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章華台就國被繇,徵會諸侯意氣驕。楚眾已離猶不悟,近臣徒為頌祈招。
——宋•王十朋《楚靈王》
會盟還沒結束,魯國公然“瀆齊盟”攻打莒國,讓楚令尹公子圍感到非常氣憤,維護和平的使命感讓他果敢行駛盟主權力,將會場的魯大夫叔孫豹囚禁起來,準備擇日戮之,以儆效尤。
在公子圍的淫威下,沒人敢聲張,但還是有個人嗅到了商機——隨從正卿趙武作為副職參與盟會的樂王鮒。
樂王鮒派使者偷偷找到陷入危境的叔孫豹,表示他可以請趙武出面替其求情免于一死,作為回報,你必須意思意思,如果同意,就把腰帶作為證物給他。
叔孫豹為人正直,斷然拒絕。
叔孫氏家臣梁其 (ba)勸諫他,叔孫豹道︰“楚國並非良善之輩,我即便行賄樂王鮒,頂多就是獨善其身,但又置魯國于何地呢?”
想了又想,嘆道︰“哎!樂王鮒貪財成性,倘若不遂他的心願,恐怕他日後愈發刁難魯國,我還是認繳吧。但是腰帶不能給,給了我拿什麼束腰?”
說罷,就將身上的衣服扯了一片下來,請使者拿回去復命。
這件事不知怎麼傳到趙武耳里,讓他大為感動,曰︰“‘臨患不忘國,忠也。思難不越官,信也;圖國忘死,貞也。’這種安邦定國的賢人,怎麼能夠死呢?”
于是,趙武親自找上公子圍,不遺余力地為叔孫豹做起了危機公關工作。
趙武首先表明魯國確實有罪,但叔孫豹非但沒有逃跑,反而接受了楚國的懲罰,這說明令尹威儀,眾人無不“畏威而敬命矣”。
一番話讓公子圍听得很舒服,覺得趙武說的在理,示意趙武繼續說下去。
趙武又將了出來,建議公子圍將叔孫豹釋放,並將其“忠、信、貞”這種行為進行宣揚,顯示出自己是愛才惜賢之人,從而激勵楚國的官吏勇于任事,如此一來又能在天下諸侯中博取威德的名聲,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呢?
听得此話,公子圍又很高興,表示同意釋放叔孫豹,並且要高調釋放。
接下來,趙武趁熱打鐵,開始做魯國的公關工作。
他表示,“疆場之邑”的歸屬本來就因“一彼一此”的爭奪而經常變動,前代的三王、五伯都曾劃定各國邊境,建立標志,章程法令也明令誰越過邊境,就將受到懲罰,即便如此,仍然難以使各國的邊界安寧,又何況當今王道衰微之世?再說了,哪個國家邊境沒有被侵略過?又有哪個盟主能夠治理?就拿楚國來說,吳國和百濮一旦防御松懈,您還不是照樣出兵攻掠,那個時候會想到要顧及盟約了嗎?莒國、魯國爭執鄆地已經很久了,他們的事情我們就不要過問了。作為一個盟主,哪有精力管這些蠅頭小事?只要不鬧到某一方亡國絕嗣的地步,我們大可放心。
趙武態度堅決,一邊擺事實講道理,一邊不停的戴高帽子,把公子圍捧的沾沾自喜、眉飛色舞,當即同意趙武請求。
趙武謝過。
天色已晚,為了慶賀晉楚雙方百年來首次就某個問題達成一致,公子圍便請趙武留下來用個宴。
宴席上,被趙武捧的意猶未盡的公子圍顯得格外忘乎所以,借著酒勁,主動要求向趙武賦《詩》一章。
趙武有些吃驚,楚國向來崇尚暴力,不料今日也裝起了文藝,便饒有興致的聆听起來,听第一個字的時候筷子差點掉落——公子圍吟誦的是《大明》第一章︰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皇天偉大光輝照人間,光采卓異顯現于上天。天命無常難以捉摸,一個君王做好也很難。天命嫡子帝辛居王位,終又讓他失國喪威嚴。)
《大明》屬于《詩經》中《風》、《雅》、《頌》三部中《雅》部的二雅之一的《大雅》,其所有章節都是“言王政之所廢興也”,也就是說,除非君王或者有大功大德大賢者,一般人是不能稱引的。
而公子圍似乎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
不但沒有功績,還把楚郟敖比作商紂王帝辛,把自己比作周武王……
唯一合理的解釋——這個驕縱跋扈的令尹無非想告訴他,楚國的君位將要易主了。
在公開場合能敞開心扉,毫無遮攔的將篡位之心清晰的表露出來的,當今世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也只有他了。
趙武壓抑心中不安,對公子圍吟誦《小宛》的第二章︰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真正聰明的人,飲酒也能見沉穩。可是那些糊涂蛋,逢飲必醉。請各自重慎舉止,否則上天不會保佑你們。)
意指公子圍要謹言慎行,切忌昏聵和狂妄,否則將被天命拋棄。詩中既嚴厲斥責,也有真心勸戒之意,充滿關切之情。
散場後,趙武問羊舌 ︰“今日宴席上,令尹以楚王自居,你怎麼看?”
