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109、王子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109、王子朝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巨大的實力懸殊下,視死如歸的勇氣也不能挽救一個決疣潰癰的國家,但可以挽救一個人——楚昭王。

    雖然左司馬沈尹戌沒有擊退吳軍,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和首級,給楚昭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逃亡的時間。

    就在吳國大軍渡過漢水的前夜,楚昭王見大勢已去,顧不上後宮佳麗,急急忙忙帶著他的妹妹季羋畀我以及少數親衛,棄了郢都,秘密出逃。

    他們一行西涉睢水、南渡長江後,躲到雲夢澤這個地方。這里原本是楚國貴族的獵場,現在反而成了他們逃難的地方。

    一行人緩了一口氣,打算休息下,楚昭王哪里受過這種罪,倒頭鼾聲驟起。不一會兒,便又被吵雜的吼叫聲所驚醒。

    雲夢澤草木茂盛、青林密翠,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

    同時,也是強盜出沒的法外之地。

    當地的強盜早就盯上楚昭王一行,準備下個黑手,撈點外快,見一行人漸入夢鄉,偷偷上前欲行不軌。

    楚昭王身邊有個大臣,叫做王孫由于,警覺性挺高,別人睡著了他還在眯著眼楮放哨,見強盜正準備對楚昭王下手,大喝一聲,猛撲到楚昭王身上,替他擋了一戈,頓時血流如注,昏了過去。

    親衛們被王孫由于大喝所驚醒,起身同強盜搏斗,楚昭王再次拉上妹妹逃跑。

    這次他們不敢再往密林深處走去,越往里面估計討“買路財”的強盜更多,經過簡單的思想溝通後,他們意見達成一致,決定去附近的鄖地,投奔鄖公斗辛。

    斗辛的父親叫做蔓成然,是楚平王元年的令尹,僅僅不到一年就被楚平王以貪得無厭為由賜死,為安撫人心,又封蔓成然的兒子斗辛為鄖公。

    斗辛是個好人,在那個將“為父報仇”視為天經地義的禮儀時代,斗辛不僅沒有為難楚昭王,相反還對楚昭王一行悉心照顧。

    但他的二弟斗懷是個壞人,幾次都向斗辛表明要殺楚昭王、為父報仇的立場和決心︰“平王殺我們父親,我們殺他的兒子,父債子償,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斗辛也不遺余力的勸他︰“君主就好比上天一樣,君主殺臣子是上天意志的體現,有了委屈,難道還敢向上天尋仇嗎?”

    斗懷反駁道︰“王在國則為君,今失國則為仇也。”

    斗辛道︰“《詩》說‘不欺鰥(guan)寡,不畏強暴’,現在楚王有難,投奔我們而來,我們怎麼能乘人之危呢?欺凌弱小,這是不勇;乘人之危,這是不仁;滅宗廢祀,這是不忠;如果你殺了楚王,便是不勇、不仁、不忠之人。”

    斗懷反駁道︰“不為父報仇,便是不孝啊!”

    斗辛心意已決,只得放出一句狠話︰“楚國必定會復國,你若敢動楚王一根汗毛,我就先殺了你!”

    話雖如此,但斗辛也不能日夜守護楚昭王,只怕一個不小心,斗懷便做出忤逆之舉,也護不得楚昭王周全,而與此同時,搜索楚昭王的追兵也不日將至。

    斗辛當機立斷,決定和三弟斗巢一起,護送楚昭王去一個相對靠譜、“世服于楚”的藩屬國——隨國。

    吳軍兵臨城下,如果隨國收留楚昭王,將和楚國一樣面臨國破祀滅的危境,但楚昭王和斗辛卻表示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隨候南宮𥣞@in)欠楚國一個大人情,這層關系牽扯到一個人——王子朝。

    公元2018年,考古人員在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發掘出一處東周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墓葬群布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市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

    墓葬群中的大墓被稱為“不見冢”,墓室長40米,寬38米,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

    “不見冢”的南側有29座陪葬墓,共出土制器、陶器、玉石器300余件,有的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相當于大夫級別。

