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29、祭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29、祭肉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公元前656年,齊恆公通過召陵會盟又一次鞏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忘乎所以,在權欲的膨脹下,準備開始干涉別國內政。

    從以往的工作業績來看,作為超級會議迷的齊恆公九次會盟,就有六次是干涉別國內政,但這一次齊恆公眼界更高了,他準備玩格局大一點的——干涉周王室內政。

    當時的天子周惠王听信惠後讒言,要廢世子姬鄭的地位,立惠後兒子公子帶為世子。世子姬鄭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就向當時的中原霸主齊桓公求援。

    齊桓公政治覺悟相當高,覺得幫助姬鄭坐穩世子之位,會對齊國將來開展各項工作有利,立即召集召陵會議的老班子,在首止(今河南睢縣東南),舉行第十次會盟,稱為首止會盟。

    會盟前夕,齊恆公派使者給周惠王請示︰十分希望世子姬鄭來指導本次會盟工作,他不來,會議沒法進行。

    話說的很得體,也很含蓄,但周惠王心中十分不情願,老子還沒死,你齊恆公開大會讓世子去是什麼意思?

    生氣歸生氣,話還是要听的,迫于齊恆公的淫威,周惠王同意了讓姬鄭參加會盟的邀請。

    此次會盟的議題非常明確——承認並支持世子之位是姬鄭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反對、分化、剝奪這一決定。

    任何人包含周惠王,表達的意思是,周惠王要廢世子,就要慎重了。

    在會議中,八國首腦眾星捧月般圍著世子姬鄭打轉,就實施“尊王攘夷大一統”這一計劃達成合作意向,並開展大討論活動。這一會盟前前後後召開了個把月,讓世子姬鄭提前體會到君臨天下的感覺。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權力,便會上癮,甘心做權力的爪牙,世子姬鄭回去了以後,天天朝著周天子的寶座盯著看,一看就是半天。

    看的周惠王心里很亂,覺得有必要采取措施了,必須適當削弱齊恆王的權力,否則這樣下去,別說天子之位,到時候恐怕連身家性命都不是自己的了。

    正好此時,楚國按照約定,派使者來向周王室進貢苞茅,周惠王忙用迎接上賓的禮節,好好地招待了楚國使者一番,並不停的向使者詢問楚成王尚能飯否之類的問題,言語充滿關切之情,並當場賞賜使者(shen)(fan)。

    就是豬肉,與一般的豬肉不同的是,是用于向神或祖宗祭祀的肉,俗稱祭肉。祭肉祭完了神或祖宗後,天子不能獨享其肉,必須分贈,分贈的對象還必須是同一個宗廟的(“以之禮,親兄弟之國”),也就是說,賞賜祭肉是姬姓諸侯才能享有的待遇,並且是對宗族有貢獻的人才有資格獲得,所謂“同福祿也”。

    齊桓公雖號令諸侯,名震天下,但他姓姜,所以從來沒有資格享受過祭肉的待遇。

    但是也有例外,楚成王同齊桓公一樣,也是異姓,卻莫名其妙被周惠王賞賜祭肉,這就向天下表明了周王室的態度——楚國從今往後不再是南蠻,同中原諸侯是一樣身份了,“攘夷”也別攘楚國了,大家都是兄弟之國。

    使者拿著的祭肉,知道這塊肉很珍貴,再餓也不能吃,如果口讒吃了,那麼楚成王會生吃了他,忙向周惠王辭行,抱著干癟癟的祭肉向楚成王復命去了。

    辛苦打拼半輩子,終于得到周王室的認可,雖然只是周天子私人行為,但意義非凡。楚成王捧著代表無上榮譽的臘肉,精神大振,馬上派人敬獻珠寶美玉,並誠懇回復周惠王,楚國在任何時候都尊王室為號,堅決擁護周惠王各項決策,包括世子的廢立一事。

    周宣王對楚國的反應很滿意,覺得違背祖制的這塊祭肉沒白給。

    最難過的當屬齊桓公,一心一意的匡扶王室禮儀,維護周朝領土完整,重塑天子尊嚴,但沒想到“尊王”策略居然“尊”出了如此結果,難免讓天下笑話一陣。

    當然,還有讓齊桓公更加難過的事情也即將發生。

    周惠王又召見鄭文公。鄭文公以為和楚成王一樣,即將發生很美好的事情,馬上跑去朝見,誰知周惠王讓鄭文公背離齊盟主,與楚國結盟。

    按照周惠王的設想,他準備聯合楚、鄭、晉三國,組成四國聯盟,自己兼任盟主,來抵制齊恆公雖然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從不遵循天子號令,卻喜歡動用武力來捍衛他的“霸權”這一行為。

