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57、叛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57、叛逃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這兩句詩截取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臨路歌》,表達了詩人遭遇挫折後後勁乏力,暗含無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著實震撼人心。

    之戰的慘敗讓晉國失去了中原霸主之位,楚圍宋一役又使得晉國失去了東方宋、魯二國的支持,國勢日下讓晉景公整日“漫嗟陀”。

    為了穩住東方勢力,晉景公于楚莊王死的前一年(公元前592年),派時任中軍佐的克出使齊國。

    克,姬姓,氏,名克,謚獻。

    作為能有謚號的大臣來說,克也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史曰其博聞多能、惠而內德、智能翼君,有趙衰、士會之風,不過他也有一個很明顯缺陷——有點跛。

    齊頃公一直想與晉、楚二國搞好三邊關系,于是準備在朝堂之上用最熱情的方式接待克,克很激動,一激動便把上朝的步子邁大邁急了點,走路一偏一拐的幅度更大了,看起來一蹦一跳十分滑稽,齊頃公的母親看見克高一步矮一步走路的樣子,忍俊不止,“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後來直接捧腹大笑。

    身有缺陷的人本來就很敏感,非常不喜歡別人談論或者關注自己的缺點,齊頃公的母親在嚴肅的朝堂上公然嘲笑自己的缺陷,讓克很不爽,憋著氣辦完公事後怒火中燒的提前回國。

    齊頃公的母親叫做蕭桐叔子,不是倭國人,是蕭國人,蕭桐是姓,叔為排行,子為姓。原是齊惠公一小妾,身份卑微,也沒文化,說話做事不分場合,嘲笑克也是無心之舉,沒有惡意的。

    但克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蕭桐叔子不僅是在笑身為晉國上卿的自己,也有嘲笑晉國朝中無人、國勢中落之意。回國以後,克天天央求晉景公伐齊,以報此行的奇恥大辱。

    晉景公也覺得一國的上卿受辱,有損國體,但在怎麼說也只是關乎個人恩怨,人家母親笑一笑也沒惡意,犯不著向齊國宣戰,再說楚莊王還在後面盯著在,為此小事出兵恐怕不合時宜,便斷然拒絕了克的提議。

    估計當時蕭桐叔子笑的太有水平,余笑繞梁,給克造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見晉景公不同意伐齊,便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安心工作,天天鬧事,把朝堂鬧得雞犬不寧,還私自動用自家武裝力量騷擾齊國。

    中軍將士會對克的性格、為人、做派非常的了解,也非常欣賞他,見平常聰明能干的克被憤怒蒙蔽了雙眼,變成了一只凶狠好斗的大公雞,非常的體諒他,認為君子在大喜大怒的時候,其言語行為不經大腦,合乎禮法的少,離經叛道的多,只有找到了發泄口,才能阻止禍亂的進一步擴大。

    像克這樣身處朝堂二把手常委,如果發泄口發到了齊國身上,情況還好;如果發到了自己國家身上,只怕會造成分裂,禍亂晉國,于是士會整理好國家朝務、確立國家法制後,作出一個驚人之舉——退役,讓位克,“讓他有機會去攻齊國,使他的憤怒得到發泄,這樣也許能挽回晉國的禍亂吧!”

    晉國就這樣在平靜的政治氛圍中,完成了高層的換屆。

    克接任中軍將(正卿)後,脾氣有所好轉,很多事情也理性的從國家層面來考慮,雖然始終將伐齊作為晉國的第一要務,但也不得不堤防楚國的動向,于是安排自己的佷兒至進入外交部,密切注視著楚國的一舉一動。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病逝,次年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時年不滿十歲,由其叔叔令尹子重等一班舊臣輔佐。

    子重,羋姓,熊氏,名嬰齊,字子重,楚莊王二弟,個高體胖,性情溫和。

    楚共王即位後,子重按照楚莊王遺囑,清查戶口、免除欠稅、救濟老弱、赦免罪人,使楚國內部趨于和諧安定;對外同齊國簽訂友好盟約,加強了對中原東部的勢力掌控,楚國的霸業得以延續,應該說他為人處事還是相當勤懇的,但他也有一個特點——記仇。