    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更加顯赫。

    情況也確實如此,經考證,墓主人便是王子朝——“王子朝攜周典奔楚”的組織和策劃者。

    王子朝,姬姓,名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

    周王室的太子壽早逝後,周景王便立王子猛為太子。

    王子猛生性文懦,缺少威儀,而庶長子王子朝卻智勇雙全,有天子風範,周景王便遷愛于顏值高的王子朝,想立他為太子。

    當時有立嫡不立賢的規矩,周景王擔心頻繁的費立太子招大臣們反對,便以大夫賓孟為顧命大臣,遺詔傳位于王子朝。

    他指望他死後就沒人跟他反對,繼承人一事也就根據遺詔定下來了。

    但他還是小看了手下這幫臣子不思奮發圖強,專心攫取權利的能力了。

    周景王死後,大夫單旗、劉狄覺得,若立王子朝為王,他們必然會失去權勢,于是派刺客刺殺了顧命大臣賓孟,立王子猛為王,是為周悼王。

    單旗、劉狄違背先王遺詔,刺殺顧命大臣,引起滿朝文武不滿,尹文公、甘平公、召莊公集合家兵,以南宮極為帥,將周悼王、單旗、劉狄等人趕出王城,立王子朝為王,是為“王子朝之亂”。

    晉國聞周王室大亂,主動向周悼王請纓,遣大夫籍談、荀躒帥軍隊渡過黃河,直逼洛邑,將王子朝一黨趕至京地(今洛陽西南)。

    周悼王借兵復闢不久,就被大臣們視廢立為兒戲的做法搞得惶恐不安,當年冬天就憂懼而死。

    單旗、劉狄轉而擁立周悼王的同母弟弟王子�   俏 芫賜酢br />
    晉國軍隊撤退後,王子朝又帥軍攻打周敬王,將其趕往狄泉,自己又一次入主王城,出現了兩王並立的局面,人稱王子朝為“周西王”,周敬王為“周東王”。

    這一下周王室就比以往熱鬧了許多,“周西王”和“周東王”掄起袖子廝打了好些年,只打得周王室風雨飄零、搖搖欲墜。

    公元前519年,王子朝的大臣召莊公、大將南宮極相繼去世,周敬王便請兵于晉,助其復闢,晉頃公遂遣趙鞅和荀躒帥兵攻打洛邑。

    毫無意外,城破,王子朝攜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隨候南宮𥣞@韌跏頁稍薄 笞宄鎏櫻 鏈耍 踝映  頁醪狡蕉 br />
    在南宮𥣞@慕ㄒ橄攏 踝映 恍型侗汲矗 謖飧雎沂樂 校 倉揮諧拍芑イ猛踝映 莧  淙淮聳鋇某淹醺嶄佔次唬 晃齲  圓患偎妓韉腦謖倌現 匕倉昧送踝映  金瞎 淺8卸 br />
    楚國這樣做的原因除了在禮儀層面同晉國爭鋒以外,很大一個可能是看中了王子朝帶來的一些東西——“周典”。

    “周典”是什麼?

    周室典籍。

    倉皇之際,王子朝一行為什麼還攜帶這些笨重的典籍出逃?

    《呂氏春秋•先識》曰了︰“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終古(出其圖法)乃出奔入商。殷內史向摯見紂之愈亂迷惑也,于是載其圖法,出亡之周。”

    圖法,圖錄和法典之意。

    這句話表明兩層意思,一是周王室至少收藏有商朝、甚至夏朝的圖錄和法典,這些圖法對證明中華文明歷史年代非常的重要。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耕耘“中華文明五千年”而自豪和凝聚,但“五千年文明”一說始終不被國際上認可,只被承認從商朝的甲骨文創造(公元前1556年)算起的“三千年歷史”。

    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前史上夏朝的存在。

    而這些“周典”應當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時代)的文獻、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誥命文件,或許還有各諸侯方國的奏章、報表等文書檔案資料。

    也可能包括九鼎在內的大量周王室青銅禮器。

    如果有了這些“周典”的佐證,說不定中華的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八千年、一萬年,甚至更為久遠……

    很可惜的是,就在吳國攻破楚國的次年(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周敬王派刺客趁亂將王子朝殺死,這些“周典”也下落不明,導致有記載的中華文明只有三千六百千年。

    這是中華文明歷史上的大不幸事件。

    《呂氏春秋•先識》另一層面說明,攜“圖法”投奔“有道之國”是一種文化傳統,王子朝攜“周典”奔楚,說明楚國將代周而興?