    鄭文公覺得有點意外,當初不是你封齊恆公為霸主的嗎?(“惠王十年,賜齊桓公為伯”。——史記•周本紀》)

    周惠王表示一言難盡,覺得齊恆公當時設了一個套子給他鑽。

    二十二年前(公元前677年),周惠王剛繼位不久,就巧取豪奪王室大夫財產,結果引發了五大夫之亂。五位大夫不但改立周惠王之弟姬頹為王,還在衛國、南燕國的支持下,將周惠王趕出了城,在鄭國鄭厲公的家里憋屈住了幾年。

    公元前673年,鄭厲公覺得周惠王長期住在自己家里也不太方便,便伙同虢國平息了五大夫之亂,重新送周惠王坐上了王位。

    六年後(公元前666年,也就是楚令尹子元伐鄭的那一年),周惠王坐穩了王位,又想起衛國當時的肆意妄為,便讓齊恆公去征伐衛國(“且請伐衛”),以雪當年之恥。

    作為交換條件,只要齊國打贏了衛國,周惠王便封齊恆公為天下霸(“伯”)主。齊桓公仔細想了下,覺得這個交換條件不錯,于是帶兵伐衛。

    在齊軍到達衛地的當天,還沒動手,衛國就“潰敗”了,齊國像走親戚一樣,到衛國轉了一圈就回去了。然後,齊桓公就向天下宣示了周惠王的約定(“取賂而還”),封自己為霸主。

    周惠王氣憤的說道︰“奉辭伐罪之旅進行得如此輕松,他們兩國更像是在演雙簧給朕看,豈有此理。”

    鄭文公恍然大悟,深深為周惠王智商下線打抱不平。

    鄭國離齊國較遠,平常也深受齊國排擠,齊恆公曾經還囚禁過他的弟弟叔詹(“齊人執鄭詹”),會盟的時候也從不正眼瞧過鄭文公,幫鄭國解楚國之圍後,還帶幾萬大軍賴著不走,吃吃喝喝個把月是常態,這些無理之事多了去了,使得鄭文公也對齊恆公恨得牙癢癢的。

    但是要讓鄭文公同不是禮儀之邦的楚蠻結盟,也挺傷腦筋的,說出去會被其他諸侯笑掉大牙,便猶豫起來。

    周惠王看鄭文公猶豫不決,現場加籌碼,封鄭文公為王室卿士。鄭文公心里暗自高興,剛準備答應下來,但還是感覺自己意志不夠堅定,有點被利所誘,一時之間拉不下面子。

    這時,申候出場了。

    申候,原南申國(今南陽)國君,特長是“察言觀色,饞諂面諛”。

    南申國被楚文王滅國設縣以後,申候因為口才好,很得楚文王歡心,被楚成王留在身邊。楚文王死後,申侯感覺在楚國混不下去,又跑到鄭國,因為口才好,又很得鄭厲公歡心。召陵會盟後,申候向齊恆公狠狠的出賣了陳國大夫轅濤涂一把,導致轅濤涂被囚,很得齊恆公喜歡,便將鄭國的一塊土地賞賜給了他。

    申候看見鄭文公騎虎難下,立刻順桿子爬︰“天子所命,誰敢違之?若從齊盟,是棄王命也。”

    鄭文公反應也很快,雙腳一跺,第一個撕毀了召陵盟約,從了周惠王意見,與楚結盟。

    楚成王沒有想到周宣王一句話,就讓打了幾年都沒打下來的鄭國改變陣營,趁機命斗谷于菟率大軍從申縣出發,沿方城夏道,經息縣南下,過淮水,滅了弦國(今河南息縣、潢川間),陳兵淮水以南,準備攻打黃國,從而將淮水上游牢牢控制。

    從周宣王賜楚祭肉、鄭文公親楚等一些鬧心事發生以後,齊恆公對會盟的必要性產生了懷疑,自己一心一意匡扶周室,北抵狄戎,南拒楚蠻,復衛、刑二國,多次率領諸侯朝覲周王,解王室之難,並恪守禮儀,扶持世子姬鄭,一切都在為周王室殫心竭力,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匪夷之境?

