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65、晉歷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65、晉歷公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欒書,姬姓,欒氏,祖父欒枝,父親欒盾。

    欒枝、欒盾皆為卿,從史書來看,他二人混的並不好,在各方勢力的排擠下,終其一生都在下軍搖擺,屬于不入流的卿。

    到了欒書這一代,他覺得要混出點卿樣,于是總結了前代止步不前的經驗,放下面子,主動與家大業大的趙朔搞好關系。

    官場一切以利益為重,沒有情感的立足之地,親兄弟也不例外,由于欒書與趙朔走的太近,引起趙同、趙括等人側目,差點烏紗帽不保,幸得荀林父頂住壓力才保住欒書位置。

    一直到克執政,欒書還是在下軍佐的位置雷打不動,正當他想要放棄仕途的時候,齊、晉爆發了之戰,戰後,晉景公論功行賞。

    由于之戰中表現出色的人太多了,沒位置安排,于是晉景公發揚沒有位置也要創造位置的精神,在三軍六卿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新三軍六卿,達到驚人的六軍十二卿。

    欒書覺得,提拔的機會來了。

    果然,論功行賞,欒書提拔了一級,由下軍佐升任下軍將,基本等于原地踏步。

    此時,欒書才感受到朝中無人的悲哀。

    不過也不要灰心,任何事情,在不同的時間和人物發酵中,總能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答案,不久,欒書的機會來了。

    正卿克臨死前,考慮最多的還是氏家族的未來,擔心荀氏和趙氏將來會對國君和氏不利,必須提拔一個無公害的人來主持全面工作,想到這里,一個人的名字突然映入腦海——欒書。

    欒書郁郁不得志,但絕不是一個平庸的人,相反,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指揮家,在晉楚之戰前夕,他就提出晉不能戰的理由,可惜沒人采納。

    于是,韜光養晦多年的欒書以下軍將的身份,一步登天,將中軍,繼而統帥三軍,並身兼執政大夫,至此拉開了欒書執政的序幕。

    剛開始,欒書為了報答克的知遇之恩,將克之子安排入卿,為下軍將,此時,、欒兩家可謂至親,雙方也互相聲明今後要相互提攜,共舉大業。

    不久,、欒兩家聯合晉景公姐姐趙姬作偽證,發動了“下宮之難”,將趙氏集團一網打盡,只剩下一個叫做趙武的孤兒,、欒兩家的革命友誼在“下宮之難”中得到了完美印證。

    趙氏本為晉國最顯貴的家族,被滅後騰出了很多的位置,欒書、決定開始享受革命的果實了。

    既然是分配,必然會有失公允,于是,分配不公成了兩家關系由鐵轉僵的重要因素。

    當時的職位並不高,但是他憑借優于欒氏家族的財富與權勢,將自己能干的堂弟至入卿,佐新下軍,以為自己膀臂。很快,至就顯示出杰出的政治才干,在各種場合,將自己的才干發揮的淋灕盡致。

    後來,又將自己的叔叔入卿,兼任公族大夫,掌管著公族子弟的選拔任免,權利很大。

    此時,晉四軍八卿中就有三個氏,“三”正式成型,氏家族勢力更為龐大,成功引起了中軍元帥欒書的猜忌與擔憂。

    欒書擔憂也沒有用,因為對他們無計可施——“三”吸取了趙氏不團結而被滅族的教訓,從而變得異常團結,堅不可摧。

    更恐怖的是,氏除開三卿外,還有五位大夫,合稱“八”,這些人就算想法不一樣,但口頭上說出來的就是一家話,唱的就是一個音,矛盾少、摩擦小,五好家族的杰出代表。

    在中國五千年的政治斗爭中,有一個普遍的的規律,但凡太過顯赫的家族,最終總是難逃滅族的命運,因為無數的事實證明,低調才是堅持到最後的最大法寶。

    很顯然,家人明顯不懂何謂低調,不經意間得罪了很多人。

    “三”成型後,明目張膽的去搶夷陽五的田邑,也有一學一,也去搶長魚矯的田邑,還把長魚矯一家人囚禁。

    夷陽五和長魚矯還有一個身份——寵臣,“三”公然豪奪晉厲公寵臣的田邑,擺明了不把國君放眼里。

    相比、二人在朝中揚武揚威的樣子,至反而顯得很溫文爾雅,但他卻不小心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欒書。

    欒書是一個榮譽感與權欲極強但又萬分陰狠的人,執政後更是不允許任何挑戰自己權威的事情發生,對于自己最主張的鄢陵之戰,因為采用至的計策而懷恨在心,心中自是不甘。

    戰後,欒書決定采用搬倒趙氏用的招數來對付至——誣陷,事實證明,一樣的招數,效果卻絲毫不差。

    于是,欒書暗通鄢陵之戰中被俘的楚國公子,授意他在晉厲公面前誣陷至通敵。

    公子與欒書一拍即合,在晉厲公面前誣告至,說這次戰役之前,至派人給楚王送信,說是齊、魯等國的援軍還沒趕到,晉軍將領之間又有很大分歧,只要我們在這時開戰就一定能打敗晉軍。晉軍一敗,到時至就會乘機廢掉國君您,然後去成周迎回孫周(即後來的晉悼公)即位。

    這件事情終于讓晉厲公回想起當年晉靈公的悲慘往事,趙氏家族誅殺君主,把持朝政的局勢,晉厲公自然不希望昨日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便暗地里培育八百勇士,防止“三”作亂,而具體負責這件事的人也是晉厲公的寵臣之一——胥童。