    子重掌權之後,申公巫臣坐不住了,因為他原來得罪過子重。

    公元前594年,也就是楚圍宋之役後,楚軍班師回朝。在路過申縣時,子重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向楚莊王請求以申、呂兩地以為賞田,楚莊王當時也很興奮,便答應了子重。

    前面講過,申縣乃是楚國進出中原的要道,扼守南陽盆地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時也是楚王能夠直接調動、領導的軍事力量之一,更重要的是,申縣當時是申公巫臣的管轄範圍。

    如果子重得到此地,申公巫臣也就下崗了,于公于私都不合理,于是申公巫臣馬上向楚莊王提出反對意見︰“楚國大部分依靠申、呂這兩個地方征兵、收賦稅,也憑借這兩縣抵御中原國家的侵略,如果把這兩塊地分封私人,必疏于設備,那麼晉國和鄭國必然會進攻此地,一定會攻打到漢水的,到時候楚國就危險了。”

    楚莊王一听,覺得申公巫臣講的非常有道理,于是收回了封賞。到手的肥肉就這樣被申公巫臣奪走,子重因此而開始怨恨申公巫臣。

    楚共王二年(公元前589年),子重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對申公巫臣展開報復行動——派遣其訪問齊國。

    在楚共王元年的時候,魯國新繼任的魯成公便開始拋棄楚國,死皮賴臉的同晉國交好,其諂媚程度連魯國史官都難以啟齒下筆,左丘明更是嘆氣“魯諱之……”

    赴齊必先經過魯國,現在子重派申公巫臣訪問齊國必然不安好心,巫臣也覺得子重是把自己當做第二個申舟(被宋國殺死的大夫),等自己被魯國殺害了後有理由出兵伐魯。

    當面請辭更怕是會惹怒子重,巫臣思考再三,決定還是接受命令,親赴齊國,因為他想到一個辦法——到達宋國境內後讓宋國護送自己訪齊,畢竟此時的宋國同楚國的關系還是很好的。

    正當申公巫臣收拾好行裝準備出發的時候,宋國傳來消息——宋文公去世,執政大夫華元專國,想到華元同子重的關系非同一般,巫臣又開始打退堂鼓了。

    從宋文公去世開始,中國封建體系下的喪葬文化開始實行厚葬,除了棺有翰、檜等裝飾外,還有一些精美的明器,並且也誕生了我們所熟悉的、非人道的殉葬方式——活人殉葬,華元就是制定這種制度的起草人之一。這種殉葬的制度直到明英宗駕崩之前才取消。

    留在國內是個死,出訪齊國也是個死,申公巫臣突然聯想到一個人——夏姬,此時的夏姬因為巫臣的一句“吾聘女”還在苦苦守候,申公巫臣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準備借助鄭國的力量訪問齊國,順便留在齊國尋求政治避難。

    決定好了以後,申公巫臣帶上家眷向鄭國行進。

    還沒到鄭國,申公巫臣又收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回血近三年的晉國中軍將克終于找到一個理由,率領晉、魯、衛聯軍伐齊。