羊舌 答道︰“楚王弱而令尹強,沒人能阻止令尹篡位了,但他必將身敗名裂。”
“為何?”
羊舌 解釋說︰“令尹恃強凌弱,雖然可以輕而易舉地攫取王位,但也會徹底的廢棄禮儀。廢棄禮儀,只會讓他變本加厲陷入對權勢的迷戀之中,把荒淫暴虐當作常道。暴政之下,人民忍得了一時,但最後一定會拼死反抗,令尹怎麼可能得到善終?”
趙武默默點頭稱是。
回憶起曾經那個族大家盛的趙氏,勾起幼年那慘不忍睹的往事,回憶起趙嬰被逐,趙同、趙括被殺,族人幾被殘殺殆盡……
思念起英年早亡的晉悼公,懷念起士燮的諄諄教誨,回憶起韓厥的句句囑托……
弭兵從構想到實施到最終實現,苦心積慮的趙武夢想是建立一個政治清明,天下止戈的大一統時代,但從公子圍對權勢的迷戀,他才明白一切的一切,原來和平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公元前541年4月,虢之會結束。
趙武、叔孫豹應鄭簡公之邀,到鄭國參加國宴。
宴會之上,年近五旬的趙武意氣風發,放下晉正卿的身份,像個少年一樣肆意狂飲,他把所有的夢想拋之腦後,他的溫和、他的忠信、他的禮義、他的謹慎、他的責任……釋然所有沉重的包袱和疲憊。
今天,我想為自己而活。
趁著酒勁,他賦《瓠葉》、賦《常棣》,賦心中一切困苦,他破天荒的對子皮、叔孫豹、公孫僑等大夫稱兄道弟︰“咱兄弟幾個親密無間,不醉不歸,不用在乎世俗之人如何看待!”
子皮、叔孫豹、公孫僑等受寵若驚,舉杯下拜︰“我們這些小國就是仰仗著您這樣的君子才得以免除戰禍!”
捧起酒杯,一飲而盡。
對著空酒杯,趙武諾諾私語︰“今天是我有生以來最高興的日子,以後,我永遠也享受不到這樣的快樂了!”
同年十二月初七日,嘔心瀝血的趙武病逝,離開他為之奮斗一生的、穩定與強盛晉國。
在亂世之中,沒人理會、珍惜他的夢想,但歷史卻永遠的記住了他,弭兵之功永載史冊。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每個人都有夢想,公子圍也有夢想。
虢地會盟淋灕盡致地展現了公子圍對最高權力不懈追求的夢想,同趙武的夢想一樣,這也是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夢想。
在各諸侯國看來,楚國發生王位更替只在早晚之間了。
可是公子圍表示此事宜早不宜晚,既然大家都看好他,就絕不讓大家失望,要用實際行動證明大家確實沒看走眼。
虢地會盟下半年,公子圍為分散楚郟敖勢力,安派四弟宮廄尹子皙(公子黑肱)出差,在北部邊境的 (chou,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和郟(今河南省郟縣)築城。
又派時任太宰的伯州犁在西北邊境的櫟(今河南新蔡縣西北)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