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75、伐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75、伐齊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燮《竹石》

    在晉景公和晉厲公時期,齊靈公對晉國還是相當尊崇的,伐鄭、伐秦,同盟于戚地、鐘離、沙隨、柯陵等等盟會征伐,無一不是大老遠風塵僕僕親自參加。

    有道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自從晉悼公接班後,齊靈公這個人就變了,對晉起了懈怠之心,凡是討伐楚國的戰爭一律不參加,凡是晉國組織的會盟一律只派大臣點卯,晉國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睜只眼閉只眼。

    但是令齊靈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派出去參加𧁋\夯崦說氖拐吒吆瘢 谷輝諢崦松瞎 皇莧琛br />
    使者受命于國家,使者受辱表示國家受辱,國家受辱表示國君受辱,但國君受辱不一定代表齊靈公就會受辱,很不巧,晉國踫上脾氣暴躁、並急于復興霸業的齊靈公。

    自從齊大夫晏弱(晏嬰的父親)率重兵滅萊(今山東昌邑東),齊國的疆域擴大了一倍以上,北部勢力也達到今河北省南部一帶(“師于�𤧐簬O  肓楣  濟壬窗源蛩恪br />
    無獨有偶,周王室也適時發表針對齊國的評論文章,稱齊國從始祖姜子牙開始,就“佑我先王”,周王室之所以能夠至今“不壞”,全賴“伯舅”的鼎力相助(天子謂同姓諸侯曰伯父或叔父,謂異姓諸侯為伯舅),希望齊靈公能夠繼承先輩遺志,繼續“股肱周室”,“無廢朕命”。

    這就給齊靈公一個錯覺,他認為,周王室已將霸主證書頒發到自己手上,如何落實便是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高厚回國不久,齊靈公借高厚受辱為由,不但不歸還魯國土地,還舉兵伐魯,後遇魯國猛人孟莊子後撤軍。

    次年(公元前556年)秋,齊靈公又兵分兩路,,率師攻打魯國,包圍桃地,並且俘虜了魯大夫臧堅。

    為使魯國背晉,齊靈公準備將臧堅作為人質逼魯就範,並且派宦官夙沙衛去安慰臧堅“不要死”。

    明代詩人陳第曾詩曰“魯有臧堅,矯矯男子”,說明臧堅是個高傲剛烈的漢子,本來被俘就羞愧無光,見魯襄公派一個宦官來安慰自己,更是覺得受了奇恥大辱,撿起一根小木棍自戕而死。

    臧堅之死,導致齊、魯關系更是雪上加霜。

    連續兩年攻打魯國,作為霸主的晉國應當主持正義,抗齊援魯,但為了拉攏不服管的齊國,晉平公看在眼里,也沒多大動作,放任齊國飛揚跋扈、作威作福,準備以誠意來打動齊靈公。

    齊靈公也很配合,肆無忌憚,決定繼續欺負魯國。

    第三年(公元前555年)秋,齊靈公再次起兵伐魯。

    但這一次,齊靈公運氣到頭了。

    晉中軍將荀偃做了一個噩夢,夢見晉厲公向他索命,用戈打他,把他腦袋打掉了,自己連忙跪在地上求饒,並把腦袋往脖子上戴(“跪而戴之”),然後就驚醒了。

    “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作為曾經殺害晉厲公的主謀之一,噩夢讓荀偃幾天不得安生,跑去梗陽找一個很有名的巫皋解夢。

    巫皋掐指一算,大驚道︰“您今年要死啊!”

    荀偃一听,大驚失色,心想報應果然來了,忙問可有化解之法?

    巫皋搖搖頭,用手指指東方,說道︰“東方有戰事,您不妨以國事為重,將來也能洗刷你的罪名。”

    荀偃沒有說話,默默起身,從容面對死神的降臨。

    東方,魯國。

    齊國攻魯很有儀式感,每年打一次,不多不少,三年打三次,打得魯襄公苦不堪言,垂頭喪氣,巫皋循循善誘的一席話,無意間解救了魯國。

    公元前555年冬十月,在荀偃撮合下,晉平公、宋平公、魯襄公、衛殤公、鄭簡公、曹成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魯國濟水會見,重溫𧁋\好聳模 緩笠黃鸞Ъ牘br />
    齊師迎敵,慘敗,死傷無數。

