,笑著點點頭,“那便有勞了。”
    咸福宮里,丁老夫人自然要留下說話的,等其他人都走了,她才湊到端婕妤身前,小聲問道︰“這沈昭儀怎麼又起來了?”
    端婕妤神色淡淡,“她是先帝所賜,如今大皇子進了書房,都是該有的體面。”
    丁老夫人撇了撇嘴,語氣不屑,“皇帝親自治的沈家,她得了大皇子,可沒少叫人說閑話。太皇太後治罪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都在贊老娘娘聖明!”
    能說到老太太跟前的,多是專門奉承她的,哪些人口里向著誰,埋汰誰,端婕妤一想便知。她心中清楚,老太太對沈家不屑,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