    不可能。

    沒有任何的記載,說明楚國何時何地收到過這些周室典籍,如果收到……

    沒有這個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始終懷著復闢或另立宗廟的期望,因為這批“周典”是王權正統的象征,是治國理政必需的檔案資料,更是國家的文化血脈。

    在王子朝當“周西王”佔據洛邑數年間,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官吏及學者仍然恪守其職,等于客觀上站到了正統的王子朝一邊。因此,當王子朝奔楚之時,這些史官遵從自己的意志,選擇攜“周典”而與王子朝同行。

    相傳,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老子也是隨行人員中的一名,王子朝亡故後便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從此隱去。

    這些“周典”去了哪里?是被密藏?還是散落?還是慘遭損毀?

    不得而知。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批“周典”到達楚地,打破了周王室文化壟斷的局面,促進了文化的覺醒,造就了大批思想家,繼而學派峰起,百家爭鳴,才有了孔子“天子失官,學在四夷”之說。

    同時也造就了“唯楚有才”和南陽人文薈萃的歷史景觀,郭沫若稱贊的“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亦所罕見”的張衡即是其一,還有鬼谷子、範蠡、張仲景等均出自南陽。

    還有成書于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三經”之一的《山海經》初稿,就是王子朝一行人中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根據“周典”中的夏商文物、圖案、盟誓信符,及各方的地理、人口、風俗、祭祀、特產等文書檔案為基礎文獻,編纂而成。

    據說這個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叫做計然,他是老子的弟子,計然後來收了個弟子,叫做範蠡,並傳授其破吳七策,範蠡只用了其中的五策便輔佐越王勾踐滅了吳國。

    珍珠散落于民間,會結出更多的珍珠,對歷史來說,“周典”的遺失是一種損失,但對于整個歷史的進程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拾遺呢!

    這便是同“《道德經》作者老子辭周退隱之謎”、“世界奇書《山海經》作者之謎”並稱為中國歷史三大千古文化之謎的——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之周典失蹤之謎。

    無論如何,隨候看在王子朝的面子上,楚昭王一行得以順利進入隨國,並將其安置在公宮之北。

    總算是有了一個喘息之地。

    雖然以隨國微薄之力不能阻擋吳軍兵鋒,但楚昭王一行行蹤甚密,吳軍也暫時尋找不著,倒也平安無事,但楚昭王的庶兄子西卻無形中道出了楚昭王藏身之處,讓隨候叫苦不迭。

    當楚國分崩離析,楚昭王出逃、下落不明之時,子西便在郢都附近的脾泄建立了新都,收容潰散的楚兵和從郢都逃出來的官員和難民們,並仿制了楚昭王的車子和服飾,以示楚國尚在。

    在聚攏楚國人心的同時,子西還積極打探楚昭王的下落。

    不久,子西便知道楚昭王還健在、並且已經安全的到達了隨國的消息,便招呼這些人浩浩蕩蕩的、從四面八方向跑去隨國勤王。

    消息當然也傳到了吳軍之中。

    吳王闔閭派出武士一路追蹤,也來到了隨國,他們找到隨候後,要求隨侯馬上交出楚昭王。

    並且給了豐厚的條件︰“把楚王交出來,漢水以北的土地都是你南宮家的。”

    漢水以北,包括南陽盆地及隨棗走廊。

    這是個相當大的誘惑。

    當時,楚昭王就住在隨國宮廷的北邊,吳軍武士都坐在隨國宮廷的南邊,吳、隨雙方的談話楚昭王打听的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得知隨候半晌不表態,心中頓時明白——隨候心動了!

    隨候也很矛盾——究竟是交呢?還是不交呢?