    胥童,胥克之子,在缺執政時期,缺以胥克有“蠱疾”(精神病)為由,命其罷官,胥氏由此而衰,胥童因之深恨氏。

    此前,晉厲公都是對“三”抱著防範態度,沒有想過對其進行誅殺,因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氏在晉國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要一下子全部鏟除幾乎是不可能的,肯定會引發大的動蕩,說不定還會像周厲王一樣被趕下台,客死異鄉。

    而真正讓晉厲公對“三”起殺心的,又是看似溫文爾雅,實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至。

    一次晉厲公外出打獵,至射殺了一只獵物,寺人(宦官)孟張仗著自己是晉厲公的寵臣(不得不說他的寵臣真的很多),將至的獵物搶了,至一看,二話不說,一箭將其射死。

    至射死孟張的時候,晉厲公就在孟張身邊,晉厲公一看孟張就這樣透心涼的倒在自己身邊,心中猛然一驚——假如這一箭射歪了,我……

    于是,至這“一箭之仇”直接成為後來晉厲公屠殺氏的導火索,而誅殺“三”也成了胥童勢在必行的工作。

    一場風暴即將來臨,可悲的是,“三”竟無人察覺到這場驚天變故的來臨。

    終于,暴風雨來臨了,在氏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來臨了。

    公元前574年冬,胥童終于準備下手解決“三”,和夷陽五率領甲士八百人就準備進攻氏。

    八百甲士就想進攻根深蒂固的“三”,無異于以卵擊石,並且難點還在于要各個擊破,毫無疑問,打一個另外兩個必然相助。

    長魚矯急忙出來阻止胥童飛蛾撲火的行為,建議要下手就要將“三”一網打盡,否則必然遭難,同時心生一計——和夷陽五互相抽出戈來,衣襟相結,裝成打架爭訟的樣子。

    任何看似堅固的事物都有漏洞,漏洞是任何事物的組成部分,因為自然界厭惡任何形式的完美,同理,團結也有漏洞,它的漏洞就是它本身——團結。

    晉國每每有政治案子發生,“三”必須同時到場、上堂、審案,並由他們仨來評理,誰對誰錯,儼然將自己看作是晉國的執法者。

    長魚矯和夷陽五都是晉歷公寵臣,他們打架必然牽扯到背後多方勢力的角逐,“三”覺得這是一件關乎國家的政治要案,于是,三人不約而同的同時趕到現場,準備在台榭里和他們計議。

    人到齊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胥童三人毫不客氣的掩殺“三”。

    接著,胥童等人屠殺氏滿門,“富半公室、家半三軍”的百年望族,就這樣灰飛煙滅。

    第二天,胥童將“三”陳尸朝堂,其狀之慘,令人唏噓不已。

    最高興的還是欒書,借刀殺人將咄咄逼人、盛氣凌人的氏滅門,心里很暢快,但讓他絕對想不到的是,胥童等人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野心絕不止于眼前的“三”,而是整個六卿。

    眾人還未從“三”之死的威嚇中恢復過來,只見胥童等人帶領甲士,趁機在朝廷劫持了欒書和荀偃二人,長魚矯請求晉厲公殺了二人,並告知晉厲公,欒書和氏家源頗深,而荀氏又對欒書有知遇之恩,“不殺二子,憂必及君”。

    晉厲公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主,也是最後一個打算一勞永逸解決“晉政多門”現狀、強化公室集權的君主,但他料想不到是,想改變這個局面就要不停的殺戮,一直的殺戮,毫不停歇。

    他這一身經歷過太多的慘絕人寰的屠殺,“下宮之難”、伯宗慘死,現在又是氏滅門。

    面對長魚矯的請求,晉厲公突然不願意再殺戮了,經歷了太多的宮斗,親歷了太多的流血,真的累了,要歇一歇了,于是擺擺手,放過了欒書和荀偃二人。

    政治斗爭不是心生憐憫的相互體諒,而是一黑到底的無間道路,除了你死我活,沒有皆大歡喜。

    晉厲公放過了欒書和荀偃二人,但欒書和荀偃二人卻沒有放過晉厲公。

    公元前573年冬,晉厲公到大夫匠麗氏家賞雪,結果雪沒賞到,就被欒書和荀偃二人帶領家臣襲擊晉厲公,並將他囚禁起來,同時殺死了胥童。

    次年春,欒書和荀偃二人派程滑殺死晉厲公。

    正月初四,欒書鄭重對外宣布晉歷公死訊,同時上謚號為“厲”(意為暴君),並將尸體用一輛車子送葬,草草埋于翼城的東門外,其陰險與殘忍以別具一格的形勢表現得淋灕盡致。

    晉歷公一生滅狄人、伐秦國、敗楚國、交吳國,功勛卓絕,一代雄主,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弒君當事人欒書,事後也因為心力交瘁而于同年去世,其一生征戰無數,敗二強,仕三朝,滅六卿,弒一君,掌權十四年,權傾朝野。

    到了欒書孫輩,因為欒範相爭,欒氏被滅,再次印證了“但凡太過顯赫的家族,最終總是難逃滅族的命運”這個道理。

    傳說五百年後,盜墓前輩、廣川王劉去在盜欒書墓的時候,“其棺柩盟器,悉毀爛無余,唯有白狐一頭,見人驚走”,隱約說他是白狐變的,也算是被後人黑了一把。

    晉國內亂之際,便是楚國北進之時,就在晉厲公死的當年,楚、鄭開始兵伐宋國,中原又將再次經歷一場浩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65、晉歷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65、晉歷公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