    聯軍伐齊,“東侵及濰,南及沂”,換句話說就是全境淪陷,魯軍更是勇猛無比,動員國內全部兵車,猛攻齊國險要(“請攻險”),憋了一肚子窩囊氣的魯襄公更是卷起袖子,迫不及待準備與齊靈公斗個你死我活。

    由于人太多,聯軍兵臨城下時,把齊都臨淄圍的水泄不通,擁擠異常,有的士兵閑來無事,把城門門扇上的銅釘都數清楚了(“以枚數闔”)。

    眼看臨淄不保。

    齊靈公近乎崩潰,正在想辦法準備逃走的時候,突然聯軍撤退。

    撤退的原因也很簡單——楚國伐鄭,聯軍回師救鄭。

    鄭國執政大夫子孔,欺鄭簡公年輕,遇事獨斷專行,有人若不服從,就加以殺害,引起眾怒。

    為了獨攬大權,子孔決定趁鄭簡公率兵伐齊不在國內、自己監國的機會,準備叛晉附楚,引楚軍入鄭助他鏟除異己。

    這對楚國重新北進中原、復興霸業來說,是一個決不容失去的機會,但子孔派密使聯系楚令尹子庚時,子庚確一口拒絕。

    摩拳擦掌、滿心歡喜的楚康王等待這個機會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了,沒想到子庚竟然會一口拒絕,猶如一盆冷水澆滅了所有激情,心急火燎的跑去質問原因。

    面對勃然大怒的楚康王,子庚嘆氣道︰“君王恐怕認為我是貪圖安逸吧!我這樣做是為了有利于國家啊。現在諸侯們都與晉國交好,楚國難于與之爭雄,且伐鄭而不能守,除了勞民傷財,別無益處。”

    自從楚武王僭號稱王後,就立下了規定——國君執政不滿五年,不得謚號;連續五年不出兵,國君不得入宗廟。

    今年正好是第五年,能不能入宗廟就指望這一場戰爭了,所以楚康王還是很著急的,對子庚說道︰“我主持國政五年而不出兵,死後就不能用規定的禮儀安葬祭祀,人們一定以為我耽于享樂,而忘了先君的霸業了。大夫也為我考慮一下,該怎麼辦?”

    子庚不為所動,堅持以民為本的休養生息政策,至于楚康王入不入宗廟,不是他操心的問題。

    子庚,羋姓,熊氏,名午,字子庚,楚共王之弟,楚康王叔叔,是一個審時度勢、頭腦相當清醒的人。

    有一次子庚護送王後秦嬴回娘家,秦景公見他為人大體、從善如流,準備將他留在秦國為己所用,結果楚國著急了,又不願同秦國撕破臉皮把子庚強要回去,于是破天荒的用三百金賄賂了晉國,讓其威脅秦國︰如果你們不放了子庚,我們就在陳地壺邱(在今河南新蔡)築城。

    秦景公害怕晉軍長駐陳地,只好放了子庚,為此楚國又送了三百車重禮給晉國以示感謝。

    秦國甘冒外交風險也要扣留子庚,晉國則甘冒戰爭風險也要逼迫秦放人,楚國不惜重金也要讓子庚回國,由此可以想見子庚在當時多麼被人看重,所以他說的話很有分量。

    于是,楚康王著急了,脫口而出︰“現在不出兵,齊國就要亡國了。”

    齊國亡國,對牽制東部諸侯及吳國制楚力量,有著很大的影響,也必將制約楚國北進中原計劃,子庚權衡再三,決定出兵伐鄭。

    然而,這將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公元前555年冬十一月,晉聯軍伐齊不久,楚令尹子庚率師分二路伐鄭,一路由子庚親自率領,渡潁水,駐扎在旃然水邊(今河南滎陽市之索河上游);一路由子馮、公子格率領,攻費滑、胥靡、獻于、雍梁,向右繞過梅山,入侵鄭國東北部,駐軍蟲牢(今河南省封丘縣北)。

    兩路大軍對鄭都形成東西包夾之勢,如果此時子孔派自家甲士同楚軍匯合,打開城門,鄭都將危在旦夕,生死未僕。

    關鍵時刻,子孔不見了。

    論陰謀,子孔還是差點火候的,守城的子展和子西很早就發覺子孔鬼鬼祟祟,于是不動聲色,一面派人星夜去齊地向鄭簡公報告消息,一面加強城防,切斷城內同外界的聯系,使子孔沒有機會和楚軍接觸會合。