    楚昭王還有個叫子期的庶兄,和楚昭王長的很像,他穿上楚昭王的衣服,派人將左右為難的隨候請來︰“如今事態緊急,你若不交人,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和楚王長的很像,你就把我交出去吧,這樣一來你們都會沒事的。”

    隨候還是拿不準注意,雖然隨國“世服于楚”,楚國也恪守盟誓誓約與隨國數百年來相安無事,但自己畢竟還在周王室任職,而楚國又是保存王子朝一脈的“有道之國”,如今吳國兵鋒所指、生靈涂炭,楚王避難于隨,自己卻見利忘義、賣友求榮、不仁不義。

    經過多番思想斗爭,隨候終于下定決心——佔卜決定。

    只有佔卜,才能洞曉上天的意志,只有按照上天的指示辦事,國家才能興旺發達,否則,就會身死國滅。

    楚昭王覺得封建迷信害死人。

    但佔卜結果又令楚昭王很欣慰,結果是——“不吉利”!

    既然是上天的指示,隨侯也只得下定決心,對前來索要楚昭王的吳軍武士說︰“隨國偏僻狹小,但依靠著楚國的力量,我們隨國才得以保存。隨、楚世世代代都有盟誓,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如果因為危難而拋棄他們,豈不是違背了祖宗的遺訓?如今你們已經得到了楚國,如果加以安撫,不再燒殺擄掠,楚人自然誠心歸附,得到楚王又有什麼用呢?”

    吳軍武士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回答,便回去將隨候的話匯報給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听聞大怒,當下就起了準備攻打隨國的心,但隨國作為漢陽諸侯的老大,也令吳王闔閭頗為忌憚,加上吳軍對楚國百姓大肆屠殺,導致義軍四起,吳王闔閭也沒精力再同隨國斡旋,楚昭王這才逃過一劫。

    後來,隨候南宮竼wЮ賴氖焙潁 菇 舛尉 越鷂牡姆絞斤鑰逃諞惶妝嘀由獻魑 閽幔  妝嘀穎緩笫爛 霸鈑弒嘀印保ㄋ婀馱且還矯 鈑嘸詞悄瞎   靡員臧褡約憾猿淹醣4嬉皇攏br />
    “曾侯與(輿)曰︰伯適上通,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營宅熘土,君此淮夷,臨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吳恃有眾庶,行亂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荊邦既殘,而天命將虞。有嚴曾侯,業業厥聲。親敷武功,楚命是請。復定楚王,曾侯之靈。於穆曾侯,壯武畏忌,恭寅齋盟,伐武之表,懷燮四方。余申固楚成,改復曾疆”。

    (曾侯說︰“南宮括輔佐文王、武王,伐滅殷商,平定了天下。康王冊命盂說︰‘在隨地建國,鄰接淮夷,轄有江夏之地。’周王室雖然已經衰微沒落了。我曾國與楚國仍是歃血為盟的友邦。吳國脅持著老百姓作亂,征伐欺凌楚國。楚都已經陷落,天命將要被逆轉。”威嚴的曾侯,又是善于听信忠言的聖君。“曾侯我親自征戰,勇武有功,挽救了楚國的命運,恢復了楚昭王的王位。”才能出眾祥和的曾侯,強壯有力的曾侯,謹慎恭敬的對待同盟國。征伐欺凌別國的首惡,協和友善地對待周圍的鄰國。“曾侯我鞏固了與楚國的同盟,恢復了曾國的固有疆土”。)

    多年以後,隨候南宮𥣞@乃鎰尤Ю賴氖焙潁 淹醯畝映萃躋哺卸饔謁婀 透婀蛔D鐘,上書31字的銘文“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yan)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陽,其永時用享”,隨隨國的一套大型編鐘一起陪葬。

    隨國的這套編鐘比較有名氣,是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曾侯乙編鐘。

    楚昭王奔楚,無意之間成就一番佳話,直到楚國滅亡,隨國都以一個主權國的身份,同楚國世代相存,相濡以沫。

    但此時的楚國郢都,卻在吳軍的高壓政策下,仿佛人間地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109、王子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109、王子朝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