    剛開始,晉景公準備派出七百乘戰車,克說不夠,加一點,晉景公說加一百乘,克說行。

    兩軍在鞍地擺開架勢準備干仗,開戰前,齊傾公意氣風發,早飯也不吃,抒發豪言壯語說“滅此朝食”——打贏了晉聯軍再吃早飯,于是盔甲也不穿,帶兵親自沖鋒。

    事後證明,在干大事前不喝酒是可以的,比如溫酒斬華雄,但不吃早飯是絕對不行的。

    在齊傾公身先士卒的感染下,齊軍很厲害,一箭射中晉軍主帥克大腿,血流到了靴子里,留滿了,克擔心又要跛一條腿,命令駕車者解張往回跑去找醫生包扎。

    解張,晉文公時介子推的鄰居,其人直言無諱,見克一副窩囊勁,讓其不要喪了士氣,建議克“忍之”,安慰其兩條腿都跛了也就平衡了。

    晉軍時常同狄人作戰,練就頑強勇猛的作戰風格,在克“忍之”的鼓舞下,士氣高漲,齊軍勢衰,齊傾公此時運氣也不好,車被樹木掛住,讓晉軍司馬韓厥逮著了。

    司馬韓厥是一個非常正直的大夫,有傲骨但無傲氣,捉住了齊傾公馬上以君臣之禮見過,結果一不小心讓齊傾公跑了,只捉住了逄丑父回去交差。

    晉軍一直追齊軍到馬陵,齊軍大敗,鞍之戰結束,兩國在爰婁結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隨便因為一個人的身體缺陷而嘲笑他,這不但不道德,也可能召來致命的報復。

    申公巫臣見齊國戰敗,覺得自己不能“處不勝之國”,于是把心一橫,到鄭國迎娶了夏姬,投奔晉國而去。

    巫臣,本名屈巫,羋姓,屈氏,名巫,字子靈,叛逃晉國後改名巫臣,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楚國諸侯,曾經參與過楚國大大小小的對外作戰,熟悉楚國軍事的薄弱環節,更是對當時中原最為強大的晉國了若指掌。

    到了晉國,晉景公非常高興,委以重任,讓他做了邢地的大夫。

    楚國的司馬子反听說申公巫臣娶了夏姬叛逃晉國,非常生氣,當初就是因為听申公巫臣得話才沒有娶夏姬,沒想到申公巫臣自己的小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響,感覺自己被狠狠地擺了一道,于是和令尹子重一起朝見楚共王,讓楚共王誅其全族。

    楚共王年紀雖小,但政治水平極高,他告訴兩位叔叔,申公巫臣叛逃晉國已成事實,但其在楚的族人不會不被他所掛念,這一因素的存在會使他永遠不能全力事晉,但如果其族人受到楚國處罰,必然會把巫臣逼到全力事晉的道路上,這將給楚國帶來莫大的不利。

    子重和子反見楚共王拒絕,便再要求楚共王向晉國賄賂點錢,讓晉國永不錄用申公巫臣。

    楚共王本就宅心仁厚,在識人方面有獨到見解,他知道申公巫臣叛逃晉國也是因為自己的兩位叔叔的原因,想以自己寬容的做法留申公巫臣一個台階,讓其重新回到楚國,于是他機智的安慰兩位叔叔︰“他為自己打算是錯誤的,但他為楚國、為先君(楚莊王)所做的一切則是忠誠的。忠誠,是鞏固國家的精神基礎,相信巫臣即使在晉國,也會對楚國忠誠。而且他如果能有利于晉國,雖然送去重禮,晉國會同意永不錄用嗎?如果對晉國沒有好處,晉國將會不要他,何必求其永不錄用呢?”

    分析判斷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把其為國之事和為己之事區分開來,主要看他在為國之事上的立場、態度、能力和實績,而不要過分考究其處理私事的枝末細節,應該“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

    顯然,對于申公巫臣一事的處理,楚共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仇恨一個人是有快感的,因為仇恨還給了我們一個合理釋放攻擊的理由。

    子重和子反見楚共王決意寬容申公巫臣,便決定釋放快感,先斬後奏——誅殺巫臣留在楚國的族人子閻、子蕩和清尹弗忌等家族,連同夏姬有染的襄老的兒子黑要也一並殺害,然後幾個人平分了家產。

    因為自己叛逃而使得族人被誅,巫臣得知此事後,異常憤怒,從晉國寫信給子反、子重兩個人,並發毒誓說︰“你們用讒慝貪婪事奉國君,殺了很多無罪的人,我將來一定要讓你們疲于奔命而死。

    事實證明,巫臣不僅是一個重色輕國的人,而且還是一個說話靠譜的人,不久以後,巫臣依靠自身能力,成功的成為楚國中衰的關鍵人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57、叛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57、叛逃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