    因為幾乎年年挨打,所以鄭城門修的異常高大堅固,如若強攻,必久攻不下,還時刻擔心晉聯軍馳援,于是,缺少內應的楚軍只得無功折返。

    禍不單行,返程的楚軍渡魚齒山下的祾氶@螅 揮齙獎甌┘擔 勘啾歡成碩乘潰 鴇蟀搿br />
    這是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在敵我消息不暢通的情況下,僅憑子孔單方面毫無保證的基礎上貿然進攻,又缺乏對天氣情況的預判,導致楚師失利,楚康王難辭其責。

    對于他自己來說,也是很後悔的,但是死後入宗廟也是一種安慰。

    這場戰爭的主謀子孔也遭到報應。

    次年(公元前554年)秋八月,有人揭發子孔勾引楚師伐鄭的陰謀,子孔心中害怕,便下先手組織自己的甲士和子良、子革的甲士保護自己。

    一切都是徒勞。

    鄭簡公發現了子孔的陰謀活動,派子展和子西率領兵馬討伐他們,殺死了子孔,將同黨子良、子革趕到楚國,讓子展主持國事,子西主持政事,立子產為卿。

    後來,子革在楚國做了右尹,全力輔助楚靈王,最出名的是左丘明所著的散文《子革對靈王》,可惜楚靈王仍然一意孤行,最終不得善終。

    “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于乾溪?”——孔子

    公元前554年春,晉聯軍見鄭國之圍已解,便不再急急忙忙的往回趕,當即在督揚(今山東濟南西)落腳,召開會盟,分享伐齊勝利的果實,晉平公也在盟會上也以霸主的口吻,告誡大家要以和為貴,大國不要侵犯小國(“大毋侵小”)。

    沒有逮到齊靈公,晉平公就把齊靈公的幫凶邾悼公逮捕了,強迫邾悼公將邾國镇水以西的地方,作為補償劃給了魯國。

    本次伐齊得勝,主要歸功于晉中軍將荀偃,揚眉吐氣的魯襄公除了重禮打點晉六卿、軍尉、司馬、司空、輿尉(武官)、候奄(偵查兵)外,還額外送給荀偃五匹束錦、若干玉璧、四匹馬、以及吳王壽夢的銅鼎。

    但是,此時的荀偃卻無福享用——梗陽巫皋的話正在慢慢應驗。

    自從晉軍渡過黃河以後,荀偃突生惡瘡、頭長癰疽,眼珠子都鼓了出來,伐齊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死亡已在旦夕之間。

    但荀偃強挺著身體的種種不適,發揚重傷不下火線的精神,奮斗在伐齊的最前沿,在他看來,弒君的陰霾始終成為人生的污點,幸得晉悼、平二公不棄,才走上人生巔峰,他也只有以國家為重,以社稷為重,才算對當年造成國家內亂的自我贖罪與解脫。

    督揚會盟不久(公元前554年二月),荀偃暴病而亡,盥洗入殮時,荀偃兩眼不瞑,牙關緊咬,中軍佐士�薹ㄔ謁目謚蟹湃肱閽岬撓裰欏br />
    下軍佐欒盈認為荀偃一定是還有心願沒有完成,執念深重,才會死不瞑目。

    士�餃 鎘 檔撓械覽恚 桓鋈思唇 廊ュ 釙9業謀閌羌胰耍 謔鞘 髻鵲氖 澹 弦饉檔潰骸拔一嶠呔∪ κ路鈷魑猓ㄜ髻榷櫻  拖袷路金謊。 br />
    荀偃沒有反應。

    看來荀偃還有更高的追求。

    欒盈站在一旁,試探性的說道︰“元帥是不甘心沒有將伐齊大業進行到底而不瞑目吧?”

    荀偃動了一下。

    欒盈見切中要點,撫摸著荀偃尸體,發誓道︰“有黃河為證——您死之後我們繼續按照您的意願進攻齊國!”

    荀偃這才閉上眼,松開嘴巴,含上珠玉。

    至死方休、鞠躬盡瘁,三軍將士為之動容,士�叱穌送猓 薜饋ぎ鏡潰骸白魑 桓瞿腥耍 沂翟誆蝗縊。 br />
    既然答應了荀偃繼續伐齊大業,就要履行諾言,而這一次,齊靈公又將何去何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75、伐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75、伐齊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