    太強大的人會被他人孤立,太優秀的人也會得不到眾人的擁護,一呼百應是由于你的強大,背叛你的人也是由于你的過度強大,霸道的總裁,總是寂寞的,而我們的齊盟主打算一直高冷下去。

    公元前654年,霸道的齊恆公擺開陣勢,率領齊、魯、宋、陳、衛、曹國軍隊,準備教訓一下鄭國。

    鄭文公看見齊盟主氣洶洶的來了,連忙向楚國求救。楚國此時身份已然同往日的南蠻不同,在得到周王室的認同後,自身責任感也在不斷加強,有種做南方老大的感覺。

    楚成王覺得小弟選擇老大是一種棄暗投明的覺悟,也是一種崇尚自由的精神,任何人不得干涉這種理性的抉擇,何況是鄭文公這種被天子主動拉攏的。

    在得到鄭國的求救後,楚成王令斗谷于菟從弦國引兵北上,在息縣與自己合兵,攻打許國(今許昌),以解鄭國之圍。

    齊、楚兩個大國之間,從不曾正面交鋒,都善于把握時機,不做賠本買賣,總是用最小的投入,去換回最可觀的利益,這是從事政治、軍事斗爭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衡量評估任何戰略決策高下得失的主要指標。

    如果此時楚國正面迎戰齊國聯軍,雙方實力相當,戰斗將會異常慘烈,耗損國力,從而讓其他諸侯做大做強。如果沒什麼深仇大恨,“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絕不是穩重的齊恆公和聰明的楚成王所干的事情。

    許國,同齊國一樣,為姜姓之國,是齊國為數不多的同姓國之一,但爵位很低,在周邊候爵、子爵林立的諸侯國中,許國只是一個男爵。

    雖然只是一個男爵國,但作為齊盟主的忠實小跟班,許國還是相當夠意思的,隨叫隨到,相當支持齊恆公的工作,具體體現在上代國君許穆公身體有恙,還堅持參加去年的伐蔡行動,結果死于途中,被齊盟主所感動,以侯爵的規格實行葬禮。

    看到許國有難,齊恆公馬上停止對鄭國的攻打,調轉馬頭,直向許國奔去,但為時已晚。

    許穆公的兒子許僖公,可就沒許穆公那麼有骨氣,看到楚成王殺氣騰騰的殺奔而來,早嚇得雙腿哆嗦。

    正巧此時,蔡國的蔡穆侯來給楚國做說客了。還沒等蔡穆侯開口勸降,許僖公便示意蔡穆侯不必多說,一本正經的表示一切自有安排。

    蔡穆侯以為許僖公繼承了他爹的硬氣,將拼死抵抗楚軍,深情而悲壯的看著許僖公,為他以身守國的精神深深感動,鄭重的向許僖公長稽作別,向楚成王復命。

    不多時,楚成王和蔡穆侯突然看見許僖公兩手反綁,嘴里餃著璧玉,身旁大夫穿著孝服、抬著棺材(“面縛餃璧,大夫衰,士輿櫬”),從大門緩緩走出。

    楚成王不解,問蔡穆侯這是干嘛?蔡穆侯心想許僖公果然有一套,上次八國聯軍打自己的時候怎麼沒想到用這一招,相比之下,自漸慚愧,口上卻回答楚成王︰“不知,看架勢是給您送棺材吧?”

    楚成王覺得哪有親自送棺材的,又問旁邊的大夫逢伯,逢伯猜道︰“好像和原來宋微子投降周武王一樣,表示臣服的一種儀式。”

    楚成王听了逢伯的話,心想不是給自己送棺材就好,便親自上前為許僖公松綁,一把火燒掉他的棺材,同時向許僖公展示周宣王送給自己的臘肉,表示如今自己已是周王室一份子,此行也是奉王室之命征討,以解鄭國之圍。

    許僖公諾諾稱是,為楚成王對周王室的忠誠行為予以理解和大力支持。

    楚成王以高規格待遇接待許僖公後,許僖公也表示今後將依附于楚國,不離不棄,楚成王一高興,便讓他回到許國繼續當他的國君。

    待齊恆公率領聯軍趕到之時,許國已臣服楚國,並且楚國也解救了鄭國之圍,齊恆公無奈之下,準備率軍撤退。

    這下宋桓公不干了,他認為許僖公投降的儀式,侵犯了他的先祖宋微子專利,一再要求齊恆公再打一次許國,齊恆公擔心再打一次許國,會招來楚兵,便好言勸說宋桓公作罷。

    第二年(公元前653年),齊恆公又召集魯、宋、陳三國,在寧母(今山東省魚台縣)召開了第十一次大會,又商量伐鄭事宜。看樣子齊恆公對鄭文公單方面撕毀盟約的做法相當的生氣。

    鄭文公也是一個受氣的人,親楚被齊打,親齊被楚打,兩邊都不好惹,正巧此時周惠王突然駕崩,鄭文公在孔叔的勸說下丟掉了思想包袱,準備歸順齊國,又擔心齊恆公不領自己的情面,毫不猶豫的殺了當初勸他親楚的申候,順便將背齊事楚的罪責,全部推到不能說話的申侯身上,以親齊恆公。

    齊恆公看到鄭文公一個勁的往自己身上蹭好感,又在管仲的勸說下,接受了鄭文公的入盟申請,楚成王又一次被孤立起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29、祭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29、